「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的這聯詩,道出了人們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深沉執著而又殷切之情。就是在今天,抒發思鄉之情的詩文歌曲,仍可車載斗量。在唐宋詩詞中,直可汗牛充棟,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千古傳唱不衰,至今依然能激發讀者強烈的懷念故鄉的純真情愫。李白《春夜洛城聞笛》這首絕句,也是屬於這一類。要回答好這類詩詞的問題,必須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一經典之說,用在鄉思類詩詞的鑒賞上,也是完全適用的,所不同的是要抓住這類詩詞的特有景象。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因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詩人們移情於月,賦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並以之象徵人世間的聚散。先以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中那皎潔的月亮將清輝灑滿庭院,一片白茫茫的,很自然使人聯想到李白的「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故園、故人之思自然蘊含其中。後兩句轉為寫「秋思」,這個「秋思」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故園、故人、情人都可以包含其中。十五的月亮照在庭院,也照在家鄉,「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詩人正「舉頭望明月」,在這團圓之夜,我的家人,是否也和我一樣,都在苦苦地思念著遠方的親人?結尾一句很有講究,詩人要表達的意思是今夜我的「秋思」最為深長,但在表現形式上卻採用了「不知秋思落誰家」的疑問句式。這種既非自問,也非問人,更非反問,充滿傷感的話語,把讀者帶進了月明人遠,思悠怨長的境界中去,顯得意韻深邃,回味無窮。尤其是一個「落」字,化虛為實,新穎妥貼,擲地有聲,不同凡響。又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羅鄴的「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顧況的「此夜斷腸人不見,起看殘月影徘徊」,盧綸的「三湘衰鬢逢秋色,萬裏歸心對月明」,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都是用「月」抒發鄉思的名句。我們可以用溫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來出這樣一道題來加以鞏固:「『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是千古傳頌的名句,詩中的殘月對表現鄉思之情起到何種作用?請作簡要的分析。」回答前應做這樣的考慮:詩中的殘月和該聯中其他五個景物的描寫共同構成一幅畫面,極富羈旅行役的色彩,並聯繫學過的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即可作出正確的回答:「詩中的殘月既襯托出詩人羈旅天涯的孤苦伶仃的形象,又和『雞聲』等景物的描寫共同熔鑄出濃烈的鄉思之情。」其次要抓住篇中的「雁」。秋去春來的候鳥鴻雁,和月亮一樣,也是觸動詩人們鄉思的重要媒介,因而在鄉思類詩詞中出現的頻率也非常高。我們先以杜牧的《早雁》(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來做個典型分析:詩人寫早雁驚飛,四散逃難,將詠早雁和詠逃避戰亂,背井離鄉的人民切合在了一起。再寫早雁南飛經過首都長安上空的情景,襯托出逃難的早雁孤飛時的悲涼情懷,加上「數聲」悲啼,更顯出境界之悽涼,情景妙合無垠。又寫了詩人對鴻雁的深情叮矚,同情它們驚飛離散,也憐憫它們有家難歸,還為它們的將來做了打算,真是體貼入微,關懷備至,可以說整個鄉思之情都籠罩在「雁」中。而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韋應物的「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劉禹錫的「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羣」,白居易的「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李益的「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等等,都是以「雁」達鄉思的典範之作。我們可用陳均的《九江聞雁》(煙波渺渺夢悠悠,家在江南海盡頭。音信稀疏兄弟隔,一聲新雁九江秋。)出道題:「『一聲新雁』和『九江秋』構成什麼關係?這樣寫是否合情?為什麼?請作簡要的分析。」回答前可作這樣的思索:可把這一句改造為一個複句:正因為有了「一聲新雁」,所以人們才覺得「九江秋」來了。對於遠離故鄉的人來說,聞雁而思鄉是帶有普遍意義的。然後就能做出如下正確的回答:「『一聲新雁』和『九江秋』構成因果關係,看似很不合情,卻是順理成章,因為大雁南飛代表了秋天的到來,而這新雁一聲最能觸動人的鄉思。」其三要抓住篇中的「柳」,這一點在《贈別詩詞鑒賞要訣》裏已經論及,不再贅述。  抓住篇中的夢境描寫,是解答這類詩詞的一大關鍵。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所以古人有詩云:「夢境原虛幻,情真幻亦真。」記夢必須寫景,這樣,抒發鄉思之情就有了依託;夢境往往是奇特的,  而情奇就不會使人覺得怪。鄉思的願望在現實中難以實現,而在夢中卻很容易實現,「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先以武元衡的《春興》(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夢,又逐春風到洛城。)為例做個簡要的分析:詩中的第三句寫春風吹夢,第四句寫夢逐春風,那和煦的春風彷彿正在為天涯漂泊者帶來故鄉春天的信息,圓了牽腸掛肚的鄉思夢,飄飄蕩蕩,越大山,跨大河,回到了故鄉。夢中的春風是那麼的多情,又那麼善解人意,似乎成了詩人回鄉的引路者。這樣,無形的夢境就變成了有形的現實,抽象的鄉思就被形象化了,這裡用的是化虛為實的表現手法。還有司空圖的《華下》(故園春歸未有涯,小欄高檻別人家。五更惆悵回孤枕,猶自殘燈照落花。),戎昱的《旅次寄湖南張郎中》(寒江近戶慢流聲,竹影當窗月亂明。歸夢不知湖水闊,夜來還到洛陽城。)等,都是用記夢來抒發鄉思之情的佳作,可以做個比較鑒賞,以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下面再以解題分析來結束本段:「閱讀顧況《聽角思歸》(故園黃葉滿青苔,夢後城頭曉角哀。此夜斷腸人不見,起看殘月影徘徊。),就詩中作者怎樣運用記夢來表達鄉思之情做簡要的分析。」解答前應先考慮詩中哪些地方是記夢,哪些地方是寫夢醒之後的景象,再和詩題中「思歸」情結聯繫起來分析,就不難做出這樣的回答:「詩人描寫夢中的故園已經荒廢,說明離家已久,思情更切,長夜漫漫,夢魂顛倒,夢醒時分更覺斷腸,繼續入夢已不可能,起看殘月,顧影徘徊,復聽曉角,更是悲從中來。」領會詩中家信的作用,也是解答這類詩詞的一大關鍵。杜甫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戰火連年不斷之時,人民是多麼盼望得到家中親人的信息,因此,詩人認為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萬金」,這一千古名句不但抒發了杜甫對親人的殷切思念之情,而且把國恨家愁抒發得淋漓盡致,把憂國憂之民之情表達得十分充分。還是舉個很有趣的例子來作深入一點的分析:如張籍的《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在寫家信時深感鄉思情切,柔情萬種,「一行書信千行淚」,說不完,寫不盡,其間充滿了深厚豐富的感情和難以完全表達的矛盾,又似乎有點「書被催成墨未濃」的意味,到帶信人要出發了,仍然擔心漏掉了什麼,覺得還有沒寫完的,又開封想再添上些,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這一細節寫得非常細膩,非常典型,看似平淡,卻韻味猶濃。可以說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所以《唐詩別裁》認為這首詩「亦復人人胸臆語,與『馬上相逢無紙筆』一首同妙。」潘德輿《養一齋詩話》更是推崇備至,以為「七絕之絕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而白居易的「心緒萬端書兩紙,欲封重讀意遲遲」,在寫法上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王灣的「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以「雁傳尺素」來表達,也別有一番滋味。為了加深認識,我們可以用岑參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出道題進行練習,以期得到鞏固,題曰「詩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給親人捎封信,但卻苦於沒有紙和筆,只好請他帶個平安口信。詩人真的連紙筆都沒有嗎?這樣表達妙在哪裡?請從語言和風格上作簡要的分析。」答前應作這樣的思考:詩人說沒有紙筆只是個漂亮的藉口,而詩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筆從戎,豪情滿懷,想立功邊疆,封妻蔭子,對故鄉和親人雖有思念之情,但並不太強烈,因此不知從何說起,倒不如不寫更好些。然後即可作出以下正確的回答:「詩人並非沒有紙筆,這樣寫顯得更為含蓄。從語言上看,詩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語』,樸素自然,不假雕飾,極平凡而極親切感人;從風格上看,表現出詩人豪邁的胸襟。」  把鄉思之情放在節日這一特殊日子裡寫,可以表達得更為強烈,這也是解答這類詩詞的一大關鍵。王維有千古傳誦且富有哲理的名句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逢年過節,是家人團聚的好日子,自然也是身在異鄉的天涯羈旅最想家的時候,王維的一個「倍」字道出了為什麼詩人們喜歡把寫鄉思詩詞的背景放在節日的奧妙。這個道理無庸贅述,還是舉個實例來加以闡述為好。先看看高適的《除夜作》(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悽然?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在新桃即將換舊符的除夕夜,詩人羈旅天涯,獨自一人呆在旅館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連唯一的一盞油燈也變得冷嗖嗖的,遙想家鄉親人們在燈火通明的大廳上歡聚一堂,自己又怎能睡得著呢?孤獨寂寞的清涼之感油然而生。第三句詩人採用「心已神馳到彼,詩從對面飛來」的手法,不說自己思念家人,而說家人思己,把深摯的鄉思之情表達得更為婉曲含蓄,其手法與杜甫的名篇《月夜》如出一轍。最後詩人還引發出明朝「霜鬢」還將增添幾縷的無盡感慨,可謂言已盡而意無窮。倘若這首絕句不是放在除夕夜來表現,其效果則要大打折扣。還有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自聽。把酒看花看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白居易《邯鄲至除夜思家》(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劉長卿的《新年作》(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等,都是這類詩詞中的頂尖佳什,理應熟悉。我們可用崔塗的《除夜有懷》(迢遞三巴路,羈危萬裏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出道練習題以鞏固之,題曰:「尾聯在詩中的作用上什麼?詩人把鄉思之情放在除夕夜來寫收到怎樣的表達效果?」答題前須明確:尾聯往往有篇末點題的作用,再抓住「每逢佳節倍思親」,自能得出正確答案:「尾聯起點題、點眼的作用。表達了嶺夜除夕,詩人正在飄泊之中;明日新年,家家喜慶團圓,而自己又那堪如此飄泊,這就把因飄泊而引發出鄉思之苦更推進了一層。」  懂得在構思上採用「以超極表至極」的手法,是深入領悟鄉思詩詞的一大關鍵。那麼,什麼叫做「以超極表至極」呢?說簡單一點,就是詩人把所要表達的感情推到了極點之後,並不就此打住,而是又往前推進了一步,超過了極點。哲學家認為,真理向前邁進了一步就會變成謬誤;而寫詩抒情超過極限,可能有悖常規,但因其有特殊的道理,卻形成「反常合道」的妙趣。即以劉皁的《旅次書朔方》(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上故鄉。)為例,談談純鄉思詩詞在運用此法的特點。詩人十年旅居幷州,鄉思之情強烈到了極點,然而,回鄉的願望不但不能實現,卻「無端更渡桑乾水」,離家鄉越來越遠,其思鄉之情則超出了極限,無奈之中只好把幷州姑且當作自己的家鄉。詩人想回鄉卻南轅北轍,則情何以堪。至此,鄉思之情得到超強的表現,既微妙而又真實,所以成為不朽的名篇。而李白的《客中作》(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則顯得深藏不露,人的故鄉只有一個,即使有第二故鄉之說,兩三個也已經是極限了,而詩中處處是故鄉之說則遠遠超出了極限,實屬荒誕;但因為在醉鄉之中,此說又頗為合理。而一旦酒醒後,其思鄉之愁則肯定更為強烈,其所謂「舉杯銷愁愁更愁」者也。我們可以用李覯《鄉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來出下面一道題:「這首絕句在構思上採用什麼方法?並說說此法的妙處。」解題前應做如下思考:極遠的天涯尚可望到,而故鄉卻望不到,可見故鄉比天涯更遙遠;詩人恨極故鄉被碧山所阻隔,而碧山又被暮雲所遮,可見望鄉之難超過了極點。能這樣理解即可,至於懂不懂得「以超極表至極」,倒在其次,做過這道題後也就會了。其答案曰「在構思上採用『以超極表至極』的手法。運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達的鄉思之情變得最為強烈,達到超越極限的地步。」  鄉思詩詞鑒賞還有一些關鍵的知識點必須掌握,如用寫聲來表達,常見的有笛聲(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蘆管聲(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角聲(故園黃葉滿青苔,夢後城頭曉角哀),鴉鳴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