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論」之所以遭到批判,原因無外乎它使用了好幾個典型的詭辯手法,像雙重標準、指代模糊等等,現有必要對其一一辨明。

問題1.四大文明古國究竟是指什麼?

首先必須明確,雖然中國網路將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列為四大文明古國,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國際史學權威認同這種提法,這種提法的流行實際上可能出自國內一些大眾歷史科普作者(如餘秋雨等等)的著作。「四大文明古國只剩中國」主要有以下問題:

問題1.1:「古印度」是一個他孃的文明古國嗎?

答:不是。我們所熟知的古印度,實際上和古典希臘一樣,是一個古典時代的文明。或許是這個文明的容量的確大,給世界輸出了太多宗教、數學等等文化,但它真的不是一個與埃及、巴比倫相提並論的古文明。如果「古印度」能算,那波斯、希臘照樣能算。

按照洋大人「沒有文字就不算文明」的標準,古印度文明的起點應該是孔雀王朝,鑒於這樣太不給面子了,勉強上溯到十六雄國,也就是中國的春秋時期、希臘的古風時期、波斯的波斯王國時期,真的不能再早了。縱使其他方面再牛逼,寫字這項技能也真的要波斯人教,真的忝列四大文明古國之列。

問題1.2:「古印度」毀滅了嗎?

答:沒有。

這時候有人撒潑打滾,說「古印度」被雅利安人毀滅了,現在的印度和古印度不是一回事。

我們暫且不談「印度河文明並不是印度」這樣的常識(因為這在某些人眼裡是在玩白馬非馬的詭辯),姑且認為這裡的印度是個地理概念了,問題的關鍵在於

「四大文明古國」和「四大原生文明」是完全不兼容的,任何概念都不可能既包含巴比倫,又包含印度河文明。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一種邏輯不自恰的行為,自然就沒有反駁的價值。

更有甚者,說「雅利安人毀滅了古印度」,結果給出的古印度的圖片卻是典型的印度教風格建築。只能說你開心就好了

那麼既然提到了印度河,就必須得討論下「四大原生文明」了

問題2.既然「四大文明古國」經不起推敲,那國外學者長提及的四大「原生文明」(Cradle of civilization)是否有意義?能否認為四大原生文明只有中國沒有發生中斷?

答:單純認為「四大原生文明只有中國沒有發生中斷「是可以的,只不過這種說法的價值十分有限:

問題2.1:作為原生文明的蘇美爾文明和印度河文明,其年代下限才剛剛是華夏文明年代的上限。

注意,即使將夏朝算入華夏文明史(本人受到《逆浪千秋》的影響已經成為一個堅定的夏吹),華夏文明的誕生依然恰恰與蘇美爾文明滅亡的時間相當。蘇美爾文明滅亡的標誌是烏爾第三王朝的滅亡(2004BC),此時禹帝還在和洪水做最後的搏鬥,所以有什麼比較的必要嗎?隔壁的老爺爺死了,你家的娃娃出生了,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必要嗎?

問題2.2:為什麼不能認為夏朝之前,中國北方的紅山、仰韶、陶寺、石峁是華夏文明?

這點也解釋了很多,因為:

2.2.1:雖然說夏朝這個龐大的聯盟不可能是一夜之間變出來的,那之前存在城邦時代,但這些城邦能否被稱之為一個具有同一性的文明,需要打一個問號。如果「中華文明滿天星斗說」正確,那恰恰證明中華文明的誕生是在多種文化融合、成型之後。

2.2.2:即使紅山、仰韶、陶寺、石峁能夠被當做華夏,那也難以保證紅山、仰韶、陶寺、石峁和夏朝之間不存在類似蘇美爾與巴比倫的斷代關係。

問題2.3:原生文明是不是隻有4個?

答:不是。伊朗的埃蘭文明和希臘的克里特文明都有著自己的原生性。

問題2.4:埃蘭和克里特不是也滅亡了嗎?

答:埃蘭到波斯的過程,和克里特到邁錫尼到古希臘的過程,其中有著嚴格地傳承,尤其是埃蘭,是幾乎每一年都有記載的。這些過程和陶寺石峁-夏朝-商朝-周朝的關係沒有太大的不同,只不過我們賦予了伊朗與希臘不同時段的古文明不同的名字,而將中國從陶寺石峁到周朝都用「地理上的中國」概括了而已。

如果強調陶寺石峁到周朝,有著「文化上的中國」的同一性,比如某某技術文明,物質文明傳承了下來,那麼克里特到古希臘,古埃蘭到古波斯,其實也有著「文化上的希臘」「文化上的伊朗」的同一性的,絕非簡單的滅亡與被滅亡的關係。這一點上,希臘、伊朗、中國三國是完全相似的,真的不存在任何的雙標。

問題2.5:外國學者提出文明發源地的概念的初衷是什麼?

我想這是知乎民族主義者們最難理解的。文明發源地的對應概念,是文明的泛化,即文明從文明搖籃傳播到文明發源地之外的地域的過程。討論文明泛化,恰恰是出於一種國際主義的立場,這個立場恰恰是反民族主義的。換句話說,即使古埃及人和古蘇美爾人活到今天,我們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是古埃及和古蘇美爾的唯一繼承人,因為其他周邊民族同樣繼承了他們,這與他們本身是否存活沒有任何關係。

而中國呢,華夏文明從中原擴散到全國其實也是一種泛化,只不過因為與西方世界的隔絕,其泛化到的地方基本都成為了中國罷了。

所以,引出問題3:關於中華文明的延續,真正有意義的提法是什麼?

我們還是接著「文明泛化」繼續說。也就是說,世界其他文明都被泛化進入了不同的民族,只有中華文明的泛化,絕大多數都被中國自身繼承。

文明泛化格局的定型,是在古典帝國時期。在歐洲,表現為羅馬帝國,在西亞,表現為波斯帝國,在南亞,表現為印度帝國,在東亞,表現為中國。

一方面,從上古時代到古典時代,羅馬、波斯、印度三者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兩大文明發源地的影響,因為從印度到歐洲,實際上是一個交流頻繁的整體,羅馬帝國、波斯帝國、印度帝國的文化很難認為是單純的本地原生文明的後裔。

另一方面,從古典時代到近代,四大古典文明中的其他三個,或多或少都不復往年的模樣。「羅馬」不復存在,就連「希臘」也未能保住其大半壁江山;「印度」在歷史上從未實現真正的大一統,沒有類似「漢族」「波斯」的國族認同;就連一向與中國稱兄道弟的波斯,也在東西夾擊下,損失了半數以上的文化與勢力範圍。

我們肯定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也不一定是一個唯一一個沒有中斷的原生文明。

但卻的的確確是最自成一派、獨立自主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唯一一個將秩序維持到近代的文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