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啊,凱門鱷、亞馬孫河豚等等,都是食人魚的天敵。另外,人們也可以抓食人魚,挺美味的。

我幾年前曾在巴西待過一段時間,分別去過潘塔納爾和亞馬孫,兩個地方都「盛產」食人魚。其實也沒那麼恐怖,只是一種比較兇猛的淡水魚而已。而南美的蠻荒原始的地方,兇猛的動物多了去了,食人魚不算啥。我覺得它有點」標題黨」,這個名字起的,好像它有多牛似的。

我在亞馬孫的時候,曾經給一位巴西科學家當助手,去一個保護區裏工作。當時住在叢林中的一個臨時研究站裏,那個地方其實就會一戶當地人的家。

那家的男主人,隔三差五就去捕魚——他們都是夜裡劃著小船去,用手電筒照水面。等魚被吸引過來以後,用魚叉一紮,魚就被紮上來了。他們弄回來的魚種類不少,其中就會有食人魚,也會有銀龍(就是國內的觀賞魚銀龍,肉很軟嫩,我把它軟炸蘸椒鹽了,特別好喫)。

有天早晨,我去看他們的捕魚成果,裡面就有一條食人魚,當時它還沒死透。我找個樹棍逗它,它的嘴跟裝了彈簧一樣,咔吧一聲就合上了,樹棍被咬成3截。還是滿厲害的!

當地人說,這種魚確實很厲害,有次紮上一條食人魚,放到船艙裏,那個魚彈起來一口咬到他腿上,現在還留著疤呢。

不過,食人魚也沒那麼誇張。河裡有不少它的敵人。在亞馬孫地區,河裡的亞河豚和灰海豚(雖然叫海豚,但是也能生活在淡水裡,而且在亞馬孫河流域裏,有常年生活的穩定種羣,不去海里了),都會捕食食人魚的。

在潘塔納爾期間,正好是旱季開始的時候,河流池塘大片大片乾涸萎縮,很多小河溝,水少了,幾乎變成了「魚湯」,裡面有不少食人魚。凱門鱷就在那邊喫啊喫,為了積累足了能量,好埃過旱季。

最後補充一句,在亞馬孫,我們把食人魚小火烤了,味道不錯,相當鮮美。此外,在巴西,食人魚這個名字在俚語中有特指,跟我們說的「雞」以一個意思。

中間偏下那條比較黑的是食人魚。後來被我們烤了


感謝邀請!

食人魚,名字聽起來就很恐怖,尤其是在很多影視作品之中,食人魚的表現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水虎魚,主要分佈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附近,巴西、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蓋亞那、巴拉圭、烏拉圭、祕魯等國家都有分佈和發現。食人魚擁有鋒利的牙齒,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而且成羣結隊攻擊落水獵物,讓人膽寒。

食人魚的天敵

1、電鰻

電鰻有著自己的特殊武器,利用高壓電流可以電死食人魚,然後喫掉。

2、刺鯰

亞馬遜河流殺手榜第一名,食人魚只是第四名,刺鯰可以利用銳利棘刺輕鬆刺破食人魚的腹部。

3、巨骨舌魚

4、亞馬遜河豚

5、巨獺

6、人類

人類可以為了娛樂或者經濟利益,進行垂釣食人魚或者捕殺食人魚。

……

簡單回答,祝好!


大家好,我是溫柔小法老

大多數人對食人魚的印象,就是「兇猛」!感覺食人魚可以稱霸亞馬孫流域,根本不會有天敵剋星的。

其實不然,食人魚也是有天敵的!

先來講下食人魚的弱點:

1,食人魚「單挑」能力超差,食人魚只有成羣結隊的時候才能發揮超強的攻擊力!

2,食人魚在水裡速度講實話,對比其它魚還是慢得很,科學家研究得出,這個要歸功於它那「大餅」一樣的身型。(但是食人魚近距離進攻獵物時,攻擊速度是非常快的)

食人魚的天敵就是電鰻。

食人魚優勢就是「羣攻」能力超強,但是到了電鰻這裡,就成了弱勢!

因為電鰻的「羣攻」能力更變態,當電鰻「發氣」時,可以在水裡放出超高電流,瞬間就可以把幾十條食人魚變成「燒烤」,然後電鰻就可以一手拿著啤酒,一手喫著自己剛燒好的「燒烤」了。

看完後大家還覺得食人魚是無敵的存在嗎?歡迎留言


上海科技報科普問答主持人:主任記者 吳苡婷

食人魚是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一種特殊的食肉魚類,它們是羣居的魚類,非常兇猛,咬合力驚人,而且對於血腥味道異常敏感,而且智商很高,只要有動物掉入水中,立刻蜂擁而去,瞬間將獵物變成一副骨頭,就算是皮質很硬的野牛也無法倖免,鱷魚見到食人魚也是不敢掉以輕心的。食人魚殺人喫人的案例在亞馬遜河流域還是出現過不少的。所以人們看到食人魚還是色變的。這不是輕易能招惹的動物。但是有趣的是食人魚不會同類相食。

但是在自然界中,總是一物降一物。

比如在亞馬遜河流域,水鳥是不少的,它們喜歡喫魚,食人魚的個頭也不大,抓幾條喫喫是理所當然的。當然食人魚也會攻擊小型水鳥。

食人魚最大的天敵還是在水下,叫做電鰻,這是水裡的高壓線,它們會一口氣電死一羣食人魚,然後享用美餐,食人魚在它們身邊是無路可逃。另外刺鯰也是食人魚的天敵,食人魚是無法撼動它的,因為這種魚類全身都是刺,而且刺上有毒,如果食人魚不自量力,撲向刺鯰,簡直是找死的行為。當然人也是食人魚的巨大天敵,各種捕魚神器也不會讓食人魚泛濫。食物短缺的事情下,捉幾條食人魚喫也是很正常的。

食人魚也只有在羣體作戰時才兇猛無比,單個的食人魚膽子還是很小的。另外,食人魚在15度以下的低溫環境中無法長期生存,所以食人魚在國內河流中是沒有的,但是我們也要當心,很多養殖食人魚的專業玩家也要注意,不能讓食人魚流入到水域中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險,當然它們在中國絕大部分水域中也是無法生存的,冬天就是凍死的結局。


單刀直入:食人魚有天敵,而且天敵還不少呢!

看題目中的配圖,問題所指的「食人魚」是國人俗稱的食人鯧、水虎魚。其實「食人魚」是對一大類生活在南美熱帶地區,亞馬孫河流域的肉食性淡水魚的統稱。這些魚大多數屬於分類學上的「脂鯉科」,目前全世界共有數十種。其中小的體型只有15釐米左右,大的可以長到50釐米左右,它們的嘴裡大都長著鋒利的牙齒。

兇猛的食人魚是亞馬孫河流域的清道夫,它們喫掉那些生病的、孱弱的、快死的動物,清理河道腐殖質,促進自然界的優勝劣汰。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就能在當地「無法無天」。

食人魚有天敵,而且種類還不少。

在亞馬孫河流域雨季河水泛濫之後,食人魚會游出河道覓食,洪水退去之後,不少食人魚就會擱淺在淺灘和低地上,成為數十種水鳥的饕餮大餐。不論在水中如何所向披靡,一旦擱淺,食人魚也只能任由水鳥宰割。這些水鳥一般是以鷺鷥為代表的食肉類涉禽。除了水鳥之外,在水中食人魚的日子也不太安穩。當地的凱門鱷,巨獺,淡水海豚等都以它們為食,是它們的天敵。一些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小型魚類會趁著食人魚不備,潛入它們的巢穴偷喫食人魚的卵。另外,在亞馬孫河流域的旱季,被困在狹窄水域中的食人魚在飢餓的驅使下還會自相殘殺,喫掉弱小、受傷的同類。

當然,人類也是食人魚的主要天敵。在食人魚分佈的南美地區,許多水產市場上都能看到有人在銷售食人魚。食人魚的口味並不很理想,因為它們肉少刺還多。但是當地人有一種暫無科學依據的「偏方」,不少人認為食人魚湯是強力春藥。這就促進了人類對食人魚的捕捉。

總之,食人魚雖然兇猛,但在亞馬孫地區各種天敵的控制下沒有泛濫成災,很好地扮演著自然中的生態角色。但是,如果將食人魚放入中國的自然水體,就極可能因為缺乏天敵而泛濫成災。自2002年起,我國漁政部門、海關就開始全面清繳中國的食人魚,嚴禁將食人魚放入我國的自然水系。


幾年前,電影《食人魚》在美國上映。電影裏的3D效果,讓很多人對那隻巨大怪物的兇猛與攻擊力記憶猶新!電影劇情很簡單,就是魚喫人。

電影海報《食人魚3D》及劇照

在美麗的湖邊,小鎮的樹木依湖而長,那裡鬱鬱蔥蔥。夏天,小鎮的人們在海上玩耍。就在這時,一羣餓極了的食人魚垂涎欲滴的望著它們的獵物。

時機成熟時,它們蜂擁而至,瞬間將獵物化為烏有。

影片中的食人魚殘暴無良,狡猾陰狠。許多喫瓜的羣眾就問,食人魚真的有這麼恐怖嗎?

柳州市民被食人魚所傷圖片

在現實生活中,食人魚傷人的事件也同樣存在。據說在一些海域,食人魚數量驚人,會在短時間內將其他生物蠶食掉


2013年,阿根廷曾發生過一起與電影情節如出一轍的事件。70多人在游泳時遭到魚類的襲擊,其中一名兒童因傷勢過重被迫截肢。犯下這起「血案」的始作俑者正是食人魚。


那到底食人魚是什麼魚,它的習性是什麼樣的?今天就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祕面紗。

食人魚,顧名思義「喫人的魚」。食人魚又名食人鯧,祖籍是南美洲亞馬遜河,可分為雜食性和肉食性兩種。

通俗來說,肉食的食人魚纔是真正的「喫人怪獸」!而真正兇殘無比的則是紅腹食人魚、黑食人魚、胭脂食人魚。

這傢伙渾身長著綠色的鱗片,但是它的腹部卻是鮮紅色,晚上看上去像螢火蟲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一個可愛的觀賞魚呢!

那食人魚和電影一般醜陋無比嗎?當然不是,否則它怎麼偽裝自己呢?

可能很多朋友要問了,這麼小,看上去還比較可愛,真的會傷人嗎?會不會是人們誇大的結果!有此疑問的人,不妨來看一看食人魚兇殘的牙齒。

食人魚用來攻擊人類的武器,除了為人所知的牙齒之外,就是發達的聽力!!它的兩個下顎短而有力,十分突出,牙齒呈三角形,十分尖銳,上下相互交錯排列。

有科學家曾經冒著咬斷手指的風險,對10條黑食人魚用力量測量器進行測量,最後發現,黑食人魚的咬力為自身體重的30倍,即150千克。

有人曾看到,食人魚一口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當它把肉喂進嘴裡的時候,它的牙齒像機器一樣輪流替換的咬碎這些肉塊。

據說這是被食人魚喫掉的小孩

食人魚的身軀非常鋒利,可作為「剪刀」。食人魚有膽量襲擊比它自身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而且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圍剿戰術」。

當它們獵食時,會首先咬住獵物的致命部位,如眼睛或尾巴,使其失去逃生的能力,然後成羣結隊地輪番發起攻擊,一個接一個地衝上前猛咬一口,然後讓開,為後面的魚留下位置,迅速將目標化整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食人魚襲擊人類

可能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擔心出海遊玩會遇見食人魚。

其實不然。食人魚喜歡住在「豪宅」,也就是說,一般的淺水區它是不會去的,因此大家可以放心在海邊玩。這種魚一般都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以及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

在我國,食人魚主要出現在「兩廣」地區。

但食人魚視力很差,只有動物在水中發出聲音,或聞到血液的味道,才會引起它的密切關注。

所以,我們盡量不要帶著傷口去海里玩耍,或在水裡清洗動物等。

另外,食人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隻有成羣結隊時才兇狠無比。一旦離羣或數量少時,就會變的很膽小。如果它們不餓,即便將手伸入水中,也不會被攻擊。甚至會在角落裡縮成一團。

其實,任何強大的生物都有弱點。

食人魚雖生性兇猛,但它們也並不是百毒不侵。


答案是肯定的,有。食魚人!


有天敵!如果沒有天敵早已經稱霸亞馬遜河!

食人魚屬於羣體攻擊物種,羣體出沒,有帶頭大哥,一旦發現目標有帶頭大哥發動羣體圍攻!

根據報道 在亞瑪遜河 電鰻也喫食人魚,只是主食不是以食人魚為目標!可以放出強大電流讓食人魚團滅!

電鰻

刺鯰 纔是亞瑪遜河殺手


有吧、就是人類。

還是金魚可親。和田白玉飄翠、金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