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日系推理的一定聽過島田莊司的名字,如果不認識好歹也聽過「御手洗」,
島田莊司的書迷在臺灣也不少,也有不少深入的評論,
以下為個人的書籍心得、破解詭計的專業不足、劇透捏他有!結局爆點沒有,請慎食用ww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關於島田莊司的印象,一直停留於《占星術殺人事件》這本代表作
上頭。但我首次讀島田老師的書卻是看《魔神的遊戲》,有點選錯書的感覺(遠目)
由於閱讀後到現在寫心得有段時間了,所以內容大綱幾乎都忘光光了....
 
《魔神的遊戲》時間點是御手洗離開日本後,在國外所破解的案件,剛開始會不習慣御手洗潔教授的跳躍思維,
再來是故事中大量知識穿插其中,讓我感覺有點像「某位舊書店的老闆」不談怪談改行當偵探的嚴重錯覺,
唯一不同的是,這裡頭沒有怪談、沒有獵奇的屍體。
只是這本書的步調對我而言有點悶…到後面真相大白、兇手是誰、破解的手法啦,纔有點驚奇的感覺。
 
再來是看《占星術殺人事件》,但我看完後只驚嘆他的所設下的詭計與裡頭大量的占星術知識,
也許是因為抱持著「每個案件背後都有個殺人動機」去讀島田莊司,才沒發現本格推理的魅力。
 
第三、第四本書分別是《異邦騎士》、《北方夕鶴2/3殺人》。
《異邦騎士》御手洗潔以占星師身份於書中登場,
御手洗彈奏吉他、爵士音樂介紹,都模糊了我的焦點(牽拖);「劇情大綱一名失去記憶的男子,被女主角帶回家後
兩人同居一起,隨著劇情進展男子發現舊日記本後,男子決定…」,看完後,我只記得石岡(主角)與良子(女主角)兩人
的愛情,當自己醒來不記得昨日的一切、也知道自己是誰,這種恐懼的心情很難去體會…
 
當良子出現於石岡眼前,如此的照顧他、並與他共度一段幸福時光,所以到後來全部詭計揭穿,明白真相後
石岡的眼淚決堤,才如此令人心碎…
這本另外一個看點是,年輕的御手洗騎著機車,颯爽登場☆<ゝω・)(馬上被島田迷追殺)

《北方夕鶴2/3殺人》
「吉敷竹史」登場!(依舊沒從吉敷登場的第一開始看),大綱是吉敷接到前妻打來的電話,而後又獲得前妻是「列車上的被害人」,接著又成為犯罪案件的加害者,吉敷從東京趕到犯罪地點查看,在此處作者安排當地的「夜鳴石」傳說與案件本身做結合,再來利用公寓本身設下詭計,當中最讓我佩服的應該是…「吉敷」的體力吧!既然能撐那麼久…(炸)
 
吉敷為了替前妻找出真相,讓我有種「熱血警探」的觀感,又不是「一頭熱」、「勇往之前的衝吧!」,這種青春熱血(笑)
就像再看懷舊電影,裡頭氛圍會讓妳覺得像是回到以前的時空,看著男主角在一步步解謎的過程,
想起婚前與妻子共同生活的畫面的回憶,對照最後倆人在車站吉敷對前妻所說的話,讓人亂感動一把的!
 

最近讀的是島田莊司的《犬坊里美的冒險》,書背後面「第一次以女性為主角」吸引住我的眼光,
島田老師創造出許多充滿魅力的角色,同樣的…犬坊登場的書籍我仍然沒看(掩面),
這本書要探討的主題在前面的導讀中已經被點出來「冤獄」,還有此書能帶領讀者認識日本的司法制度一角,
島田老師藉由「芹澤老師(笑),傳達當地景色、傳說,不愧是日本史老師講解的非常好!
 
此篇時間點是犬坊通過司法考試,前往事務所展開為時一年時間「司法研習生」生活,頭一天到達事務所就遇到案件,
接著才發現案情不單純,屍體竟然在五分鐘時間內,從不可能消失的地點消失了!
到底犬坊會如何破解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盛竹如調)。
 
 
以下劇情開始捏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本書的結局有捏到!
 
 
 
 
 
 
 
 
 
 
 
 
 
 
 
 
 
 
首先是第一條線:
關鍵物「和菓子」,臺灣的XX日本臺以前常播「電視冠軍王」,裡頭的和菓子師父都能用甜點做出許多季節感美食,
在書中也提到犬坊去拜訪熟人時,得知和菓子能模仿做出任何東西。
 
第二條線:關於犯罪者的告白:
嫌犯藤井有前科紀錄,他是在「發現屍體的現場」被人逮到,與死者生前有過節,被檢察官以捏造的自白起訴。
當山田律師帶著芹澤與犬坊,到看守所時第一次會面開始,藤井表現出的態度,再來是犬坊獨自幾次與藤井的會面
互動,讓犬坊哭的那次真的讓我想掐死藤井(慢著),女性讀者比起男性會更能體會當中的感覺。
 
到後面開始解謎,藤井終於願意開口講述他的事情後,案件才慢慢拼湊出原貌,
藤井在最後被社會選擇排除在外,到底是他自身造成的,還是如同他所說「靠審判是找不到真相的」,就留給其他
讀者去評論吧。
 
第三條線:「消失的屍體」
隱藏的拼圖藉由藤井講述後已經出現,在這裡作者也放入當地的傳說與屍體做結合,還有從死者妻子口中發現的疑點
與家庭人口結構,得知當晚發現屍體的皆為女性外、都是親屬關係。
 
爾外,作者走的風格是不可能出現「獵奇屍體」與「解不開的謎團」、「靈異傳說」,所以並不會出現「解不開的謎」
在此公式推算下,那屍體是跑哪去了呢?將三條線兩者之間所埋下的伏筆,或是專注讀到最後面就知道了(喂)
 
 
真相攤開後仍然是令人感到惋惜…
本書主軸在一開始就提到「冤獄」,犬坊願意為藤井這位一開始超不配合的嫌疑人,甚至願意被關進牢裏也無所謂的態度,
即使這樣,犬坊仍相信藤井不是兇手,並細微的觀察出初次會談時、那一刻開始藤井緘默了、不願意配合?
 
而在藤井身上背負的犯罪,不能說他的行為是「行使正當」,但也無法去評斷說受害者纔是「最無辜的那一方」,
藤井不斷用言語騷擾犬坊的行為,也在解謎之中成為一把鑰匙。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早期在臺灣家暴案件是不上法庭的,所以有許多婦女在當下只能默默忍受著…
也因為現在重視家庭這一塊,才會有家暴防治法出現。(扯遠了)
書中唯一死者,根據太太對他的描述是「好人、體力好身材高大、會喝酒」,當這種人轉性格變成嗜酒如命的人時候,
會是如何?島田老師安排了光看文字描述就覺得沈重(身體與精神)的家庭暴力,
讓我想到早些年臺灣第一樁殺害老公的命案,原因是受不了老公長期家暴導致…
 
 
 
「所有的犯罪都有『必然』的因素」引述書中的一段話。
 
 
其他更細微的情節,就由犬坊小姐親自告訴妳們吧,關於日本社會的風氣,在此就不累贅敘述,交由讀者去感受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