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去香港買化妝品、奶粉既便宜又有品質保證,但是近日有眾多媒體報道有內地病人組團到香港買葯,原因就是香港葯價竟然比內地便宜足足一倍!

就以治療乳腺癌的赫賽汀為例,內地的公立醫院售價人民幣25000元,而在香港藥店售價僅為18500港幣,換算過來就是15000人民幣左右。

一個切除了乳腺腫瘤的病人,還需要日常化療,服藥防止癌細胞擴散。而這些進口藥品往往是需要病人自費的,選擇去香港買葯,一年下來幾乎可以省12萬元,對於很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鉅款。

還有一種藥物,就是拜瑞妥,它是一種抗凝葯,適用於擇期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手術成年患者,以預防靜脈血栓形成。對於要預防靜脈血栓的患者來說,這種葯需要天天服用,纔能有效治療。

然而10mg*5片的規格在內地的公立醫院或藥店售價一般從398元至440元不等,某寶上也要400 的價格。

而走訪香港正規可售賣處方葯的藥房我們可以知道,拜利妥的10mg*15片包裝售價在410-500港幣不等,換算成人民幣價錢就相當於內地的5片裝售價。

在香港這樣發達的城市,而葯價竟然會比內地低這麼多!可以見到最誇張的足足便宜了1萬元人民幣啊!說了那麼多,香港究竟為何會有平價葯賣?

1.自由港,低關稅

很多人認為,香港葯價低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因為它是一個自由港城市,購買自用藥品是零關稅的。但是,小編又心生疑問了,就算藥品需要繳稅,一盒葯真的要繳10000塊嗎?這說明香港的葯價低還有更深層的因素呢。

2.港政府對於葯價並無行政管制

香港政府設立衛生署監管藥品市場,經常性地從市面的藥店裏抽查藥品的安全、效能和品質,如果發現有違規藥品會立即舉行發布會通報市民。

除此之外,衛生署會定期派人員巡查藥房,更會有藥劑師督察來監督藥劑師是否有違法行為。然而,香港政府關注得最多的是藥品是否安全、是否正規,以及要查處對於藥品的違法行為,對藥品目錄和藥品價格等市場行為並無管制。

3.基於醫療保障控費目的的葯價形成機制

查閱完這麼多資料,小編認為香港這種科學的醫療保障控費機制纔是葯價低的關鍵。

由於香港醫管局將每一家公立醫院全年預算早已事先下發給醫療機構,因此藥品費用對公立醫療機構來說是必須嚴格控制的成本而不是盈利的來源。因此醫院要想經營下去,管理者就必須要主動限制醫生的處方行為來降低成本壓力。

而在控制葯價中,關鍵是控制專利葯的價格,就例如開頭所提到的這類專門針對癌症的專利葯。醫管局對此投入大量人力和專業技術人員,採取緊密跟蹤市場調整採購策略的基本思路,多種方式控制專利葯價格,而最終的目的是想降低藥物成本,令普通市民亦可以負擔得起藥物治療費用。

4.香港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方式

香港醫管局作為對公立醫院、診所發放全年預算的政府機關,同樣對公立醫療機構採購藥品行為負責。按照香港政府的採購制度,以最低的成本,拿到最好的藥品,再由公立醫療機構向醫管局規定範圍內的供應商下單取葯。藥品的價格已經是被醫管局與供應商談判中確定的,因此真正做到了醫藥分家,醫院無法以藥品為盈利來源。

但是,反觀內地的醫藥市場以及公立醫療機構,種種弊端暴露出來,葯價何以不高企呢?

內地醫藥定價體繫有弊端

其實內地與香港葯價對比中最多都是進口藥物,而據內地媒體報道,進口藥品定價一般分為三類:一類是按市場自主定價;一類是單獨定價,包括原研葯、專利葯和獨家品種,享受發改委的單獨定價權利,赫賽汀就屬於此類;一類是實行最高零售限價,一般納入醫保目錄,與國內的藥品定價方法相同。

「內地「以葯養醫」VS香港「以薪養廉」

內地藥品虛高,原因不單止是在流通環節上。內地醫生的工資低,導致需要平時開藥時傾向選擇高價葯,收回扣,但是一般的高價葯難以利用醫保系統報銷,病人只能有苦無處說。

而香港的醫生本就是高薪行業,政府將醫生當作公務員對待,以高薪養廉,杜絕醫生因薪酬過低而選擇不良途徑來謀財的可能性,同時增加了市民對醫生的信任度。「內地人均收入低,醫療保障系統急需改革

相較於香港的人均收入,內地實在是低,但是相較於香港的葯價水平,內地又實在是高到飛起。重點是,許多專利葯,專治癌症的靶向葯,是內地醫保系統無法報銷的。對比香港,同樣的葯,不同的價,真是難怪病人們天天大喊連病都生不起。

尤其是當下中國正處於發展階段,而藥品定價問題是關乎於人命的問題,的的確確需要政府深思為何我們葯價一直降不下來。假若內地的醫院制度、醫療保障系統再不進行改革,高企的葯價令病人爭先恐後到香港買葯,恐怕日後香港也要出臺「限葯令」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