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nsesus

11世紀的基輔羅斯

羅斯人就是現在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等的祖先。白俄羅斯有時候也自稱白羅斯。他們的祖先都是十世紀、十一世紀的時候叱吒於南俄平原上的羅斯人。羅斯受洗之後,羅斯故地的東正教徒數目越來越多,名義上,這些東正教徒歸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直接管理。

但是後來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事件。什麼事件呢?

就是蒙古西征。

蒙古遠征歷時長久,其中第二次遠征即拔都西征,又稱長子西征

蒙古帝國建立之後,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後代窩闊台以及蒙哥,相繼發動多次西征。其中,窩闊台時期拔都西征,拔都是成吉思汗第一個兒子——朮赤——的孩子,當時他帶著軍隊席捲了東歐地區,把名義上統一的羅斯的小公國征伐了遍。基輔就被摧毀了,羅斯人精神上和政治的中心,最重要的城市,就被蒙古人攻陷了。

札費尼在《世界征服者》中的插畫,描繪的是蒙古人西征

但是,蒙古人摧毀了當地的政權卻沒有建立起從屬於蒙古的政治架構。隨著蒙古人離開,當地出現了政治真空,於是西方的一些天主教國家就趁虛而入。立陶宛大公國,以及立陶宛和波蘭合併後的波蘭立陶宛聯邦把原來羅斯人的地盤吞併了,例如現在烏克蘭。不僅如此,還在當地實行了天主教化,強迫當地的東正教徒改信天主教,這也是今天烏克蘭西部有很多天主教徒的歷史原因。

13-15世紀時波蘭、立陶宛的疆域變動:當時的立陶宛遠大於現在的立陶宛

同一時期,基輔在羅斯文明的地位逐步下降,當時出現了另一個羅斯文明中心,就是現在的莫斯科。莫斯科並沒有直接被蒙古人佔領,當時統治莫斯科的是莫斯科大公,歷代莫斯科大公是金帳汗國大汗忠實的「狗腿子」。

蒙古分裂之後,莫斯科大公國處於金帳汗國(欽察汗國)統治之下,莫斯科大公有代金帳汗國大汗收稅的權利。最後,莫斯科大公國在金帳汗國眼皮底下慢慢坐大,最後把蒙古人驅逐了。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後來的莫斯科沙皇國。

騎在馬上的伊凡三世:在伊凡三世任大公時期,驅逐了蒙古人,莫斯科大公國獨立

莫斯科大公國長期以來都有很強烈的獨立傾向,並不止步於趕走蒙古人。它在宗教上也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於君士坦丁堡大牧首的傾向。

前文也提到,此時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其實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附庸。在基輔重要性下降、莫斯科地位上升的時候,當然也有將宗教領袖控制於莫斯科的意圖,莫斯科的大公國就想辦法把當時名義上羅斯地區的最高精神領袖——基輔的大主教駐地挪到了莫斯科。最後,乾脆聲稱羅斯地區的精神領袖不駐於基輔,而駐於莫斯科,演變成了所謂的莫斯科大牧首。所以,現在俄羅斯的東正教會最高元首,西里爾,他的正式頭銜之一就是莫斯科大牧首。

首任莫斯科及全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約伯(Иов):莫斯科興起得晚,這個大牧首出現得也晚,在16世紀晚期

上期回顧:《全俄大牧首與君士坦丁堡決裂的真相(4)》

下期預告:《全俄大牧首與君士坦丁堡決裂的真相(6)》

(責任編輯:夏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