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以前不管迷甚麼 ,

總會在某段時間後覺得差不多看過了 。

但AKB48的資訊量太驚人,

短時間內出不了坑。

 

{AKB48村}

現在AKB48加上姐妹團和研究生將近300人,

已經是迷你的偶像圈,

在日本Oricon榜單已經屠榜好幾年,

雖然賣的是裡面附的握手卷和總選舉投票卷等,

但讓粉絲願意掏錢就是成功的營運模式。

 48g  

榜單被48家族屠榜

 

{此詞出處}

這個詞出自男女糾察隊的一個環節 "有吉的進路相談" 

"你們在AKB村幹的事,我們可不知道"

這句話點出AKB雖然名頭響亮

但是在路人看來

依然是很不透明的。

 AKB村.jpg

 

 

{村的界定}

在現代國家成立之前也有行政區域的劃分,

但那主要是稅收的區分,

對於當地人的觀點。

哪些人跟我是住同一區的?

反而是依靠最簡單的東西:籬笆。

籬笆圍起來的就是同一羣人,

籬笆是文明史被相當低估的東西,

 

 舊籬笆-1391422431_63  

 

{村落層級的消亡}

而在大都市因為人太多太多了

人與人之間會有善意的冷漠

以免妨礙彼此的日常生活。

除了觀光勝地 居民已經習慣觀光客

如果隨便跑到一個村

當地人防衛心還是很高的。

各種意義上的村已經消亡了,

這是時代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問題,

他們不像桃花源記裡的居民不知今日是何日,

他們也很需要電、偶爾想喫看看速食。

 

ele    

遊牧民族的發電機

 

{對於村層級的人際需求}

在家庭的親密關係以外,

假設我們還是很渴望,

一個雞犬相聞的溫馨範圍。

AKB48組合的人數很有趣,

大約就是晚近文明和一樓平房聚落的容積率,

所能容納的人數(再多就會開枝散葉找地方開墾了)。

有些人糾結於人數的問題,

但其實人辨認人臉的能力和認識人的能力幾乎是無限的,

做為一個村,AKB48的人數其實一點都不多,

相反的,一開始只有幾十個人時纔是人太多,

無法形成社羣但這人數作為偶像團體又無法消化,

人慢慢變多以及許多活動慢慢展開後,

歌舞、祭典、規則、人際網絡,以及成員的付出和收穫等,

(歌舞和典禮是人類學裡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加上每年的固定行程和意外性一個擬真的村落儼然成形。

甚至階級社會、八卦耳語、競爭勾結等,

都可以在足夠瞭解後,

由節目畫面和成員部落格等一些公開資訊看出來,

當你越來越有心得,

你發現你已經是這個村裡的一隻幽靈,

不停地移動視角,

並以各種有限的方式與成員互動。

 

 圓陣

兩百多人的圓陣

局第    

格差社會:原本三期被辭退再加入成為七期生的菊地彩香,

團內輩分只能用合格期數算,椅子不夠前輩先坐。

慶生會  

小團體:節目畫面跟部落格可以看出許多端倪,

因為常有合作機會人氣高的成員彼此會越來越熟。

 

{神七與奧林匹斯山}

AKB48總選舉前兩次都得前七名的成員,

被官方操作和粉絲神格化為"神七"。

每16個名次為一個檻一直排到64名為止。

但是前面分比較細,

除了神七前12名是可以上電視宣傳的,

前十六名是主打歌的選拔組。

將神擬人化的社會傳統裡,

1 3 7 12 16等數字都是很常用的,

希臘眾神也是住在奧林匹斯山裡,

而道教裡以玉皇大帝展開的系譜更是精細,

而先人對神的想像也會分界,

例如冥界之王、海神之類,

在48系裡可以對應到地方姊妹團。

 

 7  

前兩次總選前七名的稱為神七

12  

奧林匹斯十二主神

 

{參數化的社會}

這裡不是將AKB48與神界做類比,

也不是牽扯數字的巧合,

而是在說明,

人對於社會關係的"投射"和"掌握"具有強烈需求。

講到公司一定要知道誰是老闆,

球隊,誰是主力。演藝團體,誰人氣最高。

如果請一班級的學生排出所有人的人氣(權力)高低,

其實所有人的答案會相似到令人驚訝,

所有班上同學平常都心知肚明。

總選舉在日本受到國會選舉規格的轉播,

除了AKB48的高人氣,

人對排名這件事本身就充滿了本能的興趣。

一羣年紀約12歲至25歲的女孩子,

承受許多人也許終其一生都沒有承受過的巨大壓力,

坐在會場裡等待自己的名字。

一個全部由可愛女生組成的社會,

為了存續不斷的調整規則和個人的角色設定,

並在不斷嘗試之間不自覺的逼近神話學上的原型,

它是動態的彷彿可以隨時參數化調整的蒼蠅王社會。

(蒼蠅王:小說:一堆小男生漂流到荒島,

兩天左右就完全形成領導、階級,和兩個派系的衝突)

 

 fly  

經典小說蒼蠅王,探討人性和社會

 

{其實在談甚麼}

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渴望前現代的聚落社會?

將時間拉長將視角拉遠,

並藉由AKB48討論

"失去聚落後,還是存在聚落投射"的現象

探討一個虛假意識"人都崇尚自然和傳統緊密社會"

這個概念細想只是對都市生活的一點反動,

其實前現代的生活很不方便,

農耕生活是很苦很繁瑣的,

小地方的人際關係也很複雜,

流言就可以殺死一個人。

相反的  都市的疏離和空虛又是當下存在的問題,

到底人比較喜歡哪一種,

接近完美的社會型態存在嗎?需要那些科技和文明支持?

 legal

這個問題legal high2 第八話蟹頭村,也有精彩的探討。

 

{結論}

製作人秋元康選用AKB48為團名的意義,

他原本就想把AKB48打造成一個聯盟和機制,

所以才刻意採用英文和數字這種無機質的名字。

放到這篇文章裡,

這個名字在演藝圈裡就像一個籬笆,

圍起來後,有內有外,自然的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

AKB的成員畢業身份就只是變成"元AKB"而已,

永遠無法抹滅,就像一個人真正的出身地一樣。

 

 4  

川崎希創業被質疑靠元akb成員的身份沾光,

一日AKB終身AKB。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