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問答的邀請。

麻醉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給手術病人做麻醉的科室,從事麻醉工作的人被人稱之為麻醉醫生(但現在社會上普遍稱呼為麻醉師)。

確實,確保病人在無痛與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接受手術治療,是臨床麻醉的基本任務,也是麻醉科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

我想,以上很可能就是麻醉科在某些醫院中被列入輔助科室的主要原因吧。

麻醉,一開始就是為了減輕手術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痛苦,配合外科醫生的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圍繞手術(外科)展開,即使到今日,也有不少外科醫生對麻醉科還是抱著一副「盛氣凌人」的架勢,也有個別外科醫生聲稱,「沒有外科醫生,麻醉醫生就沒活幹了」,言下之意是麻醉科靠外科生存,麻醉醫生靠外科醫生「吃飯」。

即使是醫學專業人士,對麻醉科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偏見,更何況醫院的管理者?

不少醫院管理者覺得,麻醉科作為一個為外科服務的科室,又是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科室,麻醉科投入大,各種設備,儀器包括手術室硬體設施的建設,都是一筆巨大的費用,同樣一筆金額,花費在麻醉科身上,遠遠不如用在外科等其他臨床科室產生的經濟效益高,如果一家醫院的主要管理者抱著這樣的看法,那麼,麻醉科被認定為輔助科室,被邊緣化,麻醉科在專業發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技術更新和設備引進,等等方面,不受待見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麻醉科被列入輔助科室,還與社會上人們對「麻醉」存在的偏見有關。

一直以來,人們對「麻醉」的印象就是「打一針」,一台手術的成功,人們往往記住的只是外科醫生而忽略了背後的麻醉醫生,人們往往不關心麻醉醫生到底在手術做了哪些什麼?起到怎樣的作用?,即,麻醉醫生在整個醫療過程(包括手術)中產生的社會效應遠遠不如外科醫生,由此也造成了包括醫院管理者在醫院建設中對待麻醉科的態度——麻醉科往往被忽視。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觀念也正逐漸發生了改變,包括像我這樣的麻醉專業人員也越來越多的加入到自媒體,在各種媒體上對「麻醉」做科普宣傳工作,越來越多的人對「麻醉」有了一個更正確的認識,對「麻醉」在臨床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

有關」現代麻醉」我自己在頭條問答廣場里有很多篇文章,在這裡我就不再重複,我只重點強調幾個觀點

一,手術病人的安全對麻醉醫生而言,永遠是第一位的。

二,麻醉,絕不僅僅是「打一針」那麼簡單。

三,手術麻醉過程中,麻醉醫生要維護病人最重要的生命體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壓,脈率,血氧,等等,所謂「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

四,現代麻醉學,麻醉醫師不僅僅限於保障手術室內患者的麻醉和安全,還可以走出手術室擴展到病室、門診、急診室等場所,進行有創診療、急危重救治、急慢性疼痛治療、特殊檢查(無痛內窺鏡檢查)等患者保駕護航,這些都是獨立於外科之外的業務範疇。

五,為患者提供舒適化醫療服務,舒適化醫療,就是患者在整個就醫過程中所感受到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愉悅感、無痛苦感和無恐懼感,是在保障醫療安全的基礎上追求醫療的舒適化與人性化,麻醉科擔負著其中巨大的責任。

六,麻醉科在解除患者緊張、恐懼和疼痛,確保術者專心、安心、盡心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發揮的作用,以及對患者舒適化治療,使得麻醉科成為提高整個醫院醫療安全、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減少醫療糾紛和醫療賠償的關鍵學科。

但願麻醉科今後在各家醫院的建設與發展上能真正得到重視,能消除人們對於」麻醉「普遍存在的偏見和誤解,讓麻醉科在現代醫學基礎上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1989年我國衛生部頒布文件明確麻醉科屬於二級學科、臨床一級學科(12號文件),2017年12月12日,國家衛計委發布《關於醫療機構麻醉科門診和護理單元設置管理工作的通知》,更是把麻醉醫生推向了與病人直接溝通的前台,說明了麻醉地位的逐步提高,國家和社會逐漸認識了麻醉的重要性。事實上,有這種說法:外快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越是大醫院,麻醉醫生越重要,正是有了麻醉技術的進步,才有大手術,特大手術實施的可能。尤其是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要是當事醫院有更多的麻醉醫生值班,就會提供無痛分娩技術,產婦就不會跳樓,輿論就把麻醉醫生再次推向前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舒適化醫療被提出,無痛技術會開展的越來越多。而這就是麻醉醫生的工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