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首批限售解凍對樓市影響有限。

  研究員 / 楊科偉、趙汗青

  2017年3月24日,廈門率先出臺“限售”政策,新購住房需取得產權證後滿2年方可上市交易,隨後全國57城相繼推行限售,限售週期從2年至5年不等。日前,首批限售城市陸續開始“解凍”,大量二手房獲得入市資格,存量房是否會對新房市場造成影響和衝擊?不同的城市影響幾何?

  繼3月底廣、廈、福等“限售”解禁後

  4月迎來首輪高峯期

  從時間來看,2019年3月底開始,首批限售城市陸續接近或觸及解凍期限,廈門、福州率先解禁限售。2019年4月爲首輪高峯期,共計12城限售解禁。二線城市解禁日期較爲集中,預計下一輪峯點爲2019年9月至10月,三四線城市限售自4月初長樂開始,其餘城市在3-5月陸續跟進,呈持續性狀態。從首批限售解凍城市來看,主要集中分佈在三四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一線城市中,廣州率先解禁,深圳由於政策出臺較晚仍處於禁售週期中。二線城市分化較爲顯著,其中不乏城市市場處於深度調整期,典型如廈門、濟南等,商品住宅庫存大,庫存消化週期位居全國前列,二手房的大量入市或進一步加劇市場壓力;西安、重慶等城市爲核心熱點城市,新房成交體量較大,消化週期較短。當然,首批解凍的城市也不乏常州、東莞、珠海這類強三四線城市,位處於經濟較爲發達的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受核心城市需求外溢影響較大且內生需求旺盛。

  首批解禁城市二手房市場掛牌量增價跌

  短期似有集中拋售現象

  如圖所示,首批解禁城市3月二手房掛牌量漲幅明顯。以廈門爲例,二手房掛牌量環比上漲12%,較去年8月上漲61%,市場二手房供應量呈持續走高的態勢。對於投資性客羣來說,在投資資金冰封2年之久後,獲利套現的驅動較爲強勁,亟需掛牌入市。但三城均出現了量增價跌的現象,廣州、廈門的均價較去年皆有所下跌,福州的成交均價爲近幾月來最低點位,部分客羣似有急於獲利了結之心態,出現了階段性拋售現象。我們預測,隨着城市限售的陸續解禁,未來二手房的放盤量依舊會繼續擴張。

  廣州、廈門、福州限售解禁

  對新房市場影響程度有限

  隨着3月“小陽春”行情的展現,25個統計的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上漲8%,廣州、廈門、福州三城成交量皆有大幅回升,同比增幅皆在30%以上,廈門、福州同比漲幅分別爲37%和82%,皆高於全國一、二線城市平均增幅。廣州同比增幅52%但尚不如一線城市平均水平。

  就“限售”解禁影響首當其衝的二手房市場而言,3月廈門二手住宅成交面積達39.2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33%,同比更是激增345%,成交面積與掛牌量漲幅成正比,成交量較爲可觀,可見二手房交易市場相對活躍。但限售城市對比其他城市來看,同比增幅並無突出優勢,由此可見,成交量的上漲與限售解禁並無太大關聯,主要還是由市場自身因素導致。

  我們判斷,限售解禁對新房市場影響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大,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這類城市二手房市場量能較小,與新房市場相比仍存在差距,更多的人追求性價比而選擇購買新房,二手房入市對新房市場影響程度實爲有限。

  綜合而言,首批限售解凍對樓市影響有限。二手房市場短期掛牌量增幅明顯,交易也明顯活躍,出現量增價跌的現象,但在覈心一線和二線樓市回暖的大背景下,多大程度受益於限售解禁帶來的變化尚仍需時間檢驗。就新房市場而言,大部分二三線城市二手房市場並未發展成熟,成交體量較小,因此小規模的二手房入市並不能給新房市場造成明顯衝擊,我們認爲,限售解禁對整體樓市短期不會造成顯著影響。

  本文版權歸

  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隨意轉載

  轉載註明出處:克而瑞地產研究(cricyjzx)多謝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