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傳統年畫,國人總是會首先想起楊柳青、桃花塢。其實,在我的家鄉,山西晉南地區,每逢過春節,家家戶戶都要上街購年畫,在家中張貼,把房內佈置得色彩繽紛,同時又充滿情趣。

年畫內容一般都是健康、吉祥、歌頌昇平的。並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心態與民情。過去,年畫題材多以財神、福祿壽三星、仙女、大胖小子、戲曲人物為主要內容;後來,影視人物、山水風景等開始逐漸出現在年畫中,就連國家領袖人物,也成為了年畫的主角。

山西年畫分晉南晉北兩大支系。與以大同、應縣為代表的晉北年畫相比,晉南年畫用色對比強烈,繪製風格粗獷豪放。其中傑出代表絳州木版年畫,已經作為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絳州木版年畫歷史悠久,發端於宋金,興盛於明清,比楊柳青、桃花塢年畫問世還要早。絳州木版年畫品種繁多,技術精湛,色彩豐富,尤以鐵線描繪見長,畫風典雅著稱,歷代不乏名作問世。

《四美圖》

絳州木版年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戲曲人物更是晉南年畫的特色。晉南是華夏戲劇的搖籃,秦腔、晉劇、豫劇都在此繁衍盛大,宋金元時期, 晉南地區勾欄、露臺、樂柵遍佈, 戲班隨處開場, 一片歌舞景象。當時的平陽,也就是現在的臨汾,是刻版印刷業的中心,出產的年畫,題材自然離不了戲劇的內容。

《取洛陽圖》:取才於《東漢演義》中劉秀攻打洛陽城,智取洛陽的歷史。


年畫,就是年的象徵。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山西農村的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房舍之中張貼年畫,一進臘月,集市上、地攤上就開始賣年畫了。家境好的人家,屋裡炕上的兩面牆壁貼滿了年畫,家境差一點的,也要貼上三張五張年畫。

舊時年畫一直以來都被稱為「貼在牆上的電視機」,在山西,年畫一直是舊曆春節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年畫與年,已經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因為長期以來,年畫不僅僅是起裝飾喜慶的作用,更多時候,它是人們獲取知識、信息和娛樂生活的一種媒介。在小編家鄉,以前的年畫是財神、吉慶有餘,現在的年畫是財神、領袖肖像或領袖江山圖。

山西的年畫主要是臨汾年畫和晉北年畫。在山西,晉北年畫以大同、應縣為中心,以窗畫為代表,是剪紙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晉北年畫的內容,一般都是健康、吉祥、歌頌昇平的。像「鯉魚跳龍門」、「年年有餘(魚)」、「招財進寶」、「喜得貴子」、「歲寒三友」等等。財神、福祿壽三星、仙女、大胖小子、戲曲人物是年畫的主要內容這種年畫既有版印墨線與手繪結合,也有套色彩印。窗畫以戲曲故事為主,兼有祥禽瑞獸、花卉果蔬。

晉南年畫除了常見的門神、紙馬、貢箋、條屏、中堂等形式,佛塵紙與燈畫產量也較大,且最具藝術特色。晉南年畫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進步而不斷演變。其中拂塵紙貼於室內碗櫥、被窯、什物架上,用以遮塵。形如窗花,四幅一堂,多繪戲劇故事、歷史人物等,獨具特色。


《姑嫂閑話》《踢毽子》《和氣生財》……一幅幅帶著濃鬱傳統氣息的撲灰年畫營造出了青島特殊的年味。所謂撲灰,即用柳枝燒灰,描線作底版,一次複印多張。山東濰坊高密撲灰年畫是世界上獨特的畫種,是高密三絕之一,被譽為「中國一絕」。在青島的膠州等地,人們也喜歡在春節的時候貼掛撲灰年畫。在玉皇廟村的傳統手工藝館的一間工作室內,64歲的綦振福是創作撲灰年畫的「高手」。撲灰年畫是在寫意國畫的基礎上成長起來.「沒有老師教,有空就自己琢磨,怎麼畫才能畫好。」綦振福曾經接受半島記者採訪並透露,自己對著家裡的幾幅年畫臨摹,漸漸地越畫越好,就開始有人找他畫。「撲灰年畫,是將柳條燒成炭條,描線做底版,用香點框,灰沿著框的線條灑下去,再用筆描。」綦振福更喜歡直接在畫紙上畫。傳統的年畫往往需要起稿、撲灰、勾勒、上色等20多道工序,需要作畫者有極大的耐心,才能做出一張合格的撲灰年畫。這種年畫與年俗活動緊密結合,幾百年來深受民間歡迎。年畫的題材十分豐富,有人物、有花鳥、還有山水。「過年的時候,一般都比較喜歡《和氣生財》《姑嫂閑話》《福壽雙全》等這類象徵和和美美,吉祥如意的畫作。」綦振福的撲灰年畫不僅在村裡、街道有名,不少外地客戶也經常慕名求畫。

我的家鄉是山東,山東的年畫,就像山東人一樣,大氣樸實,遠看古樸粗獷,真正接觸起來能夠感受到他的真誠坦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我們山東的年畫具體是個什麼樣子!

山東有很多地方生產年畫、歷史上平度、濟南、高密、濰坊等地都有傳統木版年畫生產。濰坊楊家埠年畫是其中最有名的,就以楊家埠年畫為代表說說山東年畫的樣子。楊家埠年畫起源於何時,說法不一,一說明代,一說清代。從現有年畫作品來看,始於清代是比較科學的論斷。

楊家埠年畫線條流暢穩健,似乎若不經意信手刻出。畫面瀟灑生動,人物動態表情也很真切,耐人尋味;構圖處理靈活多樣,色彩鮮艷悅目。楊家埠年畫的題材內容極為廣泛,凡是老百姓喜愛的山水、花鳥、人物應有盡有,具體歸納起來有:辟邪納福、祥瑞吉利、風俗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小說戲文、時事幽默,百戲娛樂、風景花卉、地圖書法等。

楊家埠年畫很大的特點就是「滿」。他在一個畫面上密密麻麻塞滿了人物或其他象徵吉祥之類的形象。這種「滿」的構圖是裝飾性繪畫的共同需要,也有助於造成一種充實感和熱鬧的氣氛。

總之,以楊家埠年畫為代表的山東年畫,在形象塑造和構圖處理上,選用了包容性大,又容易形成美感的形式,加強了裝飾新年環境的作用。這就是我的家鄉,山東年畫的樣子!


謝邀!

在我小的時候,記得我們這邊有人家年畫是一副毛主席像。這個當時已經不太常見。那時候大部分人家裡,過年了會去街上買幾副印刷的鯉魚鬧蓮圖,冬梅傲雪,還有福娃拜年,恭喜發財等等圖個吉利的花花綠綠的畫貼在牆上,哈哈,當年我的獎狀也被當作年畫貼在了我家牆上。嗯,後來,慢慢的就不怎麼貼那種畫了,隨後就行十字綉了,人們都自己繡的吉祥圖案然後裱好掛起來還有是買的生肖吉祥物和金童玉女那種有立體感的掛飾,還有中國結等。

現在門臉上的門神也比以前豐富了許多


現在我們這裡很少貼年畫了,但是在小時候的記憶裏,有很多那種年畫啦,給家裡帶一個喜慶的氣氛,現在只不過就是有一些什麼中國結之類的東西,在窗戶上貼的這些東西剪紙還是有一些的,我覺得貼一些民族留下來的傳統也是挺不錯的。關鍵是城市裡邊兒賣這些東西的少,並不是沒人買,而是隻有到過年的時候這些才能展現出過年喜慶的氣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