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凌晨,21岁空姐搭乘顺风车被司机杀害。

5月7日早上,死者父亲报案。

5月8日早上,死者遗体找到。

5月10日晚,滴滴悬赏100万寻找疑凶司机。

5月11日下午,疑犯弃车跳河地发现遗体,身份尚在确认中。

5月11日17时,滴滴宣布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 。

5月12日11时,郑州警方确认捞起的遗体是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

5月12日下午,滴滴表示会对死者家属进行赔偿。

……

作为新生代巨头TMD中的一极,滴滴好像早在合并快的、收购Uber中国之后就开始享受起了一家独大的安逸日子。

回顾“空姐乘顺风车遇害”一案,滴滴并不是直接的凶手,也谈不上作恶,甚至引起了部分人群的同情,但滴滴真的冤枉么?

其实早在16年5月,深圳一女教师再乘滴滴顺风车回校途中就惨遭假牌照司机劫杀,这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也曾引发了一场场关于“乘网约车遇害平台到底有无责任”的论战。而据当时的一篇新闻报道,事发后深圳有8000滴滴司机被封,其中1661名重大刑事犯罪前科!

这到底是不是平台监管不力?

当时未有定论。

但有定论的是:滴滴并没有因此事件而吸取教训,管理层仍存侥幸心理!

而距离上次命案发生时过仅仅两年,你说,滴滴冤枉吗?

再多的悬赏,也追不回逝去的生命。

滴滴最大的原罪不是监管不力,而是对用户隐私、安全、乃至生命的漠视!

5月11日,滴滴宣布顺风车平台业务全国停业整改一周,可你知道滴滴在顺风车后台系统里做了哪些“恶心”的事么?

没错,这就是滴滴顺风车的车主后台。

你不知道有多少顺风车主是为了撩妹泡妞才跑车的……

当然在这里不是针对所有的顺风车主,其实大部分顺风车主也都是为了拼个油钱,并没有任何龌龊的想法,但无法否认的是,总有那么一些“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而且我不相信作为平台方的滴滴,会不知道后台里的这些猫腻……

再看看它曾经的文案,这样赤裸裸的暗示,顺风车的产品经理和市场总监就不想说句话么?

除了顺风车业务外,滴滴背后其实还有诸多乱象。

打人

相信大家对于“滴滴打人”这个词应该并不陌生,类似的事件发生的多了,就拿近期的举例吧:

4月29日凌晨,疯蜜创始人张桓长文称,他在北京遭遇了“滴滴打人”,起因是在28日晚间,他等了20多分钟滴滴快车还没到,并且司机拒绝取消订单,最后还被司机打的左眼软组织塌陷。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文中透露,曾于2014年通过深圳某家财务管理公司投资了滴滴100万美金。

要挟乘客删差评

这个也比较常见,最多的是打电话骚扰,但像下面这样持刀威胁的也真实出现过。

5月5日晚,由于滴滴司机未按约定时间到达接驾地点,乘客抱怨称要给司机差评,双方因此发生争执。滴滴司机要求乘客删除差评,但遭到拒绝。随后,司机从车上拿出刀,威胁乘客删除差评。

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是指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的现象。最近一段时间,不少网友都晒出自己如何被“大数据杀熟”的证据,比如同时一时间去往用以地点,滴滴的新老用户、Android和苹果用户、本地和外地用户的价格是不一样的。而滴滴对此的回应是:不存在。

“马甲车”

所谓马甲车就是,乘客在打车软件上叫的车辆的牌照,和实际来接你的车辆牌照是不一样的。如软件上显示牌照为沪D白色轿车,可来的车辆牌照是冀D的车,除了牌照第一个字不同外,其他都一样。据了解,注册马甲车只需要花几百块钱,只需要提供一个驾驶证,即便没有沪牌车、驾龄没满三年也可以(上海要求驾龄满三年才可以开网约车)。至于需要的沪牌号码,黄牛在大街上随便拍一辆沪牌车即可。除此之外,也有黄牛专门依靠他人窃取的本地车辆信息,然后卖给一些外地车主使用。 

还有诸多乱象,在这就不一一来表了,随着网约车市场日渐扩大,而滴滴却亦然成了网约车市场的“垄断”巨头,号称提升用户体验,但是却被现实不断打脸。

当用户对一个品牌产生恐惧感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连乘客的安全都保证不了,谁还会将信任托付给你呢?

虽然你为大众提供了无数的便利,但倘若再对此无所作为,在某种程度上,更比作恶要可怕一百倍!

正如交通部在11日的发文中所说:一些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发展壮大之后,不是将必要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地侵害司机和乘客利益。只看投资人脸色,不顾乘客的感受与体验也不考虑司机的客观需要!

滴滴,该醒醒了!

——北京时间出品——

看你爱看,为你精选。北京时间用户群现已开放,欢迎大家扫小编微信,进群和北京时间核心用户一起聊新闻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