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11-22來源:轉載作者:歲月無痕閱讀:18次

  

  人的一生精力有限,若對什麼事都斤斤計較,那就太累了,不如「抓大放小」,小事糊塗而大事精明,既顯得寬容大度,又能保全自己。    鄭板橋在濰縣做官時題過幾幅著名的匾額,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是「難得糊塗」這一塊。據考,「難得糊塗」這4個字是鄭板橋在山東萊州的雲峯山寫的。那一年鄭板橋專程至皮觀鄭文公碑,因盤桓至晚,不得以借宿于山間茅屋。屋主為一儒雅老人,自命糊塗老人,出語不俗。他室中陳列了一方桌般大小的硯臺,石質細膩,鏤刻精良,板橋大開眼界。老人請板橋題字以便刻於硯背。板橋以為老人必有來歷,便提寫了「難得糊塗」4個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方印。    因硯臺過大,尚有餘地。板橋說老先生應寫一段跋語,老人便寫了;「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入頑石更難。美於中,頑於外,藏野人方廬,不入富貴之門也。」他用了一塊方印,印上的字是「院士第一,鄉土第二,殿試第三」。板橋大驚,知道老人是一位隱退的官員,細談之下,方知原委。    有感於糊塗老人的命名,板橋當下見有空隙,便也補寫了一段;「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後來報也」。這就是難得糊塗的由來。    難得糊塗,難得糊塗,人的一生不必太較真,遇大事的時候分清輕重,精明一些,小事糊塗一點兒,這樣必能活得自在坦然。    呂端,北宋初期幽州人,他幼時聰明好學,成年後風度翩翩,對於家庭瑣碎小事毫不在意,心胸豁達,樂善好施。一次,呂端奉太祖趙匡胤之命,乘船出使高麗。突然海上狂風大起,巨浪滔天,颶風吹斷了船上的桅杆,船上其他人十分害怕,呂端卻毫無反應,仍然十分平靜地在那裡看書。    宋太宗趙光義時代,呂端被任命為協助丞相管理朝政的參知政事。當時老臣趙普推薦呂端時,曾對宋太宗說;「呂端不管得到獎賞還是受到挫折,都能夠十分冷靜地處理政務,是輔佐朝廷難得的人才。」    宋太宗聽後,便有意提拔呂端做丞相。有的大臣任為呂端「平時沒有什麼機敏之處」,太宗卻認為;「呂端大事不糊塗!」。    終於,呂端成為宋太宗的宰相。在處理軍國大事時,呂端充分體現出機敏、果敢的才能,每當朝廷大臣遇難事難以決策時,呂端常常能較圓滿地解決問題。    分元998年,太宗駕崩,李皇后與內侍王繼恩等密謀廢太子,「呂端知有變」,立即將王繼恩拘禁起來,輔佐宋真宗即位,挫敗李皇后等人的陰謀。    由此可見呂端的確「大事不糊塗」。後來「大事不糊塗」就成了典故,「小事糊塗,大事精明」也成了人們處事的一個「黑色」智慧。有一則關於楚莊王的小故事也說明瞭這個道理。    在一次宴會上,楚莊王命令他所寵愛的美人給羣臣們敬酒。傍晚時分,一陣狂風把燈吹滅了,大廳裏一片漆黑,黑暗中不知是誰用手拽住了美人的衣袖。美人急中生智把那人的冠纓扯斷,然後來到楚王身邊,向他哭訴了被人調戲的經過,並說那個人的冠纓已被她扯斷,只要點上燈就可以查出此人是誰。    楚莊王安慰了美人幾句,便向大家高聲說;「今天喝酒定要盡興,誰的冠纓不斷,就是沒有喝足酒。」羣臣眾將為討好楚莊王,紛紛扯斷冠纓,喝得爛醉如泥,等點燈時,大家的冠纓都斷了,就是美人自己想查出調戲她的那個人,也無從下手了。    三年後,楚國與晉國開戰,楚軍有位勇士一馬當先,總是沖在前頭,楚莊王很奇怪,問他為什麼如此拚命。勇士回答說;「末將該死,三年前我在宴會上酒醉失禮,大王不但不治我的罪,還為我掩蓋過失,我只有奮勇殺敵才能報答大王。」    在整個事件中,楚莊王聽說有人調戲美人,而且他的冠纓已被扯斷,可以查出是誰犯了錯,但楚莊王在這件事情上採取了「糊塗」的太度,因為他認為酒醉失禮是難免的,所以不想追究下屬的過錯,故意讓大家扯斷冠纓,楚莊王的寬容大度後來得到了應有的報償。他的這種「糊塗」其實是一種富有遠見的「精明」。    其實,「大事精明」者怎麼可能「小事糊塗」呢?須知大事就是小事積聚起來的。所為小事糊塗,只是裝糊塗而已,因為真正的智者不屑於在小事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事必躬親會活得很累,諸葛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徵,但是他治理蜀國事必躬親,最後活活累死了。而他死後不久,「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三國中最先滅亡。    在處理大事與小事的關係上,有人提出了一種關點;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塗——好;大事糊塗,小事精明——糟。在古羅馬律師法中就有「行政長官不宜過問細節」一條。在現時生活中,不僅僅是領導者,普通人也時時面對自己的大事和小事,我們也就沒有必要老是在雞毛蒜皮的事情上耗費精力了。    何為大事?影響全局的事為大事,決定整體的事為大事,範圍內的工作之重為大事,也就是說以結果來評價事之大小,而不是以事之大小來決定。對於一個組織領導者來講,不管其工作性質如何,內容多寡,其工作程序和本質是不變的。工作的關健環節和關健行為應視為大,在這些問題上,思路必須清楚,不能糊塗。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一個人大事不糊塗,小事也精明,事事都按自己的方式算計,就不可能擁有很多朋友,也不可能在團隊中發揮最好的作用。諸葛亮是個至察的智者,魏延腦後的反骨都讓他老人家看得一清二楚,結果,孔明先生不得不用馬謖守街亭,不得不用廖化做先鋒。這就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吧!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