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會有變老的一天,如果住在沒有電梯的老樓裏,對老人而言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4月13日,對於五華區鳳翥街58號鳳翥上居小區4棟2單元的居民來說,是個值得慶祝的好日子——由居民自籌40萬元資金加裝的電梯在多方見證下正式移交、投入使用。我們必須爲小區居民自掏腰包加裝電梯的行爲,點一個大大的“贊”字。

  自去年5月,雲南省住建廳印發《關於印發城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條件後,引起了不少市民的關注。但到目前爲止,在政策出臺後真正付諸行動,併成功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屈指可數。究其原因,老舊小區要加裝電梯,必須得邁過好幾道門檻。

  首先,是老舊小區單元樓的居民訴求和步調需要保持一致。這項工作在推進過程中,需滿足產權人意願、現場安裝條件、審批程序、資金、安全保障及後期監管、維護等多項條件。根據《物權法》的相關規定,小區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需徵得小區內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後方可進行。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面臨部分業主反對就無法實施加裝的困境。只有把同一單元的業主意見統一了,纔能有下一步的行動。

  其次,昆明諸多老舊小區多層建築在設計時均沒有預留電梯井,如需安裝電梯,多以外掛式電梯爲主。老舊小區住宅是否適合安裝,需要現場勘查,選定適合位置。還需考慮是否阻擋了消防通道和車道、是否能通達每戶、相鄰住戶是否認可該安裝位置、是否會對相鄰住戶通風采光產生影響、是否會產生噪聲等因素。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如果哪個環節出了紕漏,加裝電梯就會面臨一票否決。

  第三,籌措資金是加裝電梯最大的攔路虎。目前,市場上安裝一部外掛電梯,綜合費用動輒數十萬元,在初裝費用分攤、後續維護費用投入環節,一旦業主意願難以達成統一,加裝電梯就難以推進。而且,老舊小區多爲房改房、售後公房,已繳納的維修基金或維修資金多用於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如果因加裝電梯動用維修基金,剩餘的維修基金往往就會入不敷出。

  能夠克服上述困難,鳳翥上居小區4棟2單元的居民已是真正的大贏家。據初步統計,昆明主城區現有無電梯的老舊小區1202個、老舊居住房屋5840幢,按平均每幢4個單元來計算,共有23360個單元。而老舊小區居住的老年人佔居住總人口的30%—60%。試想一下,等大家都到了六七十歲爬不動樓梯的時候,如果還是沒有電梯,要麼只能做個“宅老族”,要麼只能換房。從這個角度來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項民生大事。

  最新的一個利好消息是,在雲南省出臺《城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指導意見》後,爲使政策更加符合昆明市的實際情況,更有效促進電梯加裝工作的落地,昆明市正在積極制定本級實施細則。同時已初步選取了試點小區,下一步將結合試點小區的示範建設,完善實施細則後推廣實施。看來,昆明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步伐已然加快,期待這些攔路虎能夠一一破解。

  藍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