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總是不停眨眼、抽鼻子,做出各種鬼臉,喉嚨裏還時不時發出怪聲,家長不禁苦惱:真的是太調皮了,在公共場合也特別沒禮貌,於是常常會用喝止的方式來糾正孩子。

  而家長往往發現這樣做毫無效果,孩子的小動作卻更頻繁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案例

  坐在心理諮詢室的椅子上,9歲的小吳同學,深深地埋着頭,右手時不時拍一下左腿膝蓋三下,嘴角處還能隱隱約約看到有些淤青,從側面看過去,他的眼睛也不停地眨動,鼻子還一動一動的。

  旁邊坐着的爸爸,狠狠地白了小吳幾眼,帶着憤恨的表情。媽媽用腳踢了踢爸爸的椅子,示意他不要這種表情。

  據媽媽說,是因爲最近一個月以來,小吳和爸爸經常有衝突。一週前,爸爸還控制不住對小吳大打出手,媽媽因爲無法調節父子倆的矛盾,所以纔來尋求幫助。

  小吳的爸爸是一名私企領導,一向注重儀容儀表,而且歷來對孩子要求“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也不能嘴巴發出聲音。還好,歷來小吳也一直遵循得不錯。

  可是近兩個月來,發現小吳總時不時地做鬼臉,眼睛經常眨,鼻子還像小丑一樣總是一抽一抽的動,喉嚨裏還時不時發出怪異的聲音。在吃飯的時候,爸爸發現了,非常不開心,讓他不要這樣,說怎麼這麼多臭毛病,每次爸爸說時,小吳答應的好好的,可是轉身還是這樣,爸爸爲此很生氣,說小吳故意跟他對着幹,不聽話。

  媽媽也試圖說過小吳,讓他不要調皮做這些動作惹爸爸生氣,小吳說,他不是故意的,他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麼就這樣了。多次讓他改正無果,爸爸跟小吳發了兩次很大的脾氣,說再這樣調皮和不禮貌,就不要他了。

  結果小吳不但沒有改正,反而更加嚴重了,不但眨眼睛,抽鼻子,每次吃飯時,或者坐着時,還總是用手拍膝蓋三下,喉嚨發出怪聲更大了,結果,就徹底激怒了爸爸。

  一週前,爸爸打了他,把嘴角打出血,就是這樣,小吳不但沒改,這些行爲又加重了,還不願說話了。媽媽看着孩子這樣,又無法平息爸爸的怒火,所以就來到諮詢室尋求幫助。

  分析:嚴要求讓孩子心理壓力過大

  聽了吳媽媽的描述,又看看小吳的種種表現,和衆多抽動症孩子的表現非常相似。於是跟小吳的父母說明了一些抽動症兒童的常見表現,並建議可以帶孩子去相關醫院做一些諮詢和檢查。

  小吳的爸爸聽了解釋後,表示以前光想着孩子是調皮不聽話,沒考慮到抽動這層因素,因此,非常痛快地答應去醫院查查。

  幾天後,他們又回來了,這次回來,爸爸帶着非常內疚的表情。孩子在醫院診斷爲抽動症伴強迫症。醫生建議除了合理用藥,也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和成長。

  通過更深入的瞭解,小吳爸爸一向原則性強,嚴厲且死板。因爲規矩多,認爲男孩子得有男子漢氣概,所以拒絕和孩子太親密,一旦認爲孩子哪些行爲不妥,就嚴厲批評指正,另外對小吳學習要求也很高,不允許成績差,也不允許媽媽和小吳太親近,說溺愛是害子。

  通過和小吳的交談了解,孩子說,自己從小就感覺非常害怕爸爸,覺得事事都得小心,總是覺得身邊像有顆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爆發了。

  小吳說,在一年前,就感覺自己偶爾控制不住眨眼睛,但是不厲害,自從上次考試成績稍微差了一點兒,一想到回家爸爸要問,就非常害怕,就不自覺地感覺喉嚨裏開始有聲音,他自己也很難受,但是控制不了,後來爸媽發現了,又不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所以他就更害怕和委屈,發現越緊張,這種行爲越嚴重,根本控制不住。

  專家支招

  在現實生活中,有類似抽動的小孩比例不小,但是,有很多家長以爲是孩子的行爲習慣不好,沒有引起重視,反而指責孩子,對孩子予以糾正,結果越來越嚴重。

  有的家庭知道這是抽動症現象,沒有對孩子進行合理的關心幫助其疏解情緒減壓,也導致孩子越來越糟糕。

  兒童抽動症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很多表現爲,不停地眨眼睛,抽鼻子,有的喉嚨發出怪異的聲音,有的嘴巴動,有的做儀式性動作,嚴重的孩子,說話漏氣,口齒不清。

  發病原因除了神經中樞這方面外,緊張的情緒和壓力也都會加重症狀的發展。高蛋白過剩導致及電子產品使用過度也是一個原因。過度保護孩子和過於疏忽孩子情緒也是成因的一種。

  在家庭生活中,家長一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細節,一旦發現有抽動跡象也不要過於擔心。

  首先,合理的醫院診斷比較重要。另外,從家庭互動模式上給孩子減壓。糟糕緊張的情緒是一個大敵人,切記不要指責羞辱孩子這些動作,更不要時刻提醒讓他克服動作。

  除了合理的醫院治療,營造輕鬆愉悅的氛圍和情緒,提升孩子自信心,找出加重孩子行爲動作的方面,儘量避免。輔助孩子做心理成長。做好以上幾方面,孩子一般愈後都還是不錯的。

  (文中已隱去所有可識別來訪者身份的信息)

  作者:王靈芝(心理諮詢師)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