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前世怨,哪來隔夜仇。奧克斯鄉鎮企業家鄭堅江先生,其實和國營企業明星經理人董小姐,像得很。

今年1月,格力董事會換屆選舉結束,根據現場和網路投票結果,董小姐以134%的得票率,連任格力電器董事。沒過幾天,連任董事長。

這意味著,未來三年里,董小姐仍屬於格力,格力仍屬於董小姐。

不過這個134%的得票率,我一開始沒弄明白怎麼來的,後來去網上查,大家說這個很正常:100個人舉了134隻手。

這樣的數字,給人一種腐朽資本主義的吃瓜感。憑手中的選票,就好似享有欽點的權利,就可以決定董小姐這樣一位明星經理人的去留,想想就覺得刺激。

但某種程度上說明,董小姐做足了功課。拉攏選民,不惜冒著信披違規風險,提前公布今年稅後凈利潤。聯絡員工,許諾結婚時可領一套房。痛扁對手,拳打美的欺騙消費者,腳踢奧克斯偷人偷技術,手撕銀隆是個大窟窿。

甚至直到前天,中國企業史上第一次,直接實名舉報競爭對手產品不合格。不知道對手們怕不怕,反正筆者是怕了。

誰料,不提都要被忘了的鄉鎮企業家奧克斯鄭堅江先生卻一反常態,說了句:「舉報不實,已報警」。我才知道,民營企業里也有漢子啊。

其實鄭先生除去出身差點外,就從來沒慫過。

在寧波商幫里,誰是老大的論述,一直爭論不休,是張揚的杉杉鄭永剛,還是低調的雅戈爾李如成,抑或是說幾句話都要冒汗的木訥鄭堅江,都在鄭永剛「自封老大」前懸而未決。但即便決了,鄭先生老部下、原奧克斯副總裁王宗英也會上補一句:「我家鄭先生才是老大」。

評選標準我不得而知,只是相對其他二位,鄭堅江的鄉鎮企業家出身,更顯蹉跎氣質。

1987年,當柬埔寨國家主席西哈努克親王到訪華西村時,人們才知道,雖然9年前中央就放出了信號,但直到今天,才真正可以搞鄉辦企業了。

這一年,25歲的鄭先生雖不是最早,但也是第一批在自己的家鄉,承包了一個負債高達20多萬的小廠。田間地頭之下,二十多年之間,完成了從鄉辦電錶零件廠,到中國企業500強的蛻化。這是鄭先生的往事。

原本做電錶的鄉辦企業奧克斯,一直老老實實,和鄭先生的外表一樣,也不愛受人採訪,雖一直媒體有約,但總佳人難赴。

這種樸實而害羞的中國農村人民性格,直到1994年才迎來了第一次轉變,身邊人都若有察覺:「鄭先生好像換了個人」。

是因為,成為了自帶光環的鄉村企業家後,他看到了一組數據:中國每年的空調銷售,都保持著高達35%的增長。這個樸實的男人意識到,「做整裝的空調,可比做配件的電錶有前途多了。」

但這一年,中國的空調市場,還是春蘭第一,美的、華寶其次的天下,而「好空調格力造」的格力,度過了前董事長朱洪江的創業初期,剛剛主管銷售的董小姐也在籌劃著創新營銷的大計,黑馬即將問世。

如此看來,鄭先生要突圍,並不容易。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隨後幾年裡,這個最沒有優勢的玩家,卻站在了營銷或者說道德的制高點。

「免檢是爹、平價是娘」,鄭先生髮起了一場席捲行業的「爹娘革命」。化身維權鬥士,公布《空調成本白皮書》,鄭先生大曝行業秘密。甚至在國足破天荒沖世界盃的時候,還請米盧做代言人,一波民族自豪的大浪,盡在鄭先生手中。

靠著低價和良心策略,那幾年的媒體都說,「壞小子」奧克斯,突圍成功了。那幾年的美的、華寶都說,「我真是怕了」。那之後的曾經王者春蘭,被鄭先生實實踩在了腳下。

果然還是,從群眾中長出的人,才懂群眾,從田地里長出的人,才懂「到他們中間去,到那個地方去。」

此後,木納的鄭先生彷彿覺察出,「換了個人」,才是他成功的奧義。所以緊接著,2002年,空調大計成功後,在沒有手機生產牌照的情況下,鄭先生豪擲10億進軍手機。

不過和空調不同,空調能造,手機不給發牌照。跟政府磨了兩年後,深信「大變自己出奇蹟」的鄭先生,一紙跨世紀訴訟,將掌管手機牌照生殺大權的信息產業部王部長告上法庭。這一案,也成為了中國現代企業史上,第一起「民企告官」案。

這個記錄,直到今天都無人可及。而這一案,也叫剛剛開始怒懟生涯,頭一次叫板空調最大渠道商國美的董小姐,暗淡無光。

只不過好計不常用,一次行,二次未必。2005年,鄭先生儘管拿到了手機牌照,儘管低價加良心策略,但奧克斯手機,依舊成為了被丟棄的歷史。期間,據說鄭先生還試過造車。不過,敗得更快,還鬧了一場「中國汽車企業退市第一案」。

這或許是每一家民營企業,在第一次面臨天花板後,嘗試多元化失敗的典型。但鄭先生的多元化選擇,可能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他把低價策略當戰略用了。他沒料到:手機行業更大的賣點,在產品,而不在價格。雖然事後證明,這個策略儘管不適用於手機,但更對口廣大人民群眾切實需求的空調,還是一打一個準。

如此下來,2004年之後,曾引以為傲的奧克斯空調,業績再無長進。2006年之後,多元即水漂的集團,出現連續兩年的下滑。手機不造了,汽車也造不出來了,鄭先生開始疲憊了,錢也賠了,人也走了,就連曾力挺「鄭先生才是老大」的王宗英,也在那之後選擇了離開。

鄭先生才知道,一招真沒法吃遍天下鮮,一反性格也不是救市之道,一聲嘆息:「還是回家老老實實做空調吧。」

儘管低價與良心在手機上宣告失敗,但在空調上,還是橫掃。

2009年,奧克斯嫁接淘寶。隨後,攜手京東。相繼,又跟天貓、蘇寧、易訊合作。當鄉鎮人民用上了趣頭條後,人們才知道,原來23456線城市,也會用互聯網。而當鄉鎮人民用上拼多多後,人們才知道,誰才是今天中國的消費主力。

所以在價格上,好法不嫌舊,均價就是比格力、美的、海爾,便宜那麼千元以內。

市場證明,群眾還是喜歡原來的鄭先生,喜歡不那麼頻繁搞事的樸實鄉鎮企業家。鄭先生從此在頭條界消失,搞得人們都不知道他了,只記住了「便宜又好用」的奧克斯空調。

返璞歸真後,奧克斯就再也沒讓鄭先生疲憊過。

2012到2016年間,鄭先生的空調銷量年增長8.81%,電商銷量年增長102.99%。雖然在今年一季度,總銷量還不及美的、格力,但在在線市場上,奧克斯僅次於美的、領先于格力,位列第二。好風憑藉力,送鄭先生上了青雲。

人們都說:奧克斯是空調界的拼多多,奧克斯是在線空調里的黑馬,奧克斯已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按這麼個增長趨勢,被追著趕的美的,無疑是要慌的。但美的不會料到,有個人幫他先慌了。

還是今年1月,在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早已習慣了怒懟人設的董小姐說:「千萬不要跟我講奧克斯,為什麼不讓提奧克斯,他比美的更糟糕。因為美的原來在我這裡挖人,現在已經不挖了。現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裡挖人,連工人都挖,甚至我的人去了他那還要更名換姓,偷了我們的技術,還弄虛作假。」

之所以懟得這麼朗朗上口,是因為董小姐發現,「這真是個複雜的動物啊,忒不要臉了吧。」

2015年,格力首次將奧克斯告上法庭,控訴其侵權3項專利。2016年,繼續告,控訴侵權5項專利。2017年,接著告,這次水漲船高,變成了8項專利,並索賠1.1億元。

一而再,再而三,雖老實但也從來沒慫過的鄭先生也忍不了了,一舉反告格力侵權,並索賠5000萬。

如果不是中國的同行,我還真以為這二位有什麼殺父之仇。

直到去年,這一波連環互告才算有了結果,格力控訴奧克斯侵權中的6個案件一審宣判,3個構成侵權,判奧克斯賠償格力4600萬元,另外3個被駁回,法院認為不構成侵權。

還是從今年1月的股東會上可以看出,董小姐對這個判決極為不滿。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幾天前,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董小姐一紙舉報,怒斥奧克斯空調就是不合格產品。

不過,這一幕彷彿我見過,好似那年化身業界良心的鄉鎮企業家鄭先生。

只不過不同的是,那年鄭先生的良心,博得了一片大好河山。而從2015年就開始狀告奧克斯偷人偷技術的董小姐,博得了數次賠償與專利保護,卻終難捉過江之鯉。

這兩天,命運,讓這兩位在性格上重合。道德,卻在你來我往的公測與對論中翻來覆去。有人說,「這是618要來了,爭吉時呢」。還有人說,「靠偷技術搶來的市場,沒羞沒臊」。還就在今天,寧波市警方說,「你們被格力損害商譽的案子,我們受理了」。隨即奧克斯補上,「格力這時候向本土企業開戰,是置民族大義於不顧。」

這讓人迷茫。

思來想去不得其解,我只得敲出一句過時的引用,「到他們中間去,到那個地方去。」

畢竟是空調嘛,鄭先生多少年前就告訴過你了,「又不是造汽車造手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