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2年,考古人員就對秦始皇陵進行了全方位的勘察。結果顯示,其整個陵園面積爲56.25平方公里,相當於78個故宮。半個世紀後的勘察再次表明,秦始皇陵的地宮中有大量的水銀,而且其分佈的走勢、形狀,與秦朝的疆域圖十分類似。

  於是有人說,秦始皇地宮中的水銀,是用來彰顯他的豐功偉績的。但專家挖掘幾個陪葬坑和勘察後表示:我們想簡單了。水銀具有殺菌和隔熱的作用。所以,專家認爲,隨着時間的推移,秦始皇陵中的大量水銀會揮發,從而形成蒸汽,保護秦始皇的屍體不腐。甚至,秦始皇本人的屍身都有可能被胡亥用水銀處理過了!

  另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古人就發現,黃金珍貴但難得。所以,他們用水銀進行鍍金或鍍銀。由此,水銀又成爲了財富的象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水銀可以防盜墓!據史料記載,水銀放久了,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一種特殊的物質:甲基汞。此物易揮發,被人體吸收後,會麻痹人的神經,且最終積累到腦部,讓人慢性中毒。

  當然,如果是少量的水銀,那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專家說了,秦始皇陵中的水銀可能有近百噸。時間越久,裏面的甲基汞越多。它們瀰漫在地宮中,盜墓賊要是敢進入,那不毒死也得毒傻啊!當然,還有最後一點。我們都知道,古代皇帝的陵墓,多少都有一點防盜措施。

  據宋代程大昌所撰《考古編》一書記載,當年溫韜盜掘乾陵,發現後者用流沙防盜,是典型的流沙墓。當然,防盜手段不一而足,據司馬遷所說,秦始皇防盜,不用流沙,但用了大量的弓弩、箭矢等。各位,這些東西時間久了容易生鏽,失效對吧?但如果有了大量水銀的保護,它們能隔絕空氣啊,那這些防盜措施的使用壽命可就大大增加了哦。難怪專家勘察後表示:我們想簡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