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口頭告訴孩子危險如何防範,或限制孩子的行動範圍,不如教孩子如何認識危險。

 

孩子都很好奇,明太子也不例外。
大人們做過的事,他都要模仿過一遍,也會認真的去研究出一個結果來。
你愈限制他碰的東西,他愈想去碰。

 

130910  


好奇心對孩子們來說,其實是一件很棒的事。
因為好奇,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啟動生活的樂趣。
好奇心能幫助孩子發展,讓他們勇於嘗試,有研究的精神。

 

 

從前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好奇心會殺死一隻貓。」
令人害怕的是,許多孩子常因為好奇心而遊走在危險邊緣,而大人卻防不勝防。

 

 

只是,我們不可能要孩子拒絕自己的好奇心,因為他還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心智及行為,

而大人們為了安全考量,反覆的限制他們,限制愈多,也相對影響他的學習意願。

要如何不抹煞孩子們的求知慾望,鼓勵他們樂在學習,

但同時又得為安全把關,對許多照顧者來說是一門學問。

 


平常我自己獨立照顧明太子,沒有小幫手協助,

在居家安全這個部份,我更是特別的注意。
不過我覺得窮緊張沒用,再怎樣防範,

仍有可能還是讓孩子陷入危險,

所以我給自己一個觀念,「教育」。

 

其實安全的環境是可以教出來的,若是孩子從小到大對危險都沒有概念,

那麼再怎麼做硬體的安全措施也沒用。

 

一開始我跟大部份的新手父母一樣,在孩子即將出生之前,

都會去買一些育兒書,或是上網查詢相關的育兒知識。


當明太子開始學習爬行時,我們便開始依照育兒書上的說明,

去採購一些相關的安全防護用品,如同許多家庭裡最常見的:

安全鎖&轉角保護綿

甚至還有不少家庭,連客廳的茶几及沙發全部都給搬開,

集中在一旁,為的就是給孩子更多安全的玩樂空間。

 

不過在我們家,我們非但沒有因為明太子而移動傢俱,反而是從小教育他安全的觀念。

因為就在我們加裝安全鎖及轉角保護綿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從小給他的教育確實有幫助,

他從來不會故意去碰觸危險的東西,如:電線、插座、開關櫃門,甚至不會去跳床跳沙發...等,

 


所以這二樣保護裝置在我們家一直以來是多餘的。

在他很小就知道哪些是能玩的,哪些是危險的,哪些是可以放進嘴裡吃的,幾乎都能一一判別。

然而孩子的好奇心只要有開始,就得等到他找到答案為止才算告個段落,而我們一向樂意讓他自己吃了苦頭之後,

給予思考的時間,由自己決定下一次是不是還要再做相同的事。

--------------------------------------------------------------------

★舉例來說★


明太子一向很愛自己動手做事,也很愛協助家中的大小事,算是主動性很高的一個孩子。
有一次,他看我拿剪刀,那個有樣學樣又想幫忙的個性又出來了,

自己到抽屜取出了一把迷你型的小剪刀,想替我剪掉衣服上的標籤。


我沒有阻止他,看著他將剪刀從套子裡給拔出來,然後一個不小心,尖銳的地方刺到了他的小指。
他回頭望了我一下,大概是有點痛,說:麻麻,我受傷了。
其實他沒受傷,我走過去從他手中將剪刀拿了過來,再次用尖銳處刺了他一下。


這回他的手縮的很快,然後說:麻麻,你為什麼要刺我?
我說:會痛嗎?他回:會~
我接著說:我之前有沒有說過,剪刀是危險的東西,你要拿之前是不是該問過我呢?
他回答:是啊,麻麻,我下次會記得,不然我會受傷。


從此之後,他都會先問過我,是不是需要他的幫忙,得到我的許可之後,才會去拿,

並且還會將尖銳的那一頭朝向他自己,才將剪刀遞過來給我。

同時還會更小心翼翼,至此沒有再刺傷自己的手指。

--------------------------------------------------------------------

★再舉個例子★


我們從來沒有因為他而移動任何傢俱,朋友來訪時曾問過我,難道明太子都不會撞到那些物品導致受傷嗎?
我每一次都非常肯定的說:沒有!


我們家不大,但明太子最常開著小車車在家"飆車兼甩尾",他完全能避開阻擋物,

再窄的動線一樣開的得心應手,從不會去撞到任何物品,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隨著孩子愈大,需要的空間就愈大,

但父母想在有限的空間裡一直滿足他,是不可能的,除非換間大房子。


我曾跟另一半說過一句話:

孩子是家中的一份子,他必需遷就這個家,這個家給他什麼,

他就有什麼,我不會因為一個孩子,而讓他覺得這個家要以他為中心。


傢俱移動過,等到孩子大一點回復原狀時,他反而容易受傷,因為他從小就習慣沒有阻礙物的玩樂空間。

所以我不移動任何傢俱,讓他從小就習慣這個空間的配置,他會記住所有大小物品的位置,

並且在一開始就提醒他哪裡是危險的地方,他會利用既有的能力去學習避開危險物品的技巧。

--------------------------------------------------------------------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


許多人包括我的朋友及親戚,都很納悶明太子為何從小就能將食物及非食物給區分的一清二楚?


過去看過幾則因大人的疏乎,讓幼兒胡亂抓東西塞嘴巴而噎死的意外,我都替他們感到不捨,

因為這是父母可以教育給孩子的,多教他一點,孩子會學習更謹慎,更有安全觀念。


一直把東西往高處放其實是沒用的,當孩子會走會跑甚至會跳時,

如果沒有正確的觀念,做再高的架子櫃子,有時反而會因為要拿那些東西而讓他們受傷。

 

孩子終究會長大,離開我們的視線範圍,我們不可能永遠保護他,注意他的安全。

 

一昧的限制或再多的防範措施,都比不過"教育"來的有用,

因為教育會根深地箇深印在孩子的腦海裡,啟動自我保護的能力。

 

 

親子旅行不設限,跟著魚兒家族趴趴GO,
明太子粉絲團持續不定期辦活動,歡迎加入!

粉絲團1404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