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並不靠譜,因為它總是被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所左右。認知偏差這個詞的歲數跟我一樣大,鍛造於 1972 年。最初由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共同提出;以此概念為核心,他們倆開創了決策心理學的先河。在 Daniel Kahneman 之前,經濟學的核心前提假設之一是「理性人假設」,即,假設經濟社會裡的每一個人都是理性的。而關於認知偏差的研究結果,動搖了這個前提假設,於是,一個新的學科出現了:行為心理學。Kahneman 也因此於 2002 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Kahneman 的《Thinking, fast and slow》目前已有中譯版發行(一如既往,被翻譯到讀不懂的地步)。2015 年,經濟學人雜誌評選Kahneman 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排名第七位。

經濟學人雜誌「經濟學家影響力排名」鏈接:http://t.cn/RGm9qcR

這就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恩惠之一,1972 年之前的人們,完全不知道認知偏差這樣一個清楚的概念,所以在被它所左右的時候,只有少數人憑直覺抵抗,大多數人甚至並不自知。從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的研究開始,迄今已有一百多個認知偏差被甄別出來 —— 在 Wikipedia 上有個列表,值得細細研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gnitive_biases

事實上,這個頁面我在 2007 年的時候就在博客上與讀者分享過,真不知道有多少人最終認真看過……(話說,這都快十年前的事情了;鏈接在這裡,可能連接不上:http://t.cn/RGm9eq9 )

在所有的認識偏差中,最可怕的只有一個,叫「偏差盲點」(Bias blind spot),即,看不到自己的認知偏差存在。我經常說,「你不知道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開車的時候,後視鏡有盲點存在,所以要想辦法小心才能避免事故發生。同樣的道理,若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的盲點存在,甚至連「想辦法避免」的可能性都沒有……

偏差盲點大抵上應該有三種變體:

  1. 不知道自己有認知偏差;

  2. 認為自己的認知偏差導致錯誤的程度低於他人;

  3. 認為自己已經徹底克服了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這個東西,基本上無法徹底全面地消除,儘管在一些特定的領域,一些人經過長期的磨練,有可能盡量消除它的影響 —— 這就是真正的專家。又由於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揮作用(常常通過潛意識發揮作用),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它所左右。

做一個清醒的人,基本上要走過三個階段:

  1. 基礎、普遍的認知(清楚的概念是這個階段的核心)

  2. 邏輯訓練(形式邏輯與非形式邏輯,formal and informal logic)

  3. 糾正認知偏差(反覆糾正,別無他法)

很多人(事實上是大多數人)走到第二個階段的時候就已經過不去了,統計表明,70% 的人逃不過「確認後件」(Affirming the consequent)的邏輯錯誤:

If p then q

q

Therefore, p.

以上的統計調查結果,可參閱論文:Eysenck & Keane, 2000;另外一本相關的、有趣的書是 Nassim Nicholas Taleb 的《Fooled by Randomness》……

即便是走過第二階段,還有可能「走火入魔」,因為認知偏差的存在,使得邏輯推理常常令人感覺「光怪陸離」,各種「迷惑不解」。這就好像是三維立體的世界映射到兩維的平面上一樣,常常顯得矛盾、衝突,無法協調…… 類比上來看(雖然不完全恰當),關於認知偏差的認識,就好像是「第三維」,這一維不存在的時候,很多邏輯推理最終會顯得「荒謬」、「不可能」、「無意義」、甚至只不過是「亂七八糟」……

新生大學的 LOGO,就是出自這樣一個隱喻:

把一個立體的三角錐映射在平面上之後,不輔助以虛線的話,就分不清楚它的實際方向……

走到第三階段就已經很難了,走過第三階段,幾乎要耗盡一生的掙扎 —— 這並不誇張。不過,走過來的人都知道,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從另外一個角度,這事兒說不難也確實沒那麼難,要不然怎麼已經有那麼多人走過去了呢?

我甚至認為所謂的「基礎教育」,就應該是想盡一切辦法讓人走過第三階段 —— 哪怕並不是「儘快」,又當然,做得到「儘快」最好。

我個人的經歷是在 26 歲那年才開始正式步入第二個階段,之前基本上都是懵懂,偶爾有些正確的決定僅僅來自於對知識的篤信,與此同時也一直在「戰戰兢兢」的狀態下蹣跚前行。《Beyond Feelings》那本書相當於給了我一個起點,「一輩子」之後,在新東方教 GRE/GMAT 作文的過程中(嗯,教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總算是徹底度過了第二階段,邏輯上終於有了自信,相信自己即便偶爾會犯邏輯錯誤,但可以通過反覆反思一定能夠糾正 —— 這很重要,知道自己怎樣才應該是對的,很重要很重要。

我 23 歲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決定從此不再按法定節假日休息,這是純粹的簡單邏輯判斷,並不涉及任何「認知偏差」,僅僅是篤信簡單知識的結論。請參考閱讀《什麼是踐行?那是二十年後才可以說的事兒……》(http://t.cn/R4UoQqs )

走過第三階段,大抵上是在新東方教書「一輩子」之後的事情了。《把時間當作朋友》的寫作過程,大抵上就是我個人「越過山丘」的過程。越過那山丘,其實並沒有李宗盛所唱的那麼凄涼:「才發現無人等候」。事實上,真實的情況是:越過那山丘,就是一片新的廣闊天地,那裡有很多人快樂地生活著…… 嗯,童話成真的感覺。

這確實是我辦「新生大學」的初衷:

讓那些掙扎著走過第二階段,掙扎著走過第三階段的人相互之間多少有個照應。

你不必一定要交那麼貴的年費進來,想看內容,免費的 —— 我們都是樂於分享的人,在知識上並不覺得有「私藏」的必要。這些路不是不能獨自走過 —— 我自己就是孤獨地走過來的。

繳了年費進來,也不會自動獲得什麼 ——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一切的改變都是且只能是主動發生的。過去的許多年裡,多少人給你灌輸各種理念(裡面當然包括一些對的),不都最終不起作用的嘛?為什麼?因為你自己不主動(此處應參考閱讀:《主動選擇 —— 重生的關鍵》http://t.cn/RGE8NY0 )。

不過,進來只有一個我認為確定的好處:

在這裡你更有可能認識更多主動的人,「相信我你並不孤獨」,不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環境。

我寫《把時間當作朋友》的時候,多少還是有「教師腔調」,基本上是苦口婆心地說服…… 我寫《七年就是一輩子》(後來更名為《新生 —— 七年就是一輩子》,社群呢,就叫《新生大學》)的時候,已經完全沒有了說服的目的,這一點我自己清楚,我只是在做一件事:

創造機會讓那些願意主動改變自己的人看到另外一群人已經做到的事。

至於新生大學未來的規劃,做到再說,不急,一點都不急。

有一個事兒比較好玩,有些人是「衝動型消費者」,交了錢進來,居然堅決不看進來之前要求看的東西,真正做到了「視而不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