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陳俊雄╱新北報導】

新北市2011年起與全臺農友契作有機蔬菜,讓中小學童喫得到有機營養午餐。為感謝農友的用心與付出,也持續強化消費端教育,市府27日結合鶯歌永吉國小「一日小農夫」校外體驗,由農友帶小朋友農作,並舉辦「全臺契作農友感恩餐會」,市長朱立倫逐一頒發感謝狀給這羣默默耕耘的無名英雄。

為讓學童瞭解農友辛勞,由第一線農友化身講師,帶著學童下田採收有機蔬菜、包裝,過程中歡笑聲不斷。雲林的有機農廖瑞生說,有機種植很辛苦,但看到自己種的菜是給這羣可愛的孩子喫,所有辛苦都值得。

朱立倫表示「先有通路再開農路」,有機營養午餐只是推廣的起點,由新北市400萬人口領頭喫,「有人喫,就會有人種」。

朱立倫說,推動有機營養午餐政策全面實施之初,需求量佔當時全臺產量6成,當時全臺空有有機蔬菜類驗證面積,卻不敢投入生產,後來隨著效應擴大,消費者開始認識有機,農友也有勇氣轉作擴大供給面。

他表示,如今新北市學童食用數已向上提升,需求數佔全臺有機蔬菜生產量近5%,以目前蔬菜類驗證面積推估,全臺總產量及產值已擴增為當年15倍,有了在場所有農友的辛勞,才讓新北市640所中小學、幼兒園、公共托育中心共36萬名孩子,每週都喫到最安全、最健康的有機蔬菜,帶動臺灣有機農業發展。

新北市今年4月應邀至韓國參加國際有機聯盟亞洲分會下轄的「第4屆亞洲地方政府有機農業促進會高峯會(4th ALGOA Summit)」,以「一頓午餐改變全臺灣」專題發表,分享有機營養午餐推動經驗,受到菲律賓、印尼、烏克蘭、香港等國代表高度重視,現場表達有意取經效法,複製成功經驗。

新北市農業局表示,昨日感恩餐會不僅肯定農友,也做為食農教育的示範推廣,將持續與轄內中小學校合作,媒合有機農友到校擔任「種子講師」,形成良性供需循環,讓「喫菜」與「種菜」雙方都更有熱誠和使命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