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是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執政整整一百天的日子。

按照美國總統特別是羅斯福「百日新政」以來的傳統,特朗普在「百日執政」中的得失成敗、甚至對其未來執政的風向標意義備受世人關注。

雖然特朗普在推特上駁斥那些看低其成就的報道,嘴上說著不在意百日執政,但白宮最近新開了一個網頁,專門介紹其百日成就。這麼一看,特朗普也就是嘴上表達一下不滿,心裡還是在意的。

這段「百日執政」堪稱是特朗普主動學習、熟悉與被動糾錯、調適的相互塑造過程。

「實習期」的特朗普,顯然急於在100天內兌現競選承諾、並在選民面前展現自身的執政能力。因而,「百日執政」也就充斥著從競選期間的「極端表達」,向執政當中的「務實選擇」轉變的所謂「去特朗普化」態勢。

特朗普的得分之處還是很多的

不可否認,特朗普的「百日執政」實現了某些重要斬獲。比如,通過總統行政令等單邊方式兌現了某些競選承諾。特朗普上臺後憑藉總統行政令、總統通告、總統備忘錄等單邊方式,繞開國會實現了包括退出TPP、暫時擱淺奧巴馬醫改部分內容、去政府監管、放鬆對傳統能源產業限制、強化政府遊說限制與官員行為規範等一系列承諾。

再比如,在外交議題上放棄了競選中的極端立場、快速進入角色,其「靠譜」速度明顯快於在國內事務上的表現。在中東及反恐事務上,特朗普果斷地展現出共和黨一貫的強硬態度,其打擊敘利亞的行動罕見地收穫了跨黨支持,也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民意止跌」的「立威」效用。

在大國關係上,特朗普不但在中美關係上選擇了務實理性,在經貿關係以及朝鮮半島事務上選擇了協調合作的態度,中美元首海湖莊園會晤也構成了特朗普「百日執政」的重大外交亮點。

還有很多承諾沒來得及兌現

特朗普的「百日執政」,也顯著暴露出某些重大問題,甚至會牽絆其未來的執政效果。最飽受詬病的是,特朗普尚未熟悉推進政策議程的有效路徑。兩個版本的旅行禁令遭遇司法凍結,也預示著行政令等單邊方式「破而不立」的尷尬。

此外,特朗普政府團隊決策生態仍不理想。一方面,特朗普身邊持續圍繞著一個封閉、內鬥且專業度有限的決策核心小圈子,很大程度上釀成了特朗普在關鍵議題上的偏頗決策。另一方面,在決策核心圈之外,特朗普政府中缺乏專業度較高的政策專才。

還有一點值得重視,那就是,特朗普在「百日執政」中並未清晰闡釋足以回應選民、實現「美國優先」的經濟政策。在「百日執政」中,雖然拋出了2018財年預算、1萬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稅改計劃等一系列政策意向,但特朗普並未完整地為美國乃至世界勾勒出「讓美國再強大起來」的路線圖,這是令人失望的。

表現可以打個及格分

成敗之間,特朗普的「百日執政」整體上應該說還是可以給一個及格分數。雖然特朗普在「百日執政」中的民調創造了歷史新低,但當選時就背負著空前低支持率的特朗普,也幾乎不可能在短短100天內實現輿論反轉。而民調支持率並未持續惡化,也就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某種「肯定」了。

可以肯定的是,在「百日執政」之後,特朗普政府必然在國內議題上,特別是經濟與就業議題上投入更大精力與政治資源,強化與國會的合作,嘗試徹底兌現承諾、回應選民。按照這個邏輯,再次嘗試廢除並替代奧巴馬醫改以及稅收改革將是重中之重。

小羅斯福之後,幾乎每位總統都對100天的節點評價愛恨交加,盡全力做好的同時卻異口同聲地表示不希望以此作為判斷標準。事實上,今天被視為奧巴馬八年執政重大遺產的「奧巴馬醫改」或「亞太戰略」無一始於「百日執政」。

所以,特朗普過去的這一百天也僅僅只是一個簡短的開場熱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