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給大家分享過一部紀錄片《孿生陌生人》,講述失散多年的三胞胎意外重逢,由此揭開了一場跨世紀的學術陰謀。

影片懸念叢生的敘事,讓不少觀衆感慨,現實有時候還真比電影更離奇。

不過,“多胞胎”這種設定在懸疑片中確實屢見不鮮。今天咱們就來看一部養眼的——《第十三個故事》。

影片通過傳記作家瑪格麗特的視角展開。

她曾在一本雜誌上發表過關於雙胞胎的文章,引起了知名作家溫特的注意。

溫特身患癌症,不久即將離世。

在她看來,瑪格麗特是爲自己出書立傳的不二人選。

因爲溫特也有一個雙胞胎妹妹。在成爲作家前,她的本名叫艾德琳,妹妹叫艾米林。

兩人見面後,很快達成合作。

溫特開始講述起發生在艾德琳、艾米林這對姐妹身上的故事。

多年以前,由於父親死於戰亂,母親帶着還是嬰兒的雙胞胎同舅舅生活在了一起。

但他們對雙胞胎的成長並不上心,完全交給家裏的保姆和老園丁照顧,也從不考慮讓姐妹倆接受教育,而是讓她們在屋子裏“自生自滅”。

不過,在保姆和園丁的照料下,雙胞胎的幼年還算無憂無慮。

直到有一天,她們在莊園裏玩耍時推倒了一個嬰兒車,引得一對醫生夫婦找上門來。

結果,醫生夫婦沒問出到底誰推倒了嬰兒車,反而發現了母親遭受過舅舅的虐待。

於是,他們把母親送去了療養院。

沒想到,因爲這事,舅舅開始精神崩潰,動不動就自殘。

在五六年後,聽說母親因肺炎過世,舅舅也跟着自殺了。

原來,他和母親之間一直存在亂倫和虐戀關係,雙胞胎也是他們的孩子。

所以他們纔對姐妹倆不管不顧,只想把孩子藏在家裏。

後來,爲了讓雙胞胎正常成長,醫生通過家政法庭,安排了一位女看護來照顧她們,教她們讀書畫畫。

但萬萬沒想到,女看護的到來使雙胞胎徹底分化。

乖巧聽話的艾米林得到偏愛,而性格叛逆的艾德琳則心生怨念。

不久後,艾德琳就將憤怒轉嫁到了妹妹身上,並且產生了暴力行爲。

女看護不僅沒有及時制止,反而和醫生搞起了雙胞胎性格對比研究。

她強行將姐妹倆分開,把艾德琳帶到醫生家裏撫養。

結果,艾米林開始鬱鬱寡歡,常常因爲想念艾德琳而哭泣;

艾德琳則變得眼神空洞,內心也更加冷漠。

等到醫生的妻子將艾德琳送回莊園後,姐妹倆情感已經不復當初。

面對久違的艾米林,艾德琳衝上去就是一頓暴打。

這樣的狀態,直到兩人相處五六年後,才慢慢改善。

長大後的雙胞胎姐妹

但一連串恐怖的怪事,開始在莊園裏發生——

先是保姆在換燈炮時莫名墜樓而亡,

接着老園丁也因爲梯子鉚釘的鬆動而摔死。

看到這裏,估計會有小夥伴猜測是內心扭曲、性格暴力的艾德琳所爲。

瑪格麗特也曾如此懷疑。

但是別忘了,溫特就是艾德琳——難道說,她是想在臨死前承認自己的殺人罪狀?

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因爲在溫特講述的故事裏,讓人疑惑的地方還有很多。

比如說,醫生妻子剛來到大莊園時就遭到了偷襲,她聲稱是一個白衣女孩乾的。

但保姆卻說根本沒有這麼個人,表示對方可能是“見鬼了”。

還有一次,女看護也在屋裏看到了一個穿白衣服的女孩。

但艾米林和艾德琳當時都在窗外玩耍,保姆對此的反應同樣是“鬼魂”。

後來,艾德琳被送到醫生家裏,獨自在莊園裏的艾米林卻仍開口就說“我們”,而不是“我”。

到最後,女看護看到明明身處異地的雙胞胎,一同在眼前出現,不得不相信自己“見鬼了”,內心幾近崩潰……

而除此之外,這個故事還挖出了埋藏在瑪格麗特心裏的祕密。

因爲瑪格麗特原本也有個雙胞胎妹妹。

小時候由於妹妹偷喫了自己的巧克力,她與妹妹置氣,不幸導致對方車禍撞死。

此後,瑪格麗特始終活在內疚中。

溫特的故事勾起了她慘痛的回憶,讓她再次陷入自責、無法自拔。

不過也正因如此,她特別想搞清楚溫特故事背後的真相。

所以,在與溫特對談的同時,她一方面親自前往莊園,尋找蛛絲馬跡;

另一方面,還去拜訪了同樣重病纏身的艾米林和她的醫生。

通過一番搜尋,瑪格麗特發現了兩個線索。

其一,一個名叫拉烏的男子特別喜歡偷偷跑到大莊園裏野營;

其二,老年的艾米林精神也不大正常,喜歡半夜跑到外面刨土,嘴裏還一直重複着——“人死了去地下”,似乎有什麼人因她而死。

再到後來,瑪格麗特還聽到溫特無意間感嘆自己“經常把艾米林當做雙胞胎”;

而拉烏也告訴她,警察曾經在莊園裏發現過未知死人的骨頭……

這麼一來,瑪格麗特總算是拼湊出了完整的真相——

故事裏的主角應該不是雙胞胎,而是三胞胎;溫特也可能並不是艾德琳,而是那一直隱藏着的第三個女孩子!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就說得通了。

比如所謂的“鬼魂”,就是溫特。當艾德琳不在時,陪艾米林玩耍的,也是溫特。

不過瑪格麗特也只猜對了一半,事情的真相比我們想象的更復雜。

事實上,溫特並非三胞胎之一,她是舅舅的另一個女兒。

她也不知道母親是誰,只知道自己比雙胞胎晚出生幾個月。

小時候,是園丁發現了她,把她帶進莊園,並和保姆一同撫養。

兩人在隱藏她身份的同時,也讓她和雙胞胎一起玩耍。

因此,溫特作爲“鬼魂”一般的旁觀者,親眼見證了雙胞胎的生活悲劇。她也看到了內心扭曲的艾德琳,所做的每件壞事。

正是艾德琳趁保姆換燈炮時,在背後一棒子把人打得墜樓;

也是她嫉妒老園丁對溫特的好,所以故意擰鬆梯子的鉚釘,害老園丁摔死。

還有後來,艾米林和一個青年陷入了愛情。

艾德琳嫉妒發狂,想出各種方法殺害艾米林的孩子。

有一次她放了火,艾米林爲了救孩子,第一次對姐姐發起反抗。

最終,她和溫特一起,把艾德琳關在着火的房間裏燒死了。

從那之後,溫特就以艾德琳的身份活了下來。

至於艾米林的寶寶,長大後便成了現在的拉烏。

在影片的最後,講完故事的溫特彷彿如釋重負,很快就離開了人世。

而瑪格麗特也在溫特的故事中,走出了害死妹妹的痛苦。

總的來說,作爲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本片將同名原著中的懸疑性和文學性,進行了很好的視覺化呈現。

影片不僅在舒緩的敘事節奏中拋出了豐富的信息量,而且攝影優美、構圖精良,演員顏值也十分能打,每幀畫面都賞心悅目。

而幽暗的莊園、陰影中的少女、詭異的雙胞胎……這些驚悚元素貫穿始終,也使影片透出一股愛倫·坡式的古典哥特質感。

不過在奇情與驚悚的表象下,影片真正要探討的,是人們如何處理內心的祕密與傷痕。

溫特作爲作家,寫的第一本書就叫《第十三個故事》。但那本書裏只有十二個故事,所缺少的,便是溫特本人作爲“鬼魂”存在的那一個。

而溫特找到瑪格麗特的原因,也是因爲覺得她理解雙胞胎、能夠幫助自己化解痛苦。

她同瑪格麗特對談、建立信任的過程,也是逐漸敞開心扉、傾訴祕密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人對談時,她多次提到“狼”這個意象。

溫特口中的“狼”,既象徵着死神,也對應着她內心的變化。

起初,在回想起年幼的艾德琳暴力發作的瞬間,溫特彷彿自己被打中了一樣,她形容是自己的狼來了,並表示狼每天來得很早,總是在試探。

這暗示着她潛意識中的自我保護機制,正是這種驚恐,讓她不敢對他人坦露心中的祕密。

後來,在得知瑪格麗特已經見過艾米林後,溫特邀請她也講出自己的祕密,還喝了口藥並表示“敬我的狼”。

這表明,溫特內心已經有了說出實情的傾向,同時她希望瑪格麗特也能打開封閉的心。

再後來,瑪格麗特講出自己害死妹妹的故事,兩人的心靈更近了一步。

到最後,當溫特准備講出“第十三個故事”時,她又說到“狼已經在門外了”。這意味着她徹底放下了防備之心,決定在死前把壓抑了一輩子的祕密全部傾吐出來。

而等到故事講完後,溫特得到了解脫。

她說完“狼在屋裏”後,便安心地合上了雙眼。

所以不難看出,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如何與自己和解的故事。

它告訴我們,“祕密”這種東西,終其一生都不會被遺忘。自欺欺人與隱瞞痛苦,只會讓自己疲憊不堪,終日活在精神的折磨之中。

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錯事,有着難以開口的祕密,但是把愧疚或悔恨的情感深埋在心底,並不能給人帶來安慰與安全感。只有找到合適的人傾訴出來、坦然面對,纔是我們與傷痕和解的唯一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