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又稱“萬裏長城”

  它巍巍峨峨綿延不斷

  歷經了2000多年的歷史滄桑

  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歎於它的宏偉磅礴

  古今文人墨客更是爲它吟詠了

  無數蒼涼悲愴、豪邁灑脫的詩篇……

  相和歌辭·飲馬長城窟行

  【唐】王建

  長城窟,長城窟邊多馬骨。

  古來此地無井泉,賴得秦家築城卒。

  徵人飲馬愁不回,長城變作望鄉堆。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後馬來泥污盡。

  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見陰山在前陣。

  馬蹄足脫裝馬頭,健兒戰死誰封侯。

  長城

  【唐】汪遵

  秦築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

  雖然萬裏連雲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統漢烽下

  【唐】李益

  統漢烽西降戶營,黃沙白骨擁長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無人空月明。

  從軍行七首 其二

  【唐】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塞下曲四首 其二

  【唐】常建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塞外月夜寄荊南熊侍御

  【唐】武元衡

  南依劉表北劉琨,徵戰年年簫鼓喧。

  雲雨一乖千萬裏,長城秋月洞庭猿。

  邠州詞獻高尚書三首

  【唐】李涉

  將家難立是威聲,不見多傳衛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後,馬頭行處即長城。

  送人之軍

  【唐】賀知章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雲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萬裏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雜曲歌辭·薊門行五首

  【唐】高適

  茫茫長城外,日沒更煙塵。

  胡騎雖憑陵,漢兵不顧身。

  古樹滿空塞,黃雲愁殺人。

  橫吹曲辭·紫騮馬

  【唐】盧照鄰

  騮馬照金鞍,轉戰入皋蘭。

  塞門風稍急,長城水正寒

  雪暗鳴珂重,山長噴玉難。

  不辭橫絕漠,流血幾時幹。

  送流人

  【唐】張籍

  獨向長城北,黃雲暗塞天。

  流名屬邊將,舊業作公田。

  擁雪添軍壘,收冰當井泉。

  知君住應老,須記別鄉年。

  送李侍郎迥秀薛長史季昶同賦得水字

  【唐】張說

  漢郡接胡庭,幽並對烽壘。

  旌旗按部曲,文武惟卿士。

  薛公善籌畫,李相威邊鄙。

  中冀分兩河,長城各萬裏

  藉馬黃花塞,搜兵白狼水。

  勝敵在安人,爲君汗青史。

  古築城曲

  【宋】陸遊

  長城高際天,三十萬人守。

  一日詔書來,扶蘇先授首。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峯,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感謝你每天都“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