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一:平時生活在低海拔平原地區的人如果要到高原藏區生活,都要有一個適應過程包括飲食、海拔、氣候等各方面,青壯年適應能力強這個過程會很快過去,但年紀偏大或體質偏弱的建議儘量避免了。本人認識一個在拉薩呆了一年的內地援藏中年幹部,完成援藏任務後體檢發現肺、心臟等器官有增大現象,但對健康未有不良反應,這主要是高海拔低含氧量低大氣壓長期影響下的身體自適應效應。

專家二:每次想起自己初進西藏、適應西藏的那段時間,就覺得太不容易了,那是一段非常漫長而艱難的時光,這種適應不僅表現在身體上,也表現在心理上。

記得剛抵達拉薩機場,坐着大巴從機場往市區裏去的途中,我看到滿眼的荒涼、沙化、寸草不生,內心失落無比,我感覺自己就像斷了翅膀的小鳥,突然跌落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傷心得在車上偷偷抹眼淚,恨不能馬上回到內地。

當時正值3月,拉薩最乾燥、天氣最冷、氧氣最弱的時候,我開始了艱難的氣候適應,首當其衝是睡眠困難,每天夜裏,我都無法順利入睡,即使睡着了,也會在2-3點因氧氣稀薄而醒來,醒來後就再也睡不着,只能跑到陽臺上大口深呼吸,這樣的失眠一直次序到7月雨季來臨,才稍稍好轉了。

夏天的拉薩很珍貴,氧氣比較豐沛,可是夏天一過,所有的草木開始凋零,氧氣再次稀薄,大街上風沙肆虐,有時候遠遠的,你就能看到一陣黃沙或者黑沙席捲而來,追着你跑,很是可怕!而且相當乾燥,手指甲滿是倒刺,甚至出血,嘴脣也是乾裂的,一般脣膏根本無濟於事。

至於心裏上的適應,則是孤獨,初入西藏,在一切都陌生,連氣候都難以適應的狀況下,人的內心會更加孤獨和脆弱,你面對的新環境裏,大部分人是藏族人,說着藏語、吃着藏餐,而且想回一次內地並不像其他省市那麼容易,火車漫長,機票昂貴,而且每進藏出藏一次,身體都要承受一重新適應。但是心裏上的孤獨感也可以很快消失,因爲在西藏,你也可以很容易交到朋友,這裏有很多有趣的、有故事的、有個性的人,一旦結交了,你的生活、甚至你的人生都會變得很豐富。

但是真正讓我愛上西藏的,卻是在適應的過程中,他慢慢向你展示出自己的美,那種美無可複製,比如秋天的南迦巴瓦,直刺藍天,但在夕陽西下的最後時刻,卻如同烈火中的金山,美輪美奐;比如夏天的羊湖,靜靜的躺在羣山的懷抱,潔白的雲貼着湖面飛;比如寺廟裏的誦經聲;比如村裏淳樸的藏族人;比如折古草原上勞動的村民,如同油畫般的存在。你在艱難的適應他的同時,他也讓你深深的迷戀!每一個曾經在西藏生活過的人,離開後,都會對它保持一股熱切的思念!

專家三:今年三月從廣東到西藏支教,在這裏生活8個月了。

我生活在林芝,是西藏裏海拔較低,氣候自居的地方。剛來的時候皮膚比較幹,但堅持做好每天的保溼工作,也就沒什麼大問題。對於後來我去拉薩時所經歷的臉無論怎麼保溼還脫皮,我就覺得林芝很好了。因爲身體素質不錯,所以我比較少生病,而且年輕吧晚上睡覺不失眠,還有就是能跑能跳,每天晚上堅持去縣裏的健身房健身。

如果長期生活在這裏的話,我想當地的環境還是會對身體有影響的。聽從內地過來在這邊工作的老師說,在這裏生活十年二十年了,他們現在每晚都失眠,而且以後回內地的話,會有一個五年的生命期限,五年內心臟沒什麼問題就好,如果心臟肥大的話,那就差不多掛了。

說實話,我不會選擇長期留在西藏生活,不是因爲地理環境問題,而是我覺得這裏節奏慢,很容易讓人變懶,會變成老油條,對生活失去熱情。我看着身邊的那些在這裏長期工作的老師,我就像看到很多年後的自己,沒什麼大志了,只是每天上完課後,坐在茶館裏喝茶,聊天,一天就過去了。這裏壓力較少,所以呆在這裏久了,想離開也走不了了,因爲跟不上內地的節奏。

在哪裏生活,是每個人的選擇。只要自己覺得過得去,生活得快樂,在哪裏也是過。

專家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很高興回答題主的疑惑。

因爲我的車在日喀則拉孜縣城,出了一次車禍(好在人沒事), 在318國道等着平安保險的拖車,下午七點半出事,一直等到次日凌晨一點半。拖車是從日喀則市區出發的,到我這裏距離並不遠,但是路限速很厲害,從聯繫拖車到我這裏,居然等了四個多小時。

因爲車需要在日喀則維修,但是日喀則維修起來需要的配件比較多,而且拉薩或近距離沒有完整配件,維修師傅估計需要維修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於是我從日喀則乘坐火車,來到了拉薩。

我在拉薩找了一間青年旅社,長租了一間房,月租金800元,三張牀,後來我有兩人與我分擔月租金,月租金到後來是不到300元。這一個月我就張羅着去工作,後來去了一家西餐廳,因爲之前做過相關職業,就去面試了,面試順利通過,我獲得了廚師長助理的工作職位。

說起適應,還挺快,我前後在拉薩呆了兩個多月,之前也去過。在拉薩的前半個月我就已經開始短跑了,差不多2公里每天。沿北京路從布達拉宮跑到林廓北路奪底路五岔口。然後快走到天路康桑自己的住處。

期間認識了一位老鄉,河南安陽人。在拉薩做旅遊,我是辦理邊防證的時候認識他的,人不錯,來拉薩已經接近十年了。

個人認爲在拉薩長期生活,值得唏噓的還是,拉薩的物價是真的貴,特別的是吃的東西。太貴了。其他都還行,還有就是滴滴出行,比其他地方貴出很多。

專家五:外地人長期生活在西藏是什麼感覺?感覺這東西真的還描述不清,每個人的經歷和閱歷不同感覺也就各異。 我來的拉薩這座曾讓人魂牽夢繞多年的地方已經快兩年了,談談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2016年因工作原因需要到拉薩投標,當時知道這個消息無比的興奮就盼着這天的到來,那片有詩有田野的遠方似乎一下子和自己拉的很近。八月份某天飛機降落在貢嘎機場的那一刻,刺眼的陽光,湛藍的天空,綠意盎然的遠山,這一切正如許久未見的戀人重逢,開車接我的司機是爲藏族小夥子,一路車載音樂都是藏族歌曲,那旋律似乎現在還在耳邊迴盪。我貪婪的看着窗外,生怕錯過機場到市區每一處風景,一邊讓司機給講解着,過了柳梧隧道,看到柳梧新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原來古城拉薩也已經很現代化了,司機還特意從北京路走爲了讓我這個外地人瞻仰一下布達拉宮。

到酒店司機早已定好房間讓我好好休息一下,我拿了瓶礦泉水就地圖導航步行去了宗角祿康公園和八廓街了……

回想起來真是“人生若只如初見”啊,現在的感覺很平淡有時很想逃離這裏,回到西安,回到父母妻兒身邊。 慣看了這邊的秋月春風,曾看到書本上把西藏描述的恍若天堂,唯美無雙。時間久了就和初戀一樣只留在文人的筆墨中了。留下的感覺就是孤獨,即便能認識部分藏文能聽懂日常的一些藏語對話,和當地人一起吃藏面去朗瑪廳喝酒,每當夜幕墜落坐在車裏透過車窗審視這座燈火輝煌的城市,景緻還是那麼動人,卻發現自己終究是爲過客,於心安處是吾家,漂泊的心總感覺無處安放。

有時候也在想是什麼又讓我留在這座城市?明媚的陽光?笑顏如花的阿佳?祖拉康前磕長頭的虔誠信仰?還是那碗醇香的甜茶抑或是幸苦掙下的人民幣…… 每次休假登上飛機的那一刻似乎還有什麼東西留在這裏,感覺就是如此奇妙想逃離有無法割捨。

在這座慵懶安逸的的小城呆久了回去往往適應不了快節奏的工作生活,可謂“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時務者,窺谷忘返”。我在想有一天決定回去再也不會來這邊工作生活了,這邊的記憶一定會跟隨自己的後半生,一定也會不定時的再回到拉薩,走一遍曾經漫無目的走過的路,去一次曾經常打發無聊時光的茶館,喝一罐帶點青稞酒味道的拉薩啤酒……

這就是我在拉薩這兩年的生活感覺,就如同找了個情人一般雖不能在一起卻又戀戀不捨!每次看到天空都掠過的候鳥,心間的思念會讓自己恨不能兩肋生翅飛回秦嶺渭水那片土地,看到山頂的皚皚白雪又讓人靜下心來。每個人感覺都不盡相同,但對這片土地的眷戀或許又十分雷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