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的藍天數越來越多,霾日數越來越少,這與廈門市持續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昨日,廈門市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成效。據悉,廈門市在健全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目標評價考覈等多個領域,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形成一批先進的工作經驗和改革成果,得到國家和省裏的肯定及推廣。《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暨廈門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行動方案》(簡稱“方案”)實施兩年多來,“方案”制定的36項改革任務基本完成,對應的58項改革成果也已出臺54項,剩下4項在持續推進中,廈門市生態文明建設制度體系基本建成。

藍天保衛戰提前實現攻堅目標

去年,廈門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優良率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排名第二,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一。提前實現廈門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2020年攻堅目標,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目標限值要求,廈門市環境空氣質量再次交出亮麗答卷。而這,與廈門市長期不遺餘力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

據悉,爲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廈門市制定並實施廈門市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協作機制方案、廈門市島外九大流域污染整治截污納管項目實施方案等13項改革成果,建立大氣、水、土壤治理機制,完善環境保護管理制度。

在農村污水治理方面,機制不斷完善,確立“區爲主體、第三方運行維護、多方巡查監督、市級實施考覈和水質檢測”的管理模式,該模式被多個國家級、省級媒體譽爲“污水治理的廈門經驗”。截至2018年底,廈門全市完成661個自然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和278個自然村截污納管工程,實現流域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

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方面,推進環評“陽光審批”,落實《廈門市環境違法行爲有獎舉報辦法(試行)》,嚴厲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爲。

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在全國推廣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使命就是爲全國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兩年多來,廈門市各部門在健全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目標評價考覈等多個領域,先行先試、大膽創新,形成一批先進的工作經驗和改革成果,得到國家和省裏的肯定及推廣。

在國家層面,實現了“兩個推廣、四個率先、七個試點示範”。其中,垃圾分類“五全工作法”和“多規合一”成爲“廈門經驗”被全國推廣。廈門率先全國推行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建立海洋生態補償辦法、構建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建設數字在線採集的碳排放智能管理雲平臺。此外,新增7個國家級試點與示範,即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國家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試點城市,國家城市雙修試點城市、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海滄區、思明區被列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湖裏區成爲全國“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

在省級層面,實現了“三個率先、兩個試點”,即率先全省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試點、劃定河道水系生態藍線、推行工業全行業排污權工作,集美區和同安區被列爲全省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區。

今年加快建設全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

據悉,今年是實現廈門市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行動目標的關鍵一年,廈門將編制《廈門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19-2035年)》,建立城市空間治理體系。另外,修訂《廈門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構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體系;開展2018年生態系統價值覈算,建立生態系統價值覈算綠色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還將加快建設全市生態環境大數據平臺,着力提升生態環境信息化管理水平。

導報記者 沈華鈴/文 吳曉平/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