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羣雄並起,在各路義軍聲勢浩大的聲討中,大隋帝國搖搖欲墜,行將末路。

  隋煬帝楊廣雖然有心力挽狂瀾,但也是無能爲力了,他看到帝國崩潰在即,不禁愁緒萬千。

  楊廣本來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所以他在某天作了一首詩,詩名爲《野望》,全詩短短二十個字,卻很好地刻畫了隋煬帝當時的心情,反映出他那無可奈何的失落和沮喪。

  《野望》 楊廣

  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

  這首詩寫的真是太好了,前兩句“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是寫景:夕陽西下的空曠背景下,天空中一羣遊鴉匆匆飛過,下面是一條小河緩緩流過一座孤獨的小村莊。短短几個字,就刻畫出景之空曠、蕭瑟、冷寂、淒涼。

  後兩句“斜陽欲落去,一望黯銷魂。”又是在抒情,與前兩句順序連接貫通,融爲一體,尤其是最後一句“一望黯銷魂”令全篇意趣飛動,境界深遠,當真是情景交融,令人賞玩不盡。

  縱觀全詩,那落日餘暉、寒鴉點點、流水孤村、黯然銷魂,這寥寥幾個字就巧妙地組成一幅淒涼的畫面,更是在筆墨之間流露出行將末路的一代帝王不能力挽狂瀾的彷徨和絕望。

  隋煬帝的這首《野望》對仗工整,意境高遠,受到了後世的廣泛好評,“隋煬帝《野望》詩,何異唐人五言絕句體耶?”明朝著名的文學家王世貞稱讚此詩爲“中唐佳境”。

  隋煬帝的這首詩的詩句和意境還被後代的詩人所模仿,甚至直接引用。我們熟悉的元代詞作家馬致遠的那首著名的《天淨沙·秋思》,其意境、情感以及所表現的手法,不正是源自隋煬帝的這首《野望》嗎?

  《天淨沙·秋思》 元代 馬致遠

  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至於北宋著名的詞作家秦觀,他更是把隋煬帝的《野望》直接化用了三句。我們都知道,秦觀因其代表作《滿庭芳》中的第一句極爲出彩,從而有了“山抹微雲君”的稱呼,那麼,先來讀一讀《滿庭芳》:

  《滿庭芳》 北宋 秦觀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

  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

  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消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

  襟袖上、空惹啼痕。

  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怎麼樣,讀出來了吧?秦觀在其最傑出的代表作之一的《滿庭芳》中,“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直接化用了隋煬帝《野望》中的三句,由此可知隋煬帝對後世的詩人有多麼大的影響。

  隋煬帝楊廣雖然在治理國家上是失敗的,把一個強大的隋王朝給葬送了,從而一直被後人所詬病。但是,隋煬帝在文學上卻是一位正統的詩人,他流傳下來的40多首詩,具有極高的文學成就,也對後世產生了極爲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我們也應讀之、記之!

  本文參考文獻:《重讀隋煬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