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聽說過蝴蝶效應了,知道有這麼個段子:一隻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動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併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百度百科)

蝶效應比喻的就是一個小小的變化可能影響和帶來後續一連串的連鎖變化,最終從結果上來看,就會是天差地別。它是關於未知的、變化的,鏈接的、化學反應的。

其實我們人生裡面就充滿蝴蝶效應。由於蝴蝶效應在人生中很容易發生,而且各種效應之間互相交雜融合,所以預測長遠人生是不準確的。

特別是人類有了互聯網後,蝴蝶效應就更容易出現,並且更複雜,更不可預知。為什麼說有了互聯網後蝴蝶效應就更多了?因為互聯網的一個核心就是——鏈接。而蝴蝶效應是細微的小變化逐步擴大融合後產生的。當鏈接多了後,發生反應的數量和複雜性就加大了。而且互聯網相比沒有互聯網前的時代最大的好處是能保存鏈接點,在某一天能重新鏈接起來好久都沒有鏈接的人與人、物與物。就比如qq、微信的聯繫方式,可能你們一年都沒有聊過天,但是突然有一天可能會重新聯繫彼此,帶來合作或者在一起了也說不定。而且這種重新鏈接是快速高效的。缺少了互聯網就不可能實現,所以由於有了互聯網的存在,蝴蝶效應是無限地增加了頻率和複雜性。

舉我身邊真實發生又很形象地說明這個現象的例子:我之前的同事A在家裡敲代碼,當時他遇到技術上的瓶頸問題,代碼敲得萬念俱灰,於是就發了條微博發鬧騷,配上他敲代碼的圖片,還加上了地點的定位信息。微博就發送出去了,然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剛好有個人查看微博附近的動態,看到同事A的這條微博,於是就跟我同事聊了起來。這個人自己開公司的,當時正在招php人才。他們互相交流一段時間後,同事A就離職去了這家公司工作。沒多久同事A又邀請了同事B去這家公司。同事B也是我們當時的共同同事。同事B由此也改變了職業軌跡,他完全是因別人而改變了自己的軌跡,而起始的觸發點是同事A發的那條微博。所以說蝴蝶效應是多麼的奇妙。此事中蝴蝶效應得以成立,必不可少的條件有:同事A發的微博、並且加了地理定位、這個老闆剛好查看附近的微博、基於互聯網的各種環境。

人在某個時段做的小決定,小改變,可能在當時看來沒什麼,也看不出什麼來,但有可能就是因為這個決定而做的改變,將人生帶入另一條不一樣的路跡。有句話說的好:人生只看某個時間點看不出人生的運行方向,但用時間線去把這些人生的時間點都串起來看,就會看到清晰的前進路線。

蝴蝶效應會在你不經意中影響了別人,別人也毫無意識地受到了影響,有時這種影響真的是很大的,但你也許不會很明顯地覺察到這之間的聯繫,有可能差了那麼一點就不會發生,於是就可能走上另外一條路,遇見原本不會遇見的人。當然蝴蝶效應並不總是好的,實際上好像也沒有好壞之分,它只是一種現象,有可能在大局面上是積極的,但保不准它會帶來小型的連鎖反應,出現些倒霉事。就連夏天的風,雖然很清爽很舒服,但它也會帶來一絲絲的塵埃。

在互聯網中短時間突然爆紅的名句、人物、或者產品等就類似蝴蝶效應。出名往往是不經意間說出的話、做的事,初始值是很小的一個點,後來經由互聯網網民傳播像滾雪球一樣逐漸流行開來。互聯網傳播的核心是情緒,所以想要流行就要捉住大眾情緒共鳴的點在哪裡,然後加以撬動,就能加大自發傳播的力量。網上有一種叫做自來水的群體,指的就是這種自發傳播。

例如最近特別火的一句話:皮皮蝦我們走!以下是網上摘錄:「皮皮蝦我們走!紅遍朋友圈。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這幾天微博和朋友圈已經被「皮皮蝦表情包」刷屏了,莫名其妙就火了!有科普稱「皮皮蝦我們走」,算是遊戲界的兩個梗「皮皮蝦」和「XXX我們走」衍生出來的新梗。據稱,皮皮蝦在網上指的是一些諸如象拔蚌、冬瓜皮這樣的騷話,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但是一位遊戲主播非常喜歡說「皮皮蝦」,由於這位主播人氣很旺,導致很多粉絲也跟著說皮皮蝦。」這個可以說也是蝴蝶效應。

實際上做運營做營銷傳播就是要做出蝴蝶效應的效果。

人生處處是未知的蝴蝶效應,未來充滿各種可能性,於是人不能將這一生一眼望到頭。你想想,如果人從一開始就看到了這一生的過程和結果,那將會是無趣的,就像一部電影,你提前知道了劇情,過程和結果都了解了,你看的不會那麼期待,因為缺少了一種未知感。延伸出去會發現人的一生其實都是為未知奮鬥而不是已知。

蝴蝶效應是關於關於未知的、變化的、鏈接的、化學反應的。因為充滿未知所以不會只有一種色彩。人生的畫幅上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產生各種色彩,這幅畫才真實絢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