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激情的安代舞,舞動的紅綢和動人心魄的節奏,在舉手踏足中給觀衆展示了蒙古第一舞——安代舞的激情和魅力,也讓中央電視臺非常6+1的舞臺上熱烈的掌聲此起彼伏。在這個全國觀衆矚目舞臺上展示技藝的,是家住內蒙古通遼市庫倫旗的一對平凡的青年打工夫婦天山、媛媛,以及他們的兩個孩子。

舞臺平靜之後,面對記者,來自庫倫的蒙古族女孩烏芸嘎含着熱淚講述了姑姑姑父(也是爸爸媽媽)的感人故事,感人的情節激起了所有觀衆的同情,大家紛紛流下感動的淚花。一首深情動人的《吉祥三寶》把節目引向高潮,再次點燃了觀衆的激情。

天山、媛媛夫婦和兩個孩子走上央視非常6+1舞臺,在僅有十八萬人口的小城——內蒙通遼市庫倫旗引起了強烈反響,他們受到家鄉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他們演出的視頻在公衆平臺和朋友圈、微信羣裏廣爲傳播,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他們的故事,觀看了他們精彩的演出,無數的留言和點贊讓這對夫婦和兩個孩子在庫倫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內蒙古文體娛樂頻道歡樂艾麗春節特別節目組看到他們的節目後,也拋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們去錄製了一期節目,播出後收到了很好的反響,他們的演出活動一時間成爲了傳播家鄉的一段佳話,也讓更多的人知道了庫倫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店打工相識相知

天山和媛媛都是蒙古族,2007年,他們是在呼和浩特市同一家飯店打工時相識相戀的。那時他們雖然掙着微薄的工資,勞動也很辛苦,但他們有着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唱民族歌曲,蒙古族能歌善舞的天賦在他們血液中流淌不息。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因爲這個愛好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婚姻。媛媛老家是科爾沁左翼後旗的,天山老家是庫倫旗的。兩顆年輕又相互愛慕的心相識相知,經過兩年多的打工生涯,他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最終決定走到一起。有了這段感情後,他們覺得打工畢竟不是長遠之計,爲了將來更好的發展,也爲了更好的照顧雙方年邁的父母,經過商量以後,他們決定回到家鄉發展。

意外事故感人至深

他們一起回到天山的老家庫倫旗額勒順鎮吉力吐嘎查,他們在老家舉辦了簡單的婚禮,開始全新的生活。

天山家裏有四十多畝土地,還有幾頭牛,但他的母親體弱多病,不但不能幹重活,還得常年喫藥。他們的孩子即將出生需要花銷,爲生病的母親治病更需要錢——這些負擔重重的壓在這對年輕夫婦肩頭,僅有的土地無法支付這些費用,他們的小日子過得很艱難。面對着這樣的家庭境況,他們堅信: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把日子過好。有過外出打工經歷的他們,眼界和沒見過世面的人不一樣,他們把牛和田地讓老父親照顧,決定到離家不遠的庫倫旗裏打工賺錢養家,一面可以就近照顧家裏,一面掙些錢填補家用。可就在這個時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媛媛的弟弟和妻子因感情不和離異了,弟媳婦留下一個一歲多的女孩離家出走了,再也無法聯繫。面對妻子離家,孩子幼小的情況,讓媛媛的弟弟心灰意冷,自暴自棄。他不管孩子,每天有點錢就酗酒解悶。在一次酒後不幸遭遇了車禍,造成下半身嚴重受損,因而喪失了勞動能力。而媛媛的父母都體弱多病,本身生活將就着自理,如果再照顧癱瘓的兒子和幼小的孫女實在是力不從心。面對這種情況,善良樸實的天山不顧自己的窘迫現狀,決定把弟弟和一歲半的侄女烏芸嘎(旋律的意思)接到他們家裏來一起生活。

原本貧瘠的家庭,一下子多了兩個喫閒飯,還得需要花錢治病的人,他們的經濟壓力更大了,出去打工是他們維持生計的一個好出路。好在他們有在飯店工作的經歷,很順利的通過面試,應聘到庫倫旗裏的錫勒圖大酒店打工。這時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伶俐的小男孩,名字叫青克爾哈達(藍色的哈達的意思)。這兩個孩子和父母一樣從小就喜歡唱歌,青克爾哈達比烏芸嘎小一個月。天山夫妻一面種地、打工、養牛,一面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和癱瘓的弟弟,每天都非常的疲憊和辛勞,但他們知道自己是兩個家庭的頂樑柱,絕對不能放棄。

弟弟的女兒烏芸嘎非常懂事,從會說話起就管天山夫婦叫爸媽,她自己能做的事堅決不麻煩別人,平時掃地、做飯什麼力所能及的活都搶着幹,而且她也特別喜歡唱歌,兩個優美的名字起得相得益彰,時不時動聽的歌聲在破舊的房屋裏迴盪,讓他們在辛苦的勞作之餘有了一些安慰和快樂。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四五年的時間。

青克爾哈達和姐姐烏芸嘎相處的特別好,比親姐弟都親。一家七口人雖然日子過得很清苦,但相扶相攜,生活的很和諧美滿。閒暇下來,他們認真的學唱蒙古族歌曲。兩個孩子受天山夫婦的薰陶,不僅熱愛唱歌而且很有天賦,加之勤奮練習,在附近成了小歌星。天山夫婦看到眼裏喜在心頭,能夠傳承和發揚民族藝術,一直是他們夫婦的追求,多年來一直身體力行,堅持不懈。他們爲了讓兩個孩子將來有更好更專業的發展,就決定讓他們去離家近百里的庫倫旗裏找專業老師學習,但不菲的學習費用對他們這樣貧困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經過幾天的商議,他們下定決心,不管自己多苦多累,都要拿出錢來讓兩個孩子學習唱歌。自此以後他們早出晚歸,省喫儉用,更加辛苦的勞作。有了些錢就給孩子們補充營養,督促他們好好學習文化知識和歌唱本領,兩個孩子也不負重望,刻苦學習,終於在央視大舞臺展示了大能耐。

入選央視精彩表演

他們打工的錫勒圖酒店規模很大,老總是一個有愛心和遠見的女強人。爲了擴大酒店的影響力,經過他們的邀請,央視非常6+1的導演來庫倫旗選拔參加非常6+1有大能耐的小不點。讓導演們非常意外的是,有着三百多年悠久歷史和濃厚文化底蘊的庫倫旗人傑地靈,優秀的孩子很多。經過海選,有五組家庭和孩子表現優異,民族特色的歌舞和感人的故事都讓他們取得了入選中央電視臺參加節目錄制演出的出場券,這些節目將陸續在非常6+1的舞臺上播出。

天山、媛媛和兩個孩子就是其中的一組優秀選手,無論他們的才藝還是故事都感人至深。導演組一邊流着眼淚,一邊給他們錄製節目。最後他們一家成爲最早一個走上央視非常6+1舞臺的家庭,被命名爲相親相愛的蒙古一家人。兩個孩子都沒有出過遠門,聽說要去北京錄製節目,都高興壞了,他們全身心投入到排練中,家鄉的親戚朋友也替他們高興,紛紛前來祝賀。錫勒圖酒店的經理大力支持,給他們拿出所需費用,並且和他們一起來到北京。錄製組的叔叔阿姨們也非常喜歡這對懂事的姐弟倆,也被樸實善良的天山、媛媛夫妻的善行感動着。正式上演後,無論是他們感人的故事還是庫倫旗特有精彩的安代舞都深深的打動着觀衆,一曲優美動聽的《吉祥三寶》受到了無數人的喜愛,大家都被他們的善行義舉和精彩表演感動得熱淚盈眶,一時間這個和睦可敬的蒙古一家人博得了全國人們的好評無數。

不忘初心回饋社會

這次去北京參加這樣的大型活動,讓這個平凡的蒙古一家人感慨頗多。一個身居偏遠農村的普通打工仔能夠走上央視大舞臺,展示自己的才藝和故事,是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感恩和感激。他們感激中央電視臺如此接地氣的選拔,感謝錫勒圖酒店老總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好的平臺,感謝所有幫助和關心他們家鄉的親人和朋友,感謝全國觀衆對他們的認識和支持。他們一家人更加堅定的努力工作,照顧好雙方老人和弟弟。

獲得這樣大的榮譽,得到這麼多人的關心和支持,天山和媛媛已經不再畏懼艱難險阻,他們還很年輕,堅信未來的路只要有勤勞的雙手和不懈的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好。他們表示,會繼續堅守弘揚民族文化的初心,帶着對鄉親們的重託和感恩,要不斷努力學習,傳承發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他們最大的目標是,讓家鄉特有的民族文化走上世界的舞臺。他們下一步要重點對兩個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讓他們懂得感恩,踏實做人,將來成爲熱愛祖國和家鄉,關愛和幫助他人,成爲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的繼承人,進而更好的去回報社會和他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