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宇宙無(lian)所(pi)不(hou)能菌,我也經常被人懟。

前兩天就有個孕媽懟我,菌菌你老說要按時產檢,可按時產檢了還是生了個畸形寶寶,產檢到底有什麼用?然後甩給我一個鏈接。

我看了下,說的是一位北京的孕媽,孩子一出生就少了六根手指!

文中說這位孕媽一次產檢都沒落下,四維和唐篩等也都按時做了,但沒想到孩子會是這樣。

她說有兩次做B超時,結果都顯示胎兒手握拳和部分肢體不清,問醫生是什麼情況,醫生只說孩子正常,讓回家好好養着。

我估計你們刷手機的時候不止一次看過這樣的新聞,心裏怕是也惴惴不安,難道產檢都是騙錢的?還是做產檢的醫生根本不負責?

我知道每個媽媽都希望肚子裏的寶寶健健康康,其實產檢的意義,就是通過篩查畸形和缺陷、及時預防和治療先天疾病來幫助你們實現這個願望。

也正是因爲實行了普遍的產檢,才讓畸形胎寶寶的出生率逐漸降低。

舉個例子:

神經管缺陷(NTD),主要表現爲無腦兒、腦膨出、脊柱裂/隱性脊柱裂等,它是一種高發致死性畸形,會導致胎兒在子宮裏死亡,即便是出生也會在短時間內夭折。

遺傳、葉酸攝入不足都可能導致神經管畸形。

1987年以前,我國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曾高達27.4/萬,即每一萬個新生兒當中就有27個神經管缺陷兒。

(數據來源:全國出生缺陷檢測系統)

到了2011年,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已經銳減到了4.5/萬,一萬個新生兒裏只有4個神經管畸形兒!

發生率下降的原因,除了國家對育齡婦女增補葉酸措施的開展之外,超聲技術的發展,對神經管畸形兒的篩查更加精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前的超聲技術水平,能夠非常精準的檢測出“無腦”的情況,同時對於脊柱裂、腦膨出的檢測準確率也非常高。

還有就是你們知道很多遺傳疾病都是隱性或者隔代遺傳的,夫妻兩都正常並不代表胎兒就沒有基因缺陷,比如甲型血友病,這是一種常見的X染色體隱形遺傳疾病,它的發病率約佔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

甲型血友病就是隔代遺傳,孕媽從父親那兒獲得發病基因(只攜帶不發病),但孩子卻可能會發病。

現在可以通過胎兒鏡羊膜穿刺或絨毛取樣在產前診斷出胎兒是否患甲型血友病。

遺傳疾病類通常無法治癒,但可以通過產檢保證肚子裏的胎寶寶是健康的。

得益於產前檢查,全國新生兒因出生缺陷導致的死亡率從2000年的4‰下降至2014年2.1‰,十四年減少了近一半!

除去篩查,產檢另一個重大的作用,就是早發現,對胎兒進行及時有效地治療。

並不是查出畸形就意味着要放棄孩子,產檢帶給了父母更多選擇的餘地。

其實,有很多先天畸形完全可以通過後天手術來治療,例如脣齶裂、尿道下列、馬蹄內翻、部分先天性心臟病等。

比如衆所周知的李亞鵬與王菲之女李嫣,出生後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脣齶裂,但在隨後的治療和矯正下與常人無異。

(圖爲李嫣參加巴黎某時裝秀,自信滿滿,氣場大開。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着國家對出生缺陷患兒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先天有缺陷的孩子一出生就能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他們的人生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多姿多彩。

說了這麼多,我知道你們還是想問,爲什麼一次產檢都沒落下,還是生了個畸形寶寶?

因爲產檢可以篩查出致死性畸形、肢體畸形、脣裂、唐氏綜合徵等嚴重出生缺陷,但並不能查出100%的缺陷。

就拿開頭那位女士的案例來說,B超雖然能拍清寶寶的臉,但如果寶寶是握着拳,就看不清寶寶的手。

還有下面的這5種疾病,產檢也是查不出來的:

全盲:胎兒在子宮內基本是閉着眼睛的,失明、眼球缺失等視覺異常很難發現。

聽力:目前的技術無法篩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只能通過出生後的聽力篩查及耳聾基因進行檢查。

智力異常:關於代謝和發育問題,一般只能在寶寶出生後才能發現。

肢(指、趾)端異常:胎兒在母體中常處於握拳狀態,諸如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並指、指節缺失等畸形超聲波是確診不了的。

所以,菌菌非常希望孕媽可以理智看待產檢,它雖不是萬能的,但不產檢卻是萬萬不能的!選擇口碑可信的醫療機構、按時產檢,纔是對自己和胎兒負責。

原創文章▎轉載請至後臺諮詢

無條件歡迎分享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