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方人要了解烏蘭巴託與蒙古人需要時間,烏蘭巴託最近幾年的發展可以從日益增多的高樓大廈看的出來。現在150萬人口的城市在三年前還是130萬人口。但是人口的增長不是因為新生兒,而是因為從牧區遷入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

城市的財政收入增長明顯,新的商業繁榮發展,國際關係日益拓展。但是從牧區遷入城市的人們是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城市生活水平的。

遷入城市的牧民普遍收入低,雖然變賣牧區的財產之後可以在城市無憂慮的生活幾個月,但之後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只能蝸居在城市邊緣的ger區。

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那麼生活水平比原先牧區生活還差不止一個等級。雖然有少數方法可以走出ger,但是大多數會淪為社會的貧困階級。

回到烏蘭巴託不久的我,懷著對於ger的好奇拿著手機記錄了在這裡的一天。

1,從我所在的Ankarag街道到最近的ger要走到這條人行道的那一頭,要經過甘丹寺。在甘丹寺附近經常遇見這種建築,人們在其蔭涼歇息。

2,在格薩爾廟旁邊可以看到的ger,在烏蘭巴托地圖把這片區域標作17號街區。有木欄,裡面有平方與ger。向我走來的一位穿著民族服裝的老人,烏蘭巴託不是所有人都不穿deel的。

3,通過階梯進入ger深區,人們的住房各種各樣。這一條道雖然看著陽光照射、路面整潔無比,但是如果下雨可能會變得很泥濘。

4,這是ger區的小飯館,外面的牌子上可以看的出來主要提供一些民族食品、奶茶等。據人們說在冬天會因為供暖問題關門不營業。

5,一位住戶邀請我到他們家,問我需不需要幫助。這個院子的主人向我介紹了他的磚房與木廁。很奇怪為什麼蒙古包與平方可以同時存在,可能是因為冬天住蒙古包夏天住平方吧。

6,越是往上走,ger的樣貌看的越清晰起來。要是像我一樣在這裡迷路的話跟著有圖案的大門走的話就好了,對於在這裡走的出租司機找到返回的路是個問題。

7,烏蘭巴託的環衛處可能除了負責城市的衛生也要負責這裡吧。

8,蒙古國街道隨處可見的來自日本德國的車輛,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標配。

9,鐵欄內外,城市與ger。

10,整潔的ger街道。

ger區是蒙古的貧民窟,但也不全是。有很多rap歌手們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比如著(臭)名的CCB組合Gee.

https://www.zhihu.com/video/960887259398144000

Gee-Mod (official mv)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