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潔

微風輕拂,春回大地。

漫步北京長安街,從天安門直到中南海,連成片的紅牆與金色琉璃瓦相映成趣,配上恣意的春綠,便描繪成了專屬於首都的畫卷。

歷史留給西城居民的既有豐厚的文化積澱,同時有的居民不得不面對居住條件簡陋、街區管理滯後等一系列生活難題。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提出的新要求和北京新的城市總體規劃,西城區以“首善”爲目標,以“離紅牆最近,與百姓最親”爲要求,全面推進城市治理精細化,以背街小巷整治爲抓手,實施街區整理,推行“街巷長”制,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讓背街小巷這個城市的“裏子”變身成爲紅牆邊上美麗、舒適、便利的新家園。

“再不用天天聞着羊肉味了”

年逾花甲的姚大爺(化名)搬到北營房北街已有6年。這個春天,姚大爺又愛上了遛彎兒,走在整潔有序的衚衕裏,感受萬物復甦的生機,心裏敞亮。不過,這個愛好,剛搬到這裏來的時候,姚大爺可不敢想。

北營房北街隸屬西城區展覽路街道,一直以來,違法經營治理始終是個老大難問題,居民反映強烈。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在姚大爺的印象裏,剛搬到這兒的時候,不到400米長的衚衕兩邊都是飯館、小商鋪,居民出入得小心翼翼。一到晚上,到處是吃烤串、喝啤酒的,鬧鬧哄哄直到凌晨兩三點。“這還不算,早上一出門,衚衕裏到處是各種各樣的垃圾,甚至還有不少人在路邊大小便,臭氣熏天。”最讓姚大爺受不了的,還有那好像永遠都散不盡的羊肉味兒。

2017年,西城區全面啓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聚焦羣衆居住條件差、生活不便利等瓶頸問題,綜合施策,推動“街區整理”。在這一年,展覽路街道在完成了21條背街小巷治理,拆除街巷違建5300平方米,北營房北街的面貌也因此得以改善。像姚大爺一樣的居民們終於不用日日聞着羊肉味兒叫苦不迭了。

姚大爺對《法制日報》記者說,爲了治理衚衕,街道和社區費了多少勁兒,他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覺着,努力讓老百姓住得舒心,這就是習主席所說的“爲民”。

距離長安街只有一路之隔的和平門社區,曾經是“北漂”的聚居區。社區內所有地下空間幾乎都變身“羣租房”,居民們日日被安全隱患和擁擠雜亂所困擾。如今,這些地下空間經過疏解整治後實現華麗轉身,成爲最受社區居民青睞的紅牆系列“氧吧”。

在和平門社區社工鄒寧的帶領下,記者走進“社區文化氧吧”,曾經的小隔斷已變作寬敞大廳,乒乓球室、閱覽室、編織課堂、舞蹈教室等功能區一應俱全,專門開闢的“和平門社區回顧長廊”和樓道牆壁上精心佈置的宣傳板,訴說着和平門社區的前世今生。

據瞭解,和平門社區紅牆系列“氧吧”,結合地區特點和居民實際需求,設計了5個各具特色的活動空間,除了“社區文化氧吧”外,還有“便民服務氧吧”“生活空間文化氧吧”“安全文化氧吧”等,打造了紅牆邊全新的生活方式。

紅牆邊的街巷裏多了大管家

自從自家門口多了兩個石頭墩子,彭大媽的心情好了不少。

彭大媽家在北營房北街路側的平房,開門就是人行步道。大媽身患眼疾,失去了視力,天氣好的時候在自家門前曬曬太陽是最大的享受。可門前的人行步道上,總有自行車、電動車竄上來,時不常就嚇大媽一跳。直到“街巷長”王立平來了,結束了這種狀況。

王立平是展覽路街道城管科的幹部,隨着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工作的推進,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北營房北街“街巷長”。記者瞭解到,2017年4月起,“街巷長”制在西城區正式推開,1402名來自區裏或街道的幹部走進街巷,以全新的身份擔負起了街巷衚衕維護治理的重任。從此,紅牆邊的每一條街巷裏都有了幫助羣衆辦實事的“政府代表”。

王立平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彭大媽裝上了隔離墩。王立平說,起初並不知道“街巷長”該怎麼幹,於是沒事兒就到衚衕裏去轉,下衚衕幾次就發現了彭大媽的窘境。他當機立斷拉着街巷保安找來倆交通石墩,阻斷了非機動車穿行人行步道的入口。從此,彭大媽再沒被車輛驚擾,也對這個“街巷長”多了信任。後來,王立平又根據居民們的反映,協調街道在衚衕裏裝上了減速帶,解決了機動車通行速度過快的危險……一件一件看着不起眼的小事,讓王立平贏得了羣衆信任,也看到了“街巷長”能有的大作爲。“背街小巷是城市的‘裏子’,卻是居民生活的‘面子’。在紅牆邊做‘街巷長’,讓居民生活‘有裏兒有面兒’,是我最大的目標。”王立平說。

和王立平一樣,東安福衚衕的“街巷長”劉美娜爲了提升社區居民的生活品質,也沒少動腦筋。守着這條離天安門最近的衚衕,劉美娜說:“‘街巷長’就是衚衕的管家,得把衚衕當成自己的家來管。”爲了這個“家”,劉美娜在452米長的衚衕牆壁上掛滿了文化櫥窗,還頗具創意地組織了“小小街巷長”活動,邀請住在衚衕裏的孩子們共同擔任“街巷長”,以認領任務的方式,參與“綠植認領”“我心中的街巷繪畫”等工作。劉美娜希望藉助孩子的視角,發現工作中被忽視的環節,更想通過孩子帶動家長都參與到街巷建設中來。

如今,走在西城區的每條街巷衚衕,都可以看到統一規範設置的“街巷環境整治提升公示牌”,“街巷長”的姓名、職責、聯繫方式等信息一目瞭然,居民只需撥通一個電話,就能找到自己的街巷“管家”。

大數據支撐爲民服務精準化

石秀榮是西交民巷社區服務站的站長。在這個地處核心區的北京最大平房社區服務,石秀榮心裏總較着一股勁兒:“咱爲老百姓服務的標準可不能對不起這‘首善’的地位。”

幸好,西長安街街道創立的全國首個基層政府大數據中心幫了石秀榮不少忙。自從大數據中心啓用,西交民巷社區的網格員們就多了一部工作手機,預裝在手機上的“數字紅牆”APP成爲他們離不開的工具。只要發現自己負責的社區網格里有情況,網格員便會打開“數字紅牆”,拍照、填寫、上報,信息直達街道,問題以“秒辦”速度解決。

在社區服務站內部,爲居民辦事的效率和爲民服務的精度,也已今非昔比。記者採訪中,正遇西交民巷社區老齡辦主任姚曉琳在服務站大廳值班,窗口接待崗位上只看到兩名工作人員。姚曉琳雖說對口負責老齡工作,可每位前來辦事的居民,無論是諮詢還是遞交材料,她都會熱情接待。

姚曉琳告訴記者,依託街道大數據平臺,西交民巷社區啓用了“一站式綜合業務受理平臺”,接待工位從過去的四五個減少到了兩個,可每個工位都是“全活兒”,居民辦事再不用因爲找不到專門負責對口業務的人員反覆跑了。

前臺值班人員遇到不熟悉的業務怎麼辦?姚曉琳拿出一摞便條,笑着說:“我們早都做好了功課。居民辦理最多的業務,辦事程序和所需材料我們都做成了便條,比我們說的明白。材料齊全的,我們負責代收,再轉交專門人員辦理,辦好了通知居民來取,居民普遍反映我們辦事效率提高了。”

西長安街街道工委書記陳振海算過一筆賬,在整個街道,如果所有公共服務納入“一窗受理”,街、居兩級窗口人員將節省21%,這些節約出來的人力足以把“等民上門”變成“送政上門”,將公共服務體驗延伸到居民家中。

與此同時,在白塔寺社區,一個由西城區民政局、新街口街道、華融金盈公司共同開辦的社區“共享會客廳”吸引無數目光。這個“會客廳”集納了“共享廚房”“傳統供銷社”“共享書房”“共享工作坊”等豐富的服務內容,爲居民打造了一個聚會、聯誼、學習、消遣的共享工具。

今年春節,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白塔寺廟會又現身了,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精神在這裏巧妙融合,推動着紅牆意識代代流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