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讀書能改變命運。

或許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讀書沒有用,認為讀書並不能改變命運,還不如早早去就業賺錢。但是讀書真的沒有用嗎。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不」。

說一個例子吧,我小時候有一個鄰居。他們家很窮,但是其中一個孩子讀書很用功,最後考上了浙江大學,現在在杭州工作,工資挺高的。雖然不能說是大富大貴,好歹是生活無憂。而家裡的另外一個孩子因為學習沒有這麼努力,早早的就去工作了,相比較而言,生活就顯得窘迫了。

很多人說某某不讀書發財了,某某讀了書最後生活平庸。但是我認為這只是極小的個例。從整體的比例來說,當然是讀書的出路更大。有人說比爾蓋茨輟學去創業,但是比爾蓋茨是從哈佛大學輟的學,他在輟學之前就已經受過非常良好的教育了。

讀書讀的越高,能夠認識的人就越多。越走出去你就能遇見更多優秀的人,這些都將讓你成為一個有閱歷的人。而不是變成井底之蛙,每天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斤斤計較。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當你讀的書多了,你的氣質就會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當你自己變得優秀努力的時候,上帝都會來眷顧你。機會只會垂青有準備的人。

都說文憑沒有這麼重要,重要的是工作能力。但是現在出去找工作,公司最先看的就是文憑。如果文憑不夠格,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這就是現實。再說創業,大家當然都希望和一個知識淵博,能力強的人合作而不是什麼都不懂卻空有一身抱負的人。

當然,我們這裡所說的讀書並不是死讀書,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而是通過讀書變成一個更優秀的人,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我們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人,一般也只能通過讀書來改變自己。和別人比是比不好的,不是有句話說嘛「有些人不是贏在起跑線上,而是直接生在了終點線上」,所以我們要看的是我們是不是通過讀書有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

路過的點個贊吧,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改變自己的命運~


講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普朗克的司機的故事。這個司機經常陪著他到各地演講。有一次,這位司機說:「您說來說去就是那些,我都背上了。」普朗克說:「剛好我有點頭疼,要不這次你來說?」

這位司機記憶力好生了得,居然把普朗克的演講從頭到尾背了一遍。可沒想到,中途有個物理學教授提了一個專業問題,司機只好聳聳肩說:「So easy,我的司機都能回答。」

司機學到的是物理知識,是一座知識的孤島,沒有與其他知識產生任何聯繫。想要知識改變命運,就必須避免死知識。避免死知識的方法,一定要把知識「技能化」,才能變成工資單上的數字。

比如說,你學攝影,知道如何用光圈和快門組合曝光、如何用三分法構圖,如何利用光影效果,等等知識都會了,再拿到相機實踐幾個月,偶爾也能拍出幾張不錯的照片,你覺得你就能當一個攝影師了?你的攝影知識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嗎?

攝影帶來的收入無非三種,一種是商業攝影師,你是幫別人拍他想呈現的東西,你必須理解別人想要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要有一套方法呈現出來,還要控制成本,否則要虧錢的。商業攝影就是一種攝影技能。

一種是圖庫攝影,你要去研究什麼樣的照片有人願意買,他們買來是幹嘛的,否則,你拍了一堆自已覺得很美的東西,完全沒有人買。圖庫攝影又是一種與商業攝影不太一樣的攝影技能。

還有人說,我要做藝術。好,那你就要知道,各種攝影大賽偏愛什麼樣的作品,如何把它呈現出來,對不起,這仍然是一種技能——拍獲獎作品的技能。

攝影技能包括了攝影知識,但也包括消費心理學、審美學、營銷學、工藝材料等等諸多領域的知識,而且這些知識必須有序的組成一個系統。

那什麼叫「技能化」呢?

不管是攝影,還是什麼別的知識,都可以分為「可重複的經驗」和「不可重複的挑戰」兩部分。如何在指定時間內拍出一套能賣出去的東西,就屬於「可重複的經驗」,如何讓自己的作品更有創意,就是「不可重複的挑戰」。

「知識技能化」,就是通過大量「刻意訓練」,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讓工作在「可重複的經驗」部分更高效,節省下來的時間,去解決「不可重複的挑戰」問題。

總結一下,「純粹的知識」和「技能化的知識」有什麼不一樣呢?

前者是是知識的孤島,即使能創造收益,也不會太多,成本也很高。

後者是這一項知識與其他知識的連接,它是以創造收益為目標,有一整套的經驗和方法,成本可控,效益可預期。

只有這樣的知識,才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知識能改變命運,特別是現在,大部分人能改變命運,並不是知識少,恰恰是因為他們知識多。

先來明確一個概念,知識是什麼?

你在網上看到的乾貨文章?你上的那些微課?你讀過的書,這些算不算知識?

答案是,並不算。真正知識的定義,應該是那些可以幫助你提升認知或者改變你行為模式,這些才能稱做知識。

如果你只是以為上了一堂營銷課,拍了幾張照片,發發朋友圈,回去啥也沒有改變,那麼你在課堂上聽到的內容,對於你來講,只不過是噪音,無聊的信息,因為他什麼作用都沒有起到。

照這個定義看,你會發現,很多人所謂的知識,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害怕自己會落後的裝飾品。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如何用這些東西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只是為了滿足虛榮心。

在多說一句,很多人會把讀書當做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其實並不是,像很多人不讀書,一樣掌握了很多知識呀,獲取知識的幾種途徑大概會有四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高人指點和自己百度。

對於知識輸入而言,讀書無疑是最基本而又重要的一部分。

我們需要知道一點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讀書方式是不同的。

有個人叫做李叫獸,現任百度副總裁,可怕的是人家還是92年出生,人比人氣死你。

注意了,這人在大學的時候,沒有任何公司工作的經驗,就已經開始幫許多公司做諮詢,做戰略規劃,而且收費昂貴,為什麼人家在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情況下,能指導這些職場老司機,甚至得出的結論,還讓這些大佬們嘆服。

原因就在於,人家會讀書。你可能會不以為然,誰不會讀書?恕我直言,距我觀察,真正會讀書的人,少之又少。

第一:你讀完一個知識點,能不能理清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的適用邊界是什麼地方?

第二:你讀完一個知識點會不會尋求新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呢?這個理論我以前有碰到過嗎?我能把這個理論用到什麼地方?

第二:你讀完一個知識點,會不會去探求這些知識點背後的原因呢?為什麼房價這麼高?你只會因為是炒房團的原因,但真的是這樣嗎?沒有炒房團的地方,為什麼房價一樣會很高?

這些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呢?

沒有理清概念,沒有辦法理清概念與概念之間相互的鏈接,就會形成: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是處於孤立的狀態,要知道,世界上的問題大都是複雜,而且是系統的,讓一個人從感冒恢復到健康狀態,他可能需要經歷,運動——我怎麼做能提升我的免疫系統、飲食——我怎麼喫適合我現在的狀態、情緒管理——我該怎麼調節緊張的情緒。

你知道嗎,知識與知識孤立,就會造成,真正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用了。天啊,好像我只需要做做運動就好了。但這種單一解決方法,往往並沒有觸及到根本,結果就會讓人覺得,這問題,憑藉我看的這本書解決不了。

羅永浩講過,許多人曾讓他推薦一本可以改變命運的書。老羅回答說,其實這是一種偷懶的表現,真正能改變一個人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堆書。

掌握如何將學到的知識去改變你的生活,學會掌握不同學科之間背後隱藏的共同規律,你看到的眼界將完全不同:當別人只知道低頭撿芝麻的時候,你卻知道前方還有一大片豐厚的果園等著你,這兩者一對比,你想誰賺的錢更多?誰更有可能改變命運呢?


那是當然,雖然不是全部,但是知識可很大程度上是會能改變命運的。這毫無疑問。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充分了證實了知識的重要性。有了知識就等於有了財富,有了本錢,有了智慧。就不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尤其是當今的社會更離不了知識文化。雖然說早在下海的大潮中,有很多經商的成功人士是沒有太高的文化知識的。但是他也會有一定高的智商,否則一事無成。 所以知識很大程度上是能夠改變人的命運,不然的話等待你的多是繁重的體力勞動,這毋庸置疑。

?

這裡提到的一大一小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應該是肯定的,知識改變命運,身邊的大部分人也是通過讀書生活更好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經常容易被反駁??的原因在於,1)有很多不是因為知識或讀書而改變了命運和發了財的情況存在,2)以及讀書了有知識了卻仍然沒有過上更好的日子;

從邏輯上說,正確的答案並不能排斥不符合答案的事件發生,舉例可以說明,但無法窮盡的說明,並不能證明什麼。

?

人文社會學上的論述基本都是建立在統計基礎上的,獲得的結果需要相信。

反過來說,你總可以不相信某種觀點,甚至於建立自己獨立的門派,獨立的學說,只要你想辦法「自圓其說」,形成閉環。

所以,本案的肯定答案是建立在統計基礎上的,根本就沒必要進行辯論,而且,社會的發展和運行已經建立在這些基本共識上了,那就是提供教育和知識服務。

最後,再解釋一下,為什麼??有一部分人會不相信呢?

理論上,統計學是建立在大樣本基礎上的,個體的命運是需要分析其它?因果關係的,可以是家庭的環境,也會是政策的機遇,更關鍵的是來源於每個人由於不同的個性而做出的導致完全不同結果的選擇。

我們知道,特例是無法複製的,特定的情況也帶有隨機性,這些都是無從尋找出普適規律的,更不能從中推導出標準化的模板。

?那麼??有什麼結論呢?

每個人都需要「個性定製」吧,成為自己的系統,無論需求或者供應,這就是未來!

關注我們的帳號,看更多有價值的見解,謝謝??

點贊??,謝謝!

評論一下,謝謝~~


知識是可以改變人的命運的,它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某一項專業知識的突破甚至可以改變人類的命運,何況一個人的命運呢?關鍵是運用知識的人,是不是浮皮潦草地學了皮毛?是不是理想沒有結合現實?很多人,理想是當服裝設計師,卻陰差陽錯地在學會計,結果理想放棄了,對所學的又毫無興趣,可能後來又去做推銷、做保險什麼的。知識最終沒有派上用場,是我們沒有學以致用。也有可能是我們對社會發展方向把握不準,有的知識、有的專業正在被邊緣化,在學習之前,要了解,把眼光放長遠點,不要一學完就被淘汰了。

學習的關鍵在於,學習得精通,學以致用,活學活用。

人的起點不同,知識對人的命運所起到的作用大小也不一樣的。在貧困落後的地區,孩子們基本只有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考上個好的大學,在城裡安居樂業,還是大部分鄉下孩子跳出農門的一個比較可行的辦法。否則只能做民工了。他們的出路還是少啊。

對含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一出生基本上命運就有了大致的模子,子承父業呀,給你錢自己創業呀,知識只是符合他身份所配備的一部分。沒有知識他們就是公子哥兒,名媛小公舉。有了知識他們就是運籌帷幄的才子才女。總之,他們的活法多、路子寬。


中國有句成語叫「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什麼父母會起早貪黑,含辛茹苦 不畏艱難,的供我們上學,就是想讓我們多長一點知識,多點文化,希望以後路能夠好走一點,人生在世走到老學到老,多學點知識只會對自己有好處!

我並不敢說知識能改變所有人的命運,像現在有知識有文化找不到工作就業難!的一無是處的還是有的。但知識改變命運卻是其中之一!

首先,從大家的回答中,個人認為很大一部分的人混淆了兩個概念,讀書和知識。把讀書等於擁有知識。個人只能說,讀書並不等於知識,學歷高的人擁有的知識雖多,卻也並不一定能化為實際力量,那麼也就無從談起改變命運。

第二,任何事物的果都會是多種因所導致,如果僅僅靠讀書獲取知識就能改變命運,那也太離譜了。也就是說,知識只是你成功的必要條件,其他一切因素都需要你自己去擅加利用。

第三,我們可以將問題反過來說,是不是沒有知識的人命運一定是差的?個人認為,當下社會,除了以往傳統社會下比較會利用人脈資源混跡社會的人以外,沒有知識和學歷的人越來越受到社會的排擠,如果沒有知識很難說生活過的非常好。

因而,個人覺得現實社會離不開知識,而讀書只是獲取知識的途徑,重要的是將知識轉化為力量,切忌死讀書!


{!-- PGC_VIDEO:{"thumb_height":360,"vname":"【MagicTV】哪個瞬間會讓你覺得讀書有用?.mp4","neardup_id":15270443742968101745,"thumb_width":640,"sp":"toutiao","vposter":"http://p1.pstatp.com/large/f780005653c529c519b","vid":"d483e2948005409ead16f7244bf3deb1","video_size":{"high":{"h":480,"subjective_score":2,"w":854,"file_size":7186087},"ultra":{"h":720,"subjective_score":2,"w":1280,"file_size":11424953},"normal":{"h":360,"subjective_score":3,"w":640,"file_size":5318365}},"duration":105,"hash_id":15270443742968101745,"thumb_url":"f780005653c529c519b","md5":"a359db90cee453a95d8cc2ae5a2e7b83","vu":"d483e2948005409ead16f7244bf3deb1"} --}


確實如此.

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老祖宗這句話不欺人.書讀的多的人哪怕不能及時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活得不糾結,放在再差的環境裏也能過得很好.困境與他應該不是壞事兒.若有機遇,肯定不會讓人失望,至少聰明的人會有很大作為,哪怕缺心眼兒一點兒,那也是個會體貼別人的會換位思考,會創造好的工作環境的人.

我身邊有個姐姐,書讀的很多,曾經喊著她去考研究生,她很不錯,三個月準備然後就考上了,公費讀完研究生後回到家鄉繼續教學,工作遊刃有餘。學教的不錯,人活的也很豁達.

讀書有個很重要的作用是你可以選擇你想要的生活,如果你書讀的多,那你這種選擇應該更加的輕鬆和容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