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浙江人,老公北京人,有北京戶口,父母兄弟在北京,有房;兩人留學認識回國後結婚,原本打算在北京工作兩年後就去上海發展,因為我原本就打算一回國就去上海發展,一方面離家近,一方面更喜歡上海這個城市,因為老公的原因先去了北京,老公祖籍南方省份,在南方讀完大學畢業之後在上海工作過幾年,南方朋友多於北京朋友,對上海也很熟悉;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回國後第一份工作不在上海,不能拿上海戶口了,想買房得先租五年房交五年社保,在北京沒有這方面顧慮,雙方父母在浙江和北京,相對於留在北京,去上海之後有了孩子會不方便帶;但我們又覺得生活品質、城市體驗來說上海要好過北京,長三角周邊城鎮也多元,而且題主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長三角,所有親人朋友交際圈都在那兒,留在北京發展基本要和之前的圈子割裂了;

現在各種糾結,不知道該留北京還是堅持去上海…


戶口就是一種獲得資源的憑據。如果認可這點,我們就可以進行這樣的分析。

北京戶口能給你帶來哪些資源:購房、子女就業、醫療保險,以及未來的養老保險等等。

離開北京的代價就是以上資源你需要自己花錢解決,或者帶來損失。

那衡量是否去上海發展?在上海發展獲得的資源:金錢收入足夠彌補離開北京的損失。


生活上海好於北京。

發展北京好於上海。

總的來說生活和發展都強於其它城市。

所以根據自己和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即可。


留北京吧。

1、按照國家規劃,津京冀以後發展也會不錯,北京作為首都只會越來越好,包括環境、醫療、教育等。氣候這東西沒法改變,你只能去適應。古代那麼多皇帝選那是有原因的,誰也不傻子。

2、上海戶口是打分、看入戶條件的,只要滿足戶口遷入條件就能遷入,你什麼時候準備總是有希望的。北京戶口是准入制的,會給一些單位入戶名額,外地戶籍人員能不能入要看你的就業單位有沒有名額,名額會不會分給你。不然就算你條件再好,你也不會有資格獲得北京戶口,一輩子都只能是居住證。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戶口比上海戶口值錢。

3、個人覺得北京城市建設不如上海,並不是指高樓大廈,而是很多生活細節,比如地鐵站、機場、道路的設計,上海更精細,更考慮人性化。北京相對粗一下。你對比北京的首都機場和上海虹橋的人性化細節就知道了。北京機場你不跟著人走,基本走不出去,因為指示標籤做的太不好了。所以在上海生活比較舒服。

4、上海是市場化的城市,好的教育資源都是民辦,就連大學的附屬學校都是民辦,比如上外附小,這在國內很多城市是不可理解的。所以在上海,要享受高質量的9年義務教育,不但要考,還要按民辦的收費再出一筆錢。其他物價和生活成本都比北京貴。

以上是我自己感受的一點,不一定對,供你參考。我自己是北京戶口,但是我長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要回北京也回不去,所以拿著北京戶口也沒啥用,於是去年我轉成了上海戶口。


對於孩子來說,還是上海,至少有半年空氣是好的,至少食物品種多,至少上海還是比較有契約精神的,至少上海周邊有不少景點,上海的服務業也在前列


不太喜歡北京。但就你們情況來說,上海會辛苦一點但是心情好一點,北京輕鬆點但總是有遺憾沒去上海。自己選吧


上海的優點:

1. 講規則,有契約精神,任何人憑本事吃飯做事;

2. 買新能源車,直接給牌,不用排隊;

3. 空氣好,環境好,交通相對於北京來說,不堵;

戶口嘛,找一家大公司,上海市會給落戶指標,一般在這種公司工作2到3年,就可以通過公司指標落戶

如果你們是引進人才,也可以很快落戶

就算啥都不是,最多7年,居轉戶

具體的可以看上海的落戶政策

上海的缺點:

1. 節奏快,沒有多少生活的感覺,歸屬感來得慢

2. 浦西和浦東差異太大,經常覺得自己生活在一個假上海,自己的感受和網上看到的,不一樣

3. 精神壓力大,總覺得自己窮

說到底,其實還是需要你自己規劃好自己的未來,選好城市,穩紮穩打,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這樣永遠沒有落腳地。


那就去上海,可以先買北京房子租出去啊。就算後期房價瘋漲也有個落腳點。反正都是要租房子住


不是太理解何以做此決定。。北京來上海有點說不出的感覺,縱然水土氣候不如江南滋潤,但夫家的人際關係網都在北京,也幹得好好的,綜合城市發展水平和家庭來衡量,私以為真的沒必要,題主慎思。


瀉藥!這還真的是個問題。

如果要答主說,答主還是覺得應該在北京。

第一,房價。北京的房價還是比上海控制得要好,雖然不知道你們在北京「馬上就能買房」是誰出錢,但是能現在馬上買房的手上這些錢+增值部分,在5年後還夠不夠在上海買套房呢?時間是個成本!

第二,人脈資源。其實你們小兩口所謂的朋友、人脈都在南方,但那都是你們留學之前的關係,幾年不走動、無共事,這些人脈是「一起玩、讓自己不孤單」的朋友呢?還是「事業上相互扶持和幫助」的朋友呢?另外,上海只是離你的家鄉近,你父母在浙江,那麼他們在上海也沒有圈子,沒有人脈,你們到上海,至少頭五年就是「漂一族」;而男方的父母在北京,從你描述的不能幫忙帶孩子來看,男方父母都是在職人員,在職就意味著有圈子、有社會角色,必然是有些資源和人脈的。為什麼要放著現成的有效資源不用,去上海尋覓那些多年前的朋友呢?

第三,生活成本。答主本人也是北京戶口,家在北京,上海頂級學府本科畢業,大學畢業事業編製在手,還是回了北京。因為上海的生活成本,真的太高了,不僅僅是物價,更多的是因為上海這個城市的物理上的擁擠程度和人際上的疏遠程度。會讓自己生活的每個選擇都變得不具備性價比。說簡單點,北京的很多社會公共事業的財政撥款,讓在北京的許多生活所需價格變得不市場化。北京的個人交通成本、個人深造成本、獲取文化藝術信息的成本之低,在上海是沒有的。因為北京有太多國家級、隸屬中央的企事業單位,他們除了拿中央財政補貼,還能拿北京市財政補貼,再拿區一級財政補貼,人家不需要盈利了。

以上,我覺得生活這個事情,不能只考慮情緒和心情,應該考慮最實際的成本和你們的承受能力。


如果家裡人不反對趕緊來上海,5年一晃很快的,你這一猶豫就變6年了,再猶豫就是7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