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895_副本  

  

這是我在韓國遊學最期待的行程之一

一直很想窺探這個最神祕的地方:南北韓分界線

 

先惡補一下板門店南北韓分界線以及非武裝地帶(DMZ) 和共同警戒區間(JSA)的小知識:

 

板門店(韓語:판문점)

是位於南韓與北韓之間北緯三十八度停戰線上的一個村落,南北韓的代表在韓戰末期1953年7月27日於此簽定《朝鮮停戰協定》而聞名。

板門店之名得自於停戰條約簽定地點附近一個賣香煙的雜貨店,而板門店與柏林圍牆一同被視為冷戰時期的象徵。

板門店離首爾約60公里,離平壤則約215公里,分屬南韓京畿道坡州市、以及北韓開城特級市管轄,為南韓與北韓之間唯一的接點,

並且設有中立國停戰軍事委員會,由瑞士、瑞典、捷克與波蘭四國監察。附近除了會議室之外,還設有南韓的和平之家與北韓的統一閣等設施。

 

板門店周邊為「共同警備區」(Joint Security Area,JSA)

在直徑800米的圓周區域,相隔聯合國軍方和北韓軍方的警備崗哨。2006年10月31日,美方把板門店共同警備區域警備任務正式移給南韓。

板門店每日的觀光名額有限,且並非每天都有導覽團開放名額,衣著必須端整,男士不得穿運動服或牛仔褲(現已改成只要是無洞的長褲即可)及蓄長髮;

女士不得穿短裙和短褲,必須攜帶護照,未滿12歲兒童不得參觀,參觀的時候不得與對方的人員有所溝通(包含手勢也不準)。

板門店也曾經發生過「斧頭殺人事件」、「橡木事件」和「蘇聯大學生越境事件」等小規模衝突。

該地所代表的南北韓非軍事區由於長久以來屬軍事管制,除軍事人員之外罕有人煙,

因此當地自然生態沒有外來人為的幹擾,各種野生動植物的棲息、繁衍相當的多元,已有計畫將該處列為國際生態保護區。

 

非武裝地帶「DMZ」

朝鮮半島於韓國戰爭(1950~1953年)休戰之後,分裂為南韓(韓國)與北韓,彼此間並區劃出一塊軍事性的非武裝地帶「DMZ」。

DMZ區域是隨著休戰,為預防軍事上直接的衝突而設置的緩衝地帶。DMZ於南邊與北邊各設置了警戒線,

而韓國的警戒線設於西海岸臨津江河口至東海岸東湖裏為止,並以此警戒線為基準,南韓與北韓各於南邊與北邊區劃2公里的緩衝地帶。

由於此區域既為軍事上的緩衝地帶,亦是軍事衝突危險地區,因此設置了「民間人統制線」。

因託DMZ區域限制民眾進出之賜,過去50多年期間,生態資源得以完善保存。今日DMZ區域擁有世界級自然生態系寶庫稱號,擁有極高的生態價值。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韓國觀光公社

 

我很喜歡探索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 

所以趁著週末,跟同學一起去了這個地方

太不可思議了,簡直是超難忘的一次體驗

要去這裡,一定要參加One Day Tour

自由行是無法進入的唷^^

我們是在International Cultural Service Club (ICSC) 這個網站報名 : 

http://www.tourdmz.com/

6F. Lotte Hotel
DMZ Division ,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ervice Club
TEL : 82-2-755-0073 / FAX: 82-2-755-0086
E-mail : [email protected]

 

這裡有三種TOUR可選:

Panmunjon Tour(進入三八線)

DMZ+3rd tunnel Tour(不會進入到三八線)

Combine Tour (就是全包,DMZ+JSA+板門店三八線)

 

反正去都去了,那我當然是選行程全包的CombineTour囉:)

有日文和英文的TOUR可選,我們就選了英文(因為日文也聽不懂啊哈哈)

費用是130,000 WON

TUE:07:30出發

WED~SAT:08:30出發 

因為要上學的關係,所以選星期六的TOUR。行程如下:

臨津閣,自由之橋,第三地道,都羅山驛,瞭望臺,板門店

12  

小提醒:請提前七天發電郵預約,到出發那一天請帶上護照,服裝請端莊,不能穿背心或破洞牛仔褲(有看過同團的一位穿背心的團友,一進板門店就被拒進內)

另外相機請不要帶焦距太長(>100mm)的相機,而且要聽從導遊的指示,導遊說可以拍照才拍照唷^^

 

星期六一早,和同學約在回基站,搭地鐵到乙支路一街站,八號出口下車,到樂天酒店6樓接待處

DSC06813_副本  

 

8點半準時出發,踏上前往北韓的路上。

車子離開首爾,一路向北,沿途每隔一段路就有一個哨站,軍事緊張感開始越來越濃烈。

導遊一路用英文向我們解說南北韓分裂的歷史

因為行程調整的關係,第一站,先到都羅山驛

DSC06821_副本  

這裡也是京義線的最後一個站。自由行的旅客搭車到這裡,就不能再前進了

DSC06814_副本  

 

DSC06823_副本  

 

DSC06824_副本  

 

DSC06828_副本  

 

接下來就去眺望臺,遠眺北韓的風景^^

DSC06839_副本  

 

對面就是北韓!好清楚!

DSC06845_副本    

 

DSC06846_副本  

 

第三地道:

第3地道為1974年9月5日根據歸順韓國的金富城(音譯)先生的情報為依據,從1975年開始在汶山地區開始進行搜查作業,並於1978年6月10日開始挖鑿鐵路坑道。

1978年10月17日為了貫通坑道而在板門店南方4公里處發掘出。這個地道的位置在首爾外52公里處,規模與第2地道相當,

如果要進攻首爾的話,第3地道比起其他兩道相對具有更大的威脅性。因為僅在臨津閣西北方4公里處、離統一村居民住的地方約3.5公里的距離,

從首爾開車至這裡只需要45分鐘就可以到達的危險距離。2002年開始開放觀光,有小型的列車提供搭乘,並於2004年6月新設3公尺的步道供觀光。

這裡下去不可拍照,所以就只有照外面

DSC06855_副本

 

DSC06857_副本

 

臨津閣

臨津閣是爲祈願韓半島統一而於1972年修建的保安旅遊景點,位於軍事分界線南端7公里處,距首爾市中心約54公里遠。

臨津閣分爲地下1層和地上3層,由北韓紀念館、統一公園和各種紀念碑組成。臨津閣外還陳列有韓戰中使用過的坦克、飛機等12種軍事裝備

與臨津閣相對的望拜壇是離鄉背井的人們每年春節和中秋節時,面朝故鄉祭拜的地方。望拜壇後是自由橋,

1953年南北雙方簽署停戰協定後,北韓就是在這裡遣返了南韓俘虜。望拜壇前的京義線鐵路在韓戰中遭到破壞,

爲恢復南北經濟聯繫,2000年開始對此鐵路進行修復,修復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中。臨津閣是南北雙方交流進行最頻繁、最活躍的地方。

DSC06859_副本

 

DSC06864_副本

 

自由之橋

自由之橋位於大韓民國京畿道坡州市,臨南北韓交界的三八線,是唯一橫跨臨津江連接南北韓的溝通橋樑,

1953年兩韓就在此地交換戰俘,戰俘走過後大喊「自由萬歲」,自由之橋就因此而得名。臨津閣位於自由之橋的附近。

DSC06865_副本

 

DSC06866_副本

 

DSC06874_副本

 

滿滿的白布,全部都是對北方親人的思念

DSC06878_副本  

 

喫過午飯(好好喫的說,有點出乎意外呢!) 就往此行的重點,板門店出發

向著板門店及南北韓分界線三八線駛去,板門店及週邊800米的空間,是共同警備區域JSA,是休戰線內唯一的聯合國、北韓共同警備區,

在到達JSA前,我們被通知由於VVIP GUEST (聲稱是軍方高層) 的離開,我們要延遲一點才能進入板門店。

之後聯合國軍人上車逐個檢查護照,澳門在板門店申請規定中,是40個受到限制進入的國家和地區之一,不過士兵只打量兩眼後,便獲準繼續前行。

進入由軍方完全掌控的範圍後,我們要換上由軍方安排的車輛前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慬慎,不能喧嘩不能指點更不能拍照,否則後果如何誰也不知道。

接著簽一份「生死狀」,作為軍方證明。然後發給我們識別證

DSC06885_副本  

 

DSC06886_副本  

 

進入當年南北韓在板門店舉行南北對話及軍事停戰會議場所。

DSC06895_副本

 

這兒聯合國軍人數量明顯增多,我們在軍方的安排下,一步一步向著板門店及三八線接近。

屋內有士兵駐守,小屋簽訂停戰協議的長桌,就是整個三八線的中心點。

DSC06905_副本  

 

此刻,我正同時站在南韓和北韓的領土之間。然後大步跨過,踏上了北韓的土地。

感覺,很不可思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