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会委员花亦芬今天发文强调,高三历史选修的课纲草案,有四大问题应好好修改。图中红线划线文字,为教育部历史课纲草案中,所声称「在追求转型正义的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政治、族群或种族冲突的问题」,该立场明显诋毁在转型正义。(记者陈钰馥翻摄)

2018-08-16 20:20

〔记者陈钰馥/台北报导〕教育部课审大会本周决议,在不增加总学习时数前提下,由研修小组检视课纲与转型正义有关条目是否妥适,并加强必要之调整与补充说明;对此,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台大历史系教授花亦芬今天发文强调,高三历史选修的课纲草案,在转型正义方面,有四大问题应好好修改。

花亦芬声明指出,光是高三历史选修「国家暴力与转型正义」部分的课纲草案,在课纲条目与说明的部分就有不少问题,12年国教历史课纲在转型正义部分,很多需要修改之处,希望相关人员能谦虚聆听诚挚建言。

花亦芬提醒,第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纳粹大屠杀」应正式列入课纲条目,以示国家对此人类历史重大悲剧真正的重视,而非放在说明部分,更非是几个国家择一讨论的选项之一。

花亦芬质疑,第二、讨论转型正义不能只讨论「谁该负责?」却不讨论加害体制的问题。只是问「谁该负责?」这是扭曲转型正义基本的核心追求。

第三、课纲草案在说明部分既要讨论转型正义,却又要讨论转型正义可能引发的冲突,不知这种课纲逻辑要达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互相抵销求进步吗。

花亦芬强调,德国转型正义真正依据的基础不是「纽伦堡规章」,而是「世界人权宣言」所强调的「人性尊严」,请勿将盟军所做的去纳粹化工作,与德国真正追求民主转型与人权落实的历史混为一谈。

此外,促转会昨天所发官方声明却指出,「本会关注的重点,是人权的根本价值及宪政秩序,能否被实质纳入教学内容;新版课纲已从民主宪政秩序、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辨识及反省国家暴力、当代社会如何捍卫人权、公民不服从等主题适切的处理转型正义教育的核心议题。尤其高中历史选修课直接指出「国家暴力与转型正义」,亦是此次审查会议带来之一大进步。」

花亦芬在脸书不讳言质疑,某单位在新闻稿中称「新版课纲已从民主宪政秩序、国家与人民的权利义务、辨识及反省国家暴力、当代社会如何捍卫人权、公民不服从等主题适切的处理转型正义教育的核心议题」,这是挂保证的概念吗?

花亦芬强调,目前课纲草案提出的主题是许多零散片段概念的组合,学生无法从拼凑的枝节,顺利学习到对转型正义完整的认知,中学教育内容已够支离破碎,如何期待让学生在散落片段中,接受到好的转型正义教育。

她直言,从过去到现在,个人所持的看法与立场都是一样,认为课纲在转型正义部分需好好改进,近期自己并没有参与任何部会会议,以及参与任何新闻稿的拟定。

  •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台大历史系教授花亦芬。(资料照)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台大历史系教授花亦芬。(资料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