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村官,就是一个好的村班子集体,一个村庄发展的希望所在。如何解决村班子不强成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凤城市委结合丹东市委“两个一批”建设要求,积极开展“毛丰美式好干部”培育工作,力争选好领头雁。

  定向培养村官,土生土长解决水土不服。

  为了精细培养实现毛丰美式好干部快速成长,凤城市委改变以往重选拔轻培养的模式,注重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同时采取压担子、搭台子、架梯子等方式,让组织在干部成长中发挥引领作用,全市毛丰美式好干部培育工作逐渐实现体系化、制度化。各乡镇街道党委和市直各单位围绕好干部标准,结合干部日常工作表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排查,在征求基层党员意见、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每个单位上报1-3名培育对象。市委结合日常掌握情况和各领域工作特点,在6个领域确定了30名好干部进行重点培育,制定培育计划,建立好干部培育对象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培养群体初步形成。

  搭建平台锻炼,多措并举提升业务水平。

  把培育对象放到动迁、信访、脱贫攻坚等基层一线和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来考验、磨练,对表现优秀、作用突出的干部,通过谈话等形式进行肯定表扬。对工作能力突出、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优先提拔到重要岗位锻炼提高。积极推荐表现突出的干部担任各级“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作为省“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典型和“最美凤城人”等,让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得到锻炼。同时,做好培育对象的梯次培养,为毛丰美式好干部储备后备力量。

  强化正向表彰,村级班子实现强筋壮骨。

  结合纪念建党97周年活动,召开全市表彰大会,共表彰66名优秀共产党员,5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有12名同志被省委和丹东市委表彰。凤城推荐了4名毛丰美式好干部和3个大梨树式好村庄作为评选表彰对象,现已通过初步审核,这些集体和个人代表了凤城开展“两个一批”建设的成果,也为本市其他集体和个人树立了榜样。

  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迎来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这群辽东土地上飞起的领头雁,正是带领着父老乡亲实现富裕梦的圆梦人。

  特邀记者 任国良

  供图:凤山街道 曾钰然 大梨树村 沈乐琴 边门镇 冯云志爱阳镇 卜华

  编辑/祎乔主编/李志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