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題主所說,曾經與華為齊名,被譽為「北聯想,南華為」的聯想集團深陷發展危機,在個人PC和互聯網普及現今,若聯想產品力和創新力持續下滑,對曾經冠絕全球的聯想而言,將是致命的打擊。

自2001年楊元慶正式出任聯想集團總裁兼CEO並宣布了集團未來幾年的發展戰略以來,聯想集團加速國際化布局,個人PC業務出貨量和市佔率均創下全球第一,聯想積极參与國際競爭,陸續收購IBM的PC業務和摩托羅拉的手機業務,發展勢頭強勁。

但好景不長,隨後幾年聯想的PC業務和手機業務雙雙業績下滑。2017年第一季度,聯想PC出貨總量為1232.2萬台,較上年同期的1212.1萬台增長1.7%,而惠普同期出貨量增幅達6.5%,隨著聯想銷量下滑和惠普銷量持續攀升,兩者已在伯仲之間。業界相信惠普重返PC市場老大只是時間問題。而與此同時聯想的手機業務,雖整合了摩托羅拉的資源,仍毫無起色,甚至日漸邊緣化。自此,曾經輝煌一時的「中華酷聯」四大家族只剩華為一枝獨秀。一些現象都在暗示著,創新乏力、產品乏力、營銷乏力的聯想,已然身陷危機。

楊元慶看到了危機,卻無解決之道。 隨著智能移動終端的全球化普及,PC行業已非朝陽產業,手機業務遲遲不見起色,聯想的兩大支柱業務的發展漸露頹勢,作為聯想掌門人的楊元慶難辭其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2014年,聯想整頓手機業務之際,小米還是只是初創公司,但其手業務卻異軍突起,出貨量後來居上,大幅度領先聯想手機,與此同時,華為手機出貨量力壓小米穩居第一。小米和華為都致力於創新投入的科技公司,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華為的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球第一。華為2006-2015年十年間,其研發投入累計超過2400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15%。反觀聯想,研發投入佔比逐年減少,不可否認,聯想與華為的差距正在逐漸拉大。

聯想對摩托羅拉的收購無助於聯想手機業務的提升因而被外界認為是楊元慶的投資失敗,這位曾經的「打工皇帝」也因此遭人詬病。

楊元慶的功與過將對聯想集團未來的發展產生長遠的影響,他是否是個稱職的「打工皇帝」,我們敬看聯想在「後PC時代」的發展之路。


聯想和華為兩種經營思路的碰撞吧。兩家公司成立於八十年代中期,成立的時間差不多,剛開始做的業務也差不多,都是代理國外的通訊和it產品,主要都是企業級的應用。

兩者都快速的得到發展,賺到了第1桶金。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任正非堅持技工貿,堅持技術研發要放到第一位,每年營業收入的15%要投入到技術研發當中,這樣堅持了三十年,華為的成為國內專利第一的公司,在競爭錊激烈的電信領域做到了業內第一,而且不斷拉開與行業第二德差距。聯想呢堅持貿工技,把商業運作放在第一位,技術上投資很少,很少有自己研發的核心技術,技術的獲取通過資本併購得來。電腦收購了ibm的家用電腦公司,花了很大代價,並沒有得到什麼核心的技術。一連串眼花繚亂的資本運作後,聯想與華為的差距越來越大了。兩千年左右的時候,互聯網金融泡沫,很多高科技公司資金困難,找到華為,希望華為投資,華為當時投了幾家公司,過了兩三年後,這些公司有的上市,有的被併購,華為的投資獲得了幾十倍回報,當時華為內部大家都覺得這樣賺快錢挺好,甚至準備成立一個專門負責投資併購的事業部。但是被任正非果斷叫停,說這樣賺快錢會影響大家沉下來做技術的心,華為還是要專註於技術研發。現在看來任正非的格局和眼光在國內的企業家中算是頂級了。

主要是柳傳志對楊元慶的認可和支持,支撐了楊元慶在聯想的領導權。現在聯想的戰略很失敗,與其說是楊元慶的失敗,更不如說是柳傳志的眼光,戰略的失敗。

聯想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機會不少,但沒有真正的把握住。比如對聯想移動的態度,在投入較大研發和資金後,以人民幣一億元售出,時間不長又溢價以幾億元人民幣回購。這一賣一買是戰略眼光的失誤,錯判移動互聯的發展態勢,失去了對市場的把握,這種體量級別的企業,戰略上的失敗是致命的。

在一次聯想全球中高級別的會議上,參會的人員來自全球,但準備的PPT是中文的。這對一幫老外來說,簡直就是聽天書。這也反應了聯想在內在問題。

聯想實際意義更像一個國企。更像是OEM,來料加工組裝工廠。


應該還是有能力的,但市場行情,不是誰能左右,大環境在那裡,整個電腦市場委縮,不景氣,智能化手機的大範圍普及泛濫,只要有手機就很少甚至基本上不用電腦,手機搶佔了很多電腦市場,電腦的銷售,維修,整個大市場都受到劇烈的影響,(還記得那年武漢廣埠屯電腦市場殺人案的悲劇嗎?)電腦行情不好,不在於人的經營管理,而是時代的發展,大自然的自我選擇。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優勝劣汰。其實手機就是一種小電腦。但比電腦先進多了,好用,簡單,便宜,又輕便小巧,與時俱進。當年的聯想,在中國電腦業中,也算數一數二,曾經也擁有過無盡的風光,至今我們買電腦,也還是喜歡聯想電腦。但聯想的手機就不敢恭維了,發展著發展著突然就看不見了。真讓人不明白,那麼好的一個國產品牌,怎麼就在後來的時代的發展中掉了隊?再也爬不起來了?聯想落後,有個人的原因,也有時代的原因。我想,聯想之所以不換總裁,必定有它的道理,虧的多了,花了那麼多錢買教訓,不能浪費,要總結經驗,吸收教訓,奮起直追,緊密結合時代,開拓進取,再創輝煌!如果再換總裁,說不定,不了解情況,還要交更多的學費,才會猛然醒悟,錯在哪裡?路在何方?那說不定更得不償失,雪上加霜。總之,換不換總裁,是聯想的事,而買不買聯想?用不用聯想?才是我們要考慮的。好,我就買。不好,懶得看。僅此而已!


說說我的想法吧!

第一:權利和億元高薪都是董事會大股東給的,他也只是個高級打工仔。 目前誰是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楊元慶作為柳董欽點的接班人,一直傾力協助他,支持他掌舵聯想,給他加薪也是為了激勵,更是為了不要打臉自己看錯人!

第二:聯想連年虧死為什麼不能拿高薪?你去看看A股,很多垃圾公司虧掉褲衩,管理層照樣加薪拿年終獎,管不著! 管理層業績與薪資倒掛的現象太多了,主要是由於大股東佔主導,小股東一邊涼快去,你說小股民會同意給那些傢伙加薪?業績這麼爛,股價掉溝里去了!打人的心都有。

第三:他自己也說了的,聯想收購了IBM一些過時的業務部門後,很多老外工資比他高,導致他薪水自動提升,你懂的。也是,我是領導,總不能比自己手下拿的還少吧?


想起當年關於貿工技還是技工貿的討論……

所以現在的pc業務,手機業務不行是有原因……

對於產品型公司來說,沒有核心技術都是扯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