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1張

何鴻鵠成功登頂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峯

7月26日上午10點,位於新疆的慕士塔格峯迎來了新的一批“問頂者”。在他們當中,39歲的重慶巴南人何鴻鵠便是其中之一。作為團隊裏為數不多的女性,她靠着自己的體魄、堅持和耐心,用無氧攀登的方式,戰勝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峯。

為了登頂,她準備了一年時間

7月27日下午,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與何鴻鵠取得了聯系。此時的她已經回到了海拔4400米的大本營,待休整完備後,踏上返回重慶的旅途。

何鴻鵠告訴記者,自己從事旅遊行業,也同樣熱愛旅遊,尤其是一些突破極限的遠行。“驢行、漂流、登山都很喜歡。”何鴻鵠說,從2003年起,她便開始挑戰各種各樣的高海拔山峯,去年國慶期間,她就登上了海拔6168米的雀兒山。

想要爬上一座挑戰人類極限的山峯,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個人的身體素質佔有很大的比重。從7月中旬到達當地開始拉練,到最後成功登頂,何鴻鵠足足為此準備了一年的時間。

“主要是體能和力量訓練。”在一年的時間裏,何鴻鵠每週要進行三到四次的空手道訓練,用來提升自己的體能、塑造肌肉,在家裡,她會戴上減少氧氣吸入的面罩,模擬高海拔地區空氣稀薄的狀態,提高自己的肺活量。

一切就緒後,何鴻鵠踏上了去往新疆的路途。“臨行前,老公幫我打包了行李,他更專業些。”在這重達60斤的行李中,包括了登山使用的所用器具以及禦寒衣物,比如手杖、踏雪板、睡袋、登山靴等。由於不同高度的氣候環境差異明顯,光羽絨服她就帶了三件。

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2張

登山過程中,體能和心態都要接受考驗

進山拉練數天,最大的考驗是耐性

據瞭解,慕士塔格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陶縣與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交界處,海拔7546米,常年積雪,雪線海拔約5200米,山頂冰層厚100-200米,有“冰川之父”之稱。4400米為大本營,5400米有C1營地,6200米有C2營地,6900米有C3營地,最後登頂。

7月14日,何鴻鵠徒步8公里到達大本營後,次日便開始進行拉練。此次登頂任務,集結了一個17個人小隊,包括7名嚮導,10名登山者。在登山者當中,有4名女子。

“登山者來自全國各地,北京、廣州、深圳的都有,重慶的只有我一個。”在首日拉練中,陰天的天氣不會太曬,但高處的風很大,由於衣服、頭巾和手套都沒有帶對,一路凍得讓她很是擔心自己會掉隊,“最後體能和心態都經受住了考驗。”何鴻鵠說,從大本營到C1營地的拉練要進行三次,反覆上下將能夠讓自己克服高原反應,以便往更高處行進。

身體狀態雖然很好,但何鴻鵠的內心卻有些急,她很希望就直接從C2營地一路登上頂峯。當何鴻鵠把想法告訴給隊長時,遭到果斷拒絕。“登山不能急,不能玩命!”隊長告訴何鴻鵠,只有把體能和高反適應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遊刃有餘地登頂。

“這是考驗耐性的一個過程,風景固然美好,但我們要把風險降到最低。”何鴻鵠說,她試着讓自己慢下來,克服高反帶來的輕微頭疼惡心的情況,並合理膳食調整狀態,“冬瓜排骨湯、稀飯、素菜,吃的簡單不油膩。”

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3張

成功登頂的何鴻鵠

走一步喘三下,最後600餘米最艱難

作為經驗老到的隊長,他的考量確實有道理。在登山過程中,小隊裏就有3人陸續退出。“其中有一個登山者很讓人遺憾,他已經是第三次來嘗試了。”何鴻鵠說,由於肺水腫的緣故,這個隊友的體力出現了問題,並引發高原反應,不得不放棄登頂。

在經歷隊友退出、調整心態、適應高反的情況之後,7月22日,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小隊開始正式嘗試攀登。拉練帶來的成效在此時開始顯現,何鴻鵠順利完成了C3營地之前的攀登行動。到了7月26日凌晨3點半,小隊開始進行從海拔6900米向頂峯前進。

“夜間的天氣變化相對穩定,相較於白天攀登更加安全。”臨行前,何鴻鵠喝了些熱水和葡萄糖水,便在零下20℃左右的環境下,裹着厚重的衣物,帶着手杖、踩着踏雪板,和小隊成員按照計劃緩慢行進。“確實是不能急,否則會前功盡棄。”何鴻鵠說,和攀登海拔8844米珠穆朗瑪峯不同,攀登慕士塔格峯為不攜帶氧氣的無氧攀登,必須一邊調整呼吸一邊行進,這對於身體極限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走一步喘三下。”何鴻鵠說,從C1營地到C2營地走一步喘一下,從C2營地到C3營地走一步喘兩下,在這最後600多米的垂直距離裏,則需要更加放慢節奏,“只有這樣才能把腳擡起來走好下一步,如果不斷擡腳走,肯定會有風險。”

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4張

何鴻鵠登山途中

最終成功登頂,下一步打算去珠峯

眾多登山過踏過的路線上的積雪已經沒過腳踝,無人走的地方手杖插進去也只露出手柄。

上午10點,小隊終於成功登頂。何鴻鵠放眼望去,發現自己已經立於雲層之上,頂着呼嘯的山峯,看着積雪被吹上天空,就如同在往天上“下雪”一樣。

不能太興奮,依舊要平靜的呼吸,登山者們合影留念,感謝嚮導給予的一路幫助,最終促成了此次登頂。

“總的來說,整個過程都還算順利,不過我的臉還是有些曬傷了。”何鴻鵠告訴記者,盡管戴着面罩和墨鏡,但未被保護的面部皮膚還是受到了紫外線的影響。盡管如此,她仍然決定要在登山的路上繼續下去。

下一步,何鴻鵠打算用一年的時間進行準備,去挑戰世界最高峯珠穆朗瑪峯。“隊裏有一個經驗老道的嚮導,已經登頂珠峯15次了。”何鴻鵠說,有嚮導的幫助和鼓勵,讓她覺得自己依然可以繼續努力,直到巔峯。

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5張

何鴻鵠的臉被曬傷

人物面對面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怎麼喜歡上了登山運動?

何鴻鵠:對於我來說,除了走遍各地去看有“寬度”的風景外,還想去看看有“高度”的風景,登山便是最好的選擇。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攀登高海拔的山峯都存在一定危險性,家人是否支持?

何鴻鵠:丈夫和女兒都支持我,我們一家都很熱愛旅遊,也很喜歡這種極限運動。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在攀登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麼?

何鴻鵠:主要還是無氧攀登的因素,調整呼吸的節奏,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最大程度適應攀登的節奏。

重慶女子登頂7546米慕士塔格峯,下一步欲問頂珠峯 新聞 第6張

何鴻鵠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有幾位隊友中途出現身體問題而不得不放棄,你有沒有考慮過退出?

何鴻鵠:沒有,我覺得一路還好,這是一個考驗耐性的時刻,一定要讓自己慢下來,不能激動,才能避免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會不會支持自己的女兒也參與到登山運動中來?

何鴻鵠:我女兒今年11歲,雖然在她5歲時我就帶她去露營,但畢竟她和我的性格不一樣,如果她長大了也打算登山,我會盡最大的能力去給予她最大的支持與幫助。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實習生 熊帥 受訪者供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