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北京舞蹈學院 舞蹈考級院 院長 北京舞蹈學院 教授

  “我以爲,只要是“教育”就應該有責任心,是要負責的。因爲一個孩子的成長,家長是他最初的模仿人,可以說是第一位老師,也是他的引導者、出資人。

  所以,家長替孩子選擇課外興趣學習,某種程度上是隻能如此的,但是否選擇的對?是否契合孩子的興趣?這些應與孩子溝通。

  所謂“考級”,它是針對普羅大衆的孩子們學習舞蹈藝術所採用的一種辦法。它作爲一種普及性的教育方式,是根據孩子不同的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來制定與他們年齡相適應的等級測評方法,藉此來檢驗孩子學得怎麼樣,實際上是這麼一個概念。”

  舞蹈、樂器、繪畫……

  在孩子的藝術學習過程中,關於“考級”似乎已經是繞不開的話題。

  那麼“考級”真的有必要嗎?

  什麼纔是孩子藝術“考級”正確的打開方式?

  ……

  (歡迎大家文末留言探討)

  

  若有啓發,歡迎轉發

  問:如何毀掉一首你最喜歡的歌曲?

  答:將其設置爲鬧鈴。

  這個梗雖然很老套,但也說明一個問題,用不合適的方式對待已有的興趣,那麼興趣也許會變爲負擔。

  “孩子學舞蹈,到底要不要考級?”

  “孩子學鋼琴,什麼時候考級纔好?”

  “孩子學畫畫,什麼時候才能考級?”

  ……

  “考級”作爲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一直是橫亙在家長面前的問題。

  那麼,如何理性面對“考級”?

  “考級”是否會毀了孩子愛藝術的心?

  作爲家長,我們應以何種態度面對考級呢?

  究竟,孩子需要一場怎樣的美育教育?

  1

  “考級”是榮譽 還是桎梏

  近年來,“考級熱”一直備受爭議,除了舞蹈外,美術、音樂等等方方面面都在考級。

  從社會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講,“考級熱”是正常現象,因爲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會有需求的擴大,而且更多是精神層面、美的層面的這種需求。

  可很多家長談考級色變,一到孩子考級就如臨大敵,怕孩子考不好、考不過。

  但說到底考級是孩子自我的選擇,而不是硬性規定。

  很多家長的考級焦慮,大多源於對藝術學習的目標認知不清!

  以舞蹈爲例,在郭院長看來,考級作爲普及舞蹈的一種方式,更看重的應是在孩子心裏埋下一顆美的種子,通過這種方式感知美、學習美、欣賞美,併爲他自己創造美打下一個基礎。

  那考級,你說到底起什麼作用呢?

  “

  考級只是對學習成果的測評

  視頻中郭院長提到,孩子學習舞蹈,不是百分之百都考級的,考不考級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是硬性規定。

  但爲什麼我們還要讓孩子考級呢?

  實際上,你既然認可了、學習了,總得看自己學的怎麼樣啊,那考級這種方式,就是對孩子階段性學習的檢測,還是有好處的。

  考級,是手段,不是目的!

  而且,藝術本身沒有優劣之分,也絕不在級別的高低,而是在於是否能夠感染人。

  所以家長也不要過於糾結考級。

  在這個階段,重要的是在孩子心裏埋下“美”的種子。

  2

  “考級”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請各位家長思考下:

  讓孩子考級,除了能留下一紙證書外,我們還能留下什麼呢?

  “

  讓孩子擁有目標感

  沒有目標,必然會怠惰。

  從小引導孩子養成有奮鬥目標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而考級便是一種既收穫了知識,又能培養孩子喫苦耐勞精神的一種方式。

  這種意志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孩子改掉半途而廢、輕易放棄的壞習慣,使孩子逐漸養成恆心和耐心,讓他成爲一個堅毅的人。

  “

  增加孩子對藝術的認知

  無論何種考級,都是系統的、遞進的。

  經過了“考級”一級級的“錘鍊”後,孩子也會更加系統,更加詳實地瞭解自己所學的藝術領域,若未來孩子想進一步的深造,紮實的“童子功”將使他們事半功倍。

  那麼通過早期藝術的啓蒙,孩子可以對美有初步的感知,並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通過這種方式感知美、學習美、欣賞美,併爲他自己創造美打下一個基礎。

  “

  鍛鍊孩子的膽量

  考級的舞臺是一個表演的舞臺,是一個自我鍛鍊的舞臺。

  一些孩子第一次面對考級時難免會緊張,考級的場面、氣氛、評委都會讓他感到恐懼。

  但經過第一次考級以後,我們便會發現孩子好像跨上了一個新臺階,他會興奮的把考級的經歷與家長分享,並不再懼怕主動的自我展示,這種改變是日常授課所不能帶來的,它需要儀式感。

  所以,考級過後,除了一紙證書外,它還給孩子帶來了自我展示的膽量,帶來了見識與開拓的視野,對孩子的成長大有裨益。

  “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考級還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常用這樣一句話來稱讚那些優秀的人,“你看他站在舞臺上會發光誒!”

  而這個“光”就是自信帶來的。

  擁有比別人多的技能,擁有更多考級經驗、舞臺經驗,這些發“光”的孩子,他們自信的眼神、鎮靜的內心、得體的表情,都是多次鍛鍊的結果,他們的颱風、氣質必然比那些從未登上過舞臺的孩子好得多。

  考級不僅在於孩子藝術技巧的培養,它對於孩子心理素質的提升,自信心的建立等等都是一種正向的影響。

  所以“考級”,既不是榮譽,也不應是桎梏,它更多的應該像是興奮劑

  讓孩子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興奮點,並且以”考試“的形式來驅散長時間的疲憊和懈怠感。真正經歷過了這樣的專業考試,對孩子的學習熱情是有幫助和有好處的。

  3

  孩子藝術考級 家長爲啥那麼焦慮

  相信很少家長送孩子學習舞蹈的目的是爲了考級,而事實上,在日復一日的急功近利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抱着“不能白學一場”的心情,讓自己和孩子成了考級的附屬品。

  “身邊的孩子都報了各種興趣班,可不能讓我家娃落在後面!”

  “你看看人家剛學半個月就能彈出三級的曲子,你看看你,一點進步都沒有!”

  ……

  考級本是一件好事,可它卻因家長的焦慮,被賦予了太多負面情緒。

  所以,家長要理性、平和的對待考級,合理掌握這個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們要把考級變成一種讓孩子興奮和愉悅的挑戰,而不是一項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

  家長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

  音樂家周海宏說很多琴童是“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

  但實際上,倘若孩子本來就在文化課的壓力下疲於奔命,如今還不能把興趣作爲文化課後的調劑來支撐,非要多出一門應試課程,隨後再以應試的方式對待興趣,那麼他就很難建立起興趣學習的內在激勵機制,所以纔有“學了一門技術,恨了一門藝術”之說。

  可社會發展到今天,作爲家長,我們是不是需要有一定的理性思考。首先要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再一個要尊重孩子,究竟什麼樣的方式是適合他的,這樣才能把藝術學習變成有效學習。

  “

  急功近利的藝術是“假藝術”

  藝術的自由表達,是在審美基礎之上的。

  沒有審美的自由表達,不是藝術。

  很多家長看別人家的孩子考級了,便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也不能落後,於是孩子只能靠着毅力支撐去學習,而忽略了藝術學習的樂趣,毫無美感的機械作業。即便是考了十級,也可能不具備優秀的藝術素質。

  這十級的成績可能只是家長在朋友面前炫耀的“資本”,亦或是多年以後,在經歷了無數升學和生活壓力的某天,成了和朋友聊天時“我以前還學過××呢,還考了十級呢”的談資。

  而這當中,唯獨沒有藝術的慰藉。

  而那些沒有被急功近利押着走的孩子,那些在兒時就用心感受過藝術的孩子,就算未來真的被生活所累,但有了兒時養成的堅毅品質、和對美的追求,他們絕不會被動於此,定會從藝術中得到心靈的慰藉,帶着一刻赤子之心,輕裝前行。

  作爲家長,我們要給予孩子一場去功利化的美育教育,因爲這樣的經歷會融入到孩子的血液當中,日後回想起來,他不會去說“我學過藝術”,而是會覺得“藝術,就是我的生活,我可以沒有一切,但我不能沒有藝術的陪伴。”

  “

  培訓的是孩子 但教育的更應是家長

  考級作爲普及教育的一部分,作爲美育的一種方式。那麼這種教育,培訓的是孩子,實際上首先要教育家長。

  因爲家長是孩子的監護人,是他的第一任老師,是他的出資人,你有責任爲他把握,有責任引導他,有責任關心他。不能再是原來那個,把他扔到一個有小朋友的地方讓他們玩,不是這樣的。

  現在是一個能力持續升值的時代,一個人的全面發展比外在憑證更爲重要。

  我們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具備素質教育的思維,都能正確的認識考級、利用考級,把考級當作素質提升的工具,而不是讓自己和孩子成爲考級的附屬品。

  總之,只有改變自己的古板思維,纔是真正的爲孩子負責。

  作爲父母,或者作爲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現實生活的人,每天在忙完工作、學習後,如果還能彈個琴、畫個畫、寫個字、唱個歌……這樣的人生體驗,會不會更美好?!您難道不覺得,藝術真的能夠點亮生活、豐盈人生?!

  美,究竟是什麼?

  美育,到底有多重要?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曾大聲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

  爲此,首都教育《師說》欄目邀請中央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的知名教授,和北京市少年宮的專家老師,在每個週末晚19:30,與您一起探討:何爲美?何爲美育?

  歡迎文尾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