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4月15日,央行發佈公告稱,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合理充裕水平,2019年4月15日不開展逆回購操作。這是連續18個交易日未開展逆回購操作,因當日無到期逆回購,當日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記者注意到,雖然央行連續多個交易日暫停逆回購操作,但隔夜市場利率環比大幅上行。據華創證券統計,上週五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R001收於2.6922,環比上行122.30bp,R007收於2.7254%,環比上行48.80bp。上週1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環比分別上行4.41bp、4.65bp和6.55bp。而上週央行公開市場未逆回購操作,爲連續17天暫停逆回購操作。

  4月份,一直都被業界視爲是傳統繳稅大月。不少券商日前也指出,月中的時期資金流動性將會繼續面臨壓力。而近期央行持續暫停逆回購操作,那麼近期還會降準嗎?

  記者採訪獲悉,近期降準的概率可能不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短期通脹上行風險加大,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貨幣政策邊際寬鬆的節奏。但考慮到今年逆週期政策調節的必要性,通脹指標掣肘貨幣政策程度有限。由此,從本輪降準的政策目標來看,宏觀經濟增速和存量社融及M2增速仍是影響央行降準決定的關鍵指標。”

  就在4月12日,央行發佈的金融數據顯示,3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8.94萬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0.4個百分點,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爲208.41萬億元,同比增長10.7%。

  在王青看來,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趨緩、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的背景下,4月央行降準的迫切性有所下降。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告訴記者:“從國內政策和基本面角度來看,未來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必要性不強。”

  因爲在他看來,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政策大方向下,央行和監管機構更多注重於進一步提高部分監管指標容忍度,建立對銀行的激勵機制,通過市場化的辦法調動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同時在制度層面,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推動利率逐步“兩軌合一軌”,從利率層面來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因此章俊認爲,即便年內央行再次實施降準,也更多是“置換”性質,目的是爲金融機構提供更爲廉價的中長期資金來鼓勵向實體經濟放貸。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在最新研報中也稱,近日央行公佈3月新增社融2.86萬億元遠超預期,社融增速企穩預示未來經濟有望見底。再加上3月通脹的明顯反彈,意味着央行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必要性顯著下降,未來降準概率或明顯減弱。

  不過,王青認爲,二季度降準有可能延後,但不會缺席。

  (編輯:郝成 校對:顏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