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其實還覺得有點不真實,與其說是職場生涯,不如說是一場特別旅程。

 

 

好像在上一次待在南京東路之時,就隱約有這樣的緣份,刻意迴避又相遇後,決定走進的法式風格,其實已轉換成個性曼哈頓,於是這兩年,帶著美麗的誤會,我從巴黎出發,鄉巴佬的小世界一路在東南西北的五城轉了一圈,在踏上紐約地表的那一刻畫下句點,這一次的結案非同小可,整頓了十五年份的心情,我是醒了,陌生的清醒中,看著過頭已久的風景,錯站的我該是轉向繼續前行了。

 

很少提及在ELLE上班,因為不管是個人或工作內容,實在難以解釋我和時尚、雜誌、英文環境的關係並不直接,我就像調味咖啡的糖漿一樣,和實質的咖啡豆無關,只是彷彿沾染氣味、在哪裡都是扮演那樣性質的一個中介單位,真的只是剛好待在咖啡店而已。

 

當然也焦慮過如果不想繼續在工作中寫字,還能存活嗎?是否只有勉強自己轉換業務是唯一途徑?

 

不過在那以外倒是提供瞭解答,如同星座強調30歲之後看上昇一樣,在厭倦了廣告行銷、媒體疲態許久,發現這時才印證多年前做的職業取向,「適合理性」這結論好像不無道理,和過去完全相反的學習經驗,駑頓如我一步一腳印地跟隨高速進步的網路世代前行,雖然怎麼追逐都是落後一大截,但確實在痛苦中挖掘了一種求知的樂趣,高手無所不在,知識就是力量,突破名牌名校名企業的疆界,成功的定義不再被傳統的觀念綑綁,還真是收獲頗豐,形成又一次的曾經滄海,我心斷定早已死去的創意氣氛,無趣地反覆著,再也不想回去那樣的腐朽了。

 

這段時間一方面才真正認識了美粧品牌姓名、少數精品品牌設計師風格、一方面有機會學習使用蘋果電腦,瞭解不浮誇的形容詞以外,更多邏輯的思考更能建立嶄新世界。對一個不是很會當女人的笨蛋來說,在西元2000年以後第一次感受到「活力」和「理性」可以並存,說這樣的新生大陸看不到盡頭還得嫌保守,該稱為無極限的宇宙邊界那般神祕興奮纔是,打從內心謝謝這段期間合作過的工程師們。

 

10011489_10201639632538651_1520168553_n

 

如果真要說有什麼和外商有所連結的確實感,大概是偶爾辦公室會有和赫斯特出版有關的外國人進出,他們抵達臺北的前一週公司會要求我們像小學生一樣把走道清理乾淨,通常他們多數時間待在會議室,桌上擺滿氣泡礦泉水,茶水間會準備看起來很高級的茶點,也會出現珍珠奶茶這種東西,然後我會在座位上比對Outlook上轉自New York的信件中,偷偷猜測到底誰是總部來的Gary、有沒有傳說中的Peter,還有中途出來講電話的法國女人,或是義大利口音的男子,是否為八卦戀情主角,身為一種小職員的無聊樂趣。

 

放了兩次7月4日假期,God bless American ! (同名電影我還沒看),忙裡偷閒的城市一日,無法不承認這正是所謂的小確幸。(這詞兒何時會退燒?)

 

最後一個上班日,等待在8樓電梯的小lobby要下樓,望向那片可以俯視建國北路一段的透明落地窗,想起去年夏季炙熱之時,高架橋旁的行道樹,枝頭上幾處翠綠,點綴綻放起淡紫紅的花朵,遠處觀望猶如大型花束,煞是好看,一日心血來潮好奇行至安全島上,才知芳名大花紫薇。

 

1962734_10201782931801043_9027201886224150620_n

 

現在還是春天,一切表現平靜,那熱鬧景象或許可在臺北其他街頭再次撞見,但心情肯定不再相同,只是此時我卻響起優客李林那首「just for you」,老派的薩克斯風solo配襯90年代的街景,我終於靠近我想像中的上班族輪廓了,雖然時不我與老了很多歲,但自由、釋放的程度確實有那麼一些契機了。

 

心中滿溢感謝,種種獲得,職場鮮見。

 

幸會,大花紫薇。

 

再會,大花紫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