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間階級:傳統性觀唸的守衛者還是背叛者?

關於中間階級的理論頗多,其中「新工人階級理論」認為中間階級不穩定,會不斷分化,極少部分上升,絕大部分落入工人階級,但事實證明中間階級仍在上升中;二極化理論則認為中間階級被剝削,會成為資產階級的掘墓人,然而現實社會中同樣看不到這種趨勢。馬克思認為中間階級(中產階級、白領階級)與工人階級是同一個階級,會由自在階級變為自為階級,階級意識與戰鬥性不斷增強;但韋伯則認為,中間階級與工人是不同的階級,在生存機會、商品佔有、財富和收入上都是不同的,中間階級是穩定的,即使出現大規模騷動的集體行為,也只是為追求經濟利益。[1](P35)

  關於中間階級是保守力量的聲音目前佔據了主流。

John Goldthorpe 認為,中間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力量,認同於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他們同工人階級有著根本差別,他們的存在是建立在工人階級存在的基礎上的;他們雖然同僱主有矛盾,但均是與服務關係聯繫起來,他們與僱主之間更多的是信任和忠誠的關係,現在的社會結構提供了他們存在的位置,如果打破了未必自己就會成為領導階級。[8]

Parkin指出,社會流動多是短距離流動,比如上下層白領間的流動,中產階級是一個緩衝帶,因為相當多的流動都發生於此,因此他們的存在對社會穩定意義重大。

傳統社會主義國家,對中間階級一直持「準敵視」態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制度製造出一種中產階級是新社會秩序的潛在反對者的政治氣氛。」但在現代化過程中,對中產階級的歧視政策正在消失,「新中產階級與資本主義時期的中產階級在許多方面都不同。首先,其社會的和物質的特權是基於教育和職業成就,而不是基於繼承的財產或私有財富;其次,新中產階級的大多數成員十分年輕,足以使他們被學校教育和大眾媒介社會化,從而接受新秩序的政治價值。因此他們與其前輩不同,不是被當作社會主義的潛在反對者。許多人從工人階級向上流動得益於早期的教育改革,而且在體系之中他們自己的成功使得他們傾向於給它特別的合法性。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產生一個穩定和擴張特權的中產階級,這個中產階級擁有與西方中產階級一樣的對他們自己的社會秩序的忠誠。」 [9]

研究證明,中間階層在社會成員中佔多數時,社會比較穩定,因為其成員對社會主導價值觀有較強的認同感,起到緩解社會對立和社會矛盾的作用。

可能被認為與上述觀點相衝突的一個現象是,性社會學的調查顯示,中產階級是性革命的活躍階層,比如美國關於換妻的研究便揭示出:換妻的夫妻多是35歲至45歲的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更多是白人,政治上屬於中間派。[10]

即使在美國,換妻仍然是與社會主流價值觀相左的,何以中上產階級會成為背棄主流價值觀的主力呢?分層研究的成果在此似乎行不通了,而應該另外找原因,我的估計是,中上產階級不必為衣食憂慮,有更自由和閑暇的心態投身於對更多性行為的嘗試中。但這一假設還是沒有解決為什麼換妻這類極端行為中更多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在性行為上具有自己的特點,這也被中國性學家潘綏銘教授的全國性抽樣調查所證實。「男人越富有,他的性生活次數也就越多;越貧窮,性生活就越少。」同樣,富有的人的性生活方式也多,比如「採用過女上位性交方式的丈夫的平均收入,比那些從來沒有這樣做的丈夫多出43%。丈夫用口去刺激妻子的生殖器,這樣做過的丈夫平均收入,比那些從來沒有做過的丈夫多出60%」。「按著收入的高中低三等來看,在8種愛撫與性交方式中,高收入丈夫平均採用過4.6種,中等收入者採用過4.2種,而低收入者卻只採用過3.5種。富有的男人性高潮更多。對性生活的滿意高也高。高收入的男人不僅自己滿意,也使得妻子的性高潮頻率增加了。」 [11]

在我看來,這一現象仍可以從收入越豐厚,越有時間和心情對性給予更多關注這一視角思考這種階層差別。此外,收入高的人通常受過的教育也高,獲得的性知識也多,特別是缺少下層男性中更常見的大男子主義思想,樂於為女性的快樂多做前戲。

  早期分層理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認為人的行為由分層地位決定,不同的階層便會有不同的集體行動,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之後,傳統職業、階級等分層角度受到質疑,現代社會是個人主義的、個人化的社會,區分人們行動的基礎為生活目標,而不是結構性地位。也就是說,具有同樣生活目標的人會採取同樣的集體行動,而不是具有同樣分層地位的人。

  也許,當我們無法解釋性行為上「叛逆」的人羣中更多中產階級分子時,關於集體行動的這一觀點,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研究不同階層人士性行為的新視角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