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我的這篇文章就已經介紹了,再次簡單說一下。

地球自轉是如何被證明的?哥白尼還是傅科擺? https://www.toutiao.com/i6465241708358533645/

地球自轉是怎麼被證明的呢?

說到證明就要提到三個人物重要人物,首先是赫拉克雷迪斯,他首先提出地球在自轉。

赫拉克雷迪斯:希臘天文學家。公元前約388年生於龐塔斯(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東150英里黑海岸的埃雷利);公元前315年卒年雅典。主要貢獻是認為地球自轉的第一人,認為天體運轉是圍繞一看得見的實體太陽,不是圍繞一個象「中心火團」那樣神祕的看不見的東西運轉。

遺憾的是,年代太久遠了沒有留下畫像。

第二個是哥白尼。大家比較熟悉,哥白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我們都知道他提出了「日心說」,挑戰了傳統教會的「地心說」,然後被火燒死了。傳言有誤,哥白尼挑戰了教會的權威,但是比較聰明著作《天體運行論》臨終前發表的,被當作異端直接挑戰教會和神權的是另外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布魯諾。

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他提出這一理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是大家主觀上覺得對,但是還未被證實,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法國物理學家證明,引出第三位主人公。

傅科(1819/09/18——1868/02/11):法國物理學家。最著名的發明是顯示地球自轉的傅科擺。除此之外他還曾經測量光速,發現了渦電流。他雖然沒有發明陀螺儀,但是這個名稱是他起的。

16世紀時,傅科是用一種特殊的擺來進行實驗的。這個擺由一根長60餘米的纖細金屬絲懸掛一個27千克重、直徑約30釐米的鐵球所組成。當時人們把這種從未見過的「超級擺」稱之為「傅科擺」。旁觀者實際上等於觀察了地球的擺下的自轉。這個實驗第一次證明瞭地球自轉。

傅科擺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作為地球自轉的有力證據。我國北京天文館的大廳裏就有一個傅科擺,一個金屬球在一根系在圓穹頂上的長長細線下來回擺動著。下面是一個刻著度數的像鐵鍋似的大圓盤,人們可以由此讀取擺動平面旋轉的度數。有興趣有條件的朋友們可以去參觀學習下。

回答就到這裡,謝邀!祝好!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e5d0000f0ff84754261", "media_id": 50425605332, "vname": "", "vid": "883ae896cdf241d28761451937fa610a", "vu": "883ae896cdf241d28761451937fa610a", "neardup_id": 12587862424963461099,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3e5d0000f0ff84754261",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d370004db43217d7b54",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472892150613803533, "video_size": {"high": {"h": 480, "subjective_score": 0, "w": 854, "file_size": 15607619}, "ultra": {"h": 720, "subjective_score": 0, "w": 1280, "file_size": 29241763}, "normal":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11193323}}, "md5": "9464147bfa4c9177a112667e8ef3cd4d", "duration": 343, "user_id": 50425605332, "group_id": 6472892150613803533, "thumb_uri": "3e5d0000f0ff84754261", "hash_id": 12587862424963461099} --}


16世紀時,「太陽中心說」的創始人哥白尼曾依據相對運動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轉的理論。可從哥白尼曾提出這一理論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一理論只能停留在讓人們從主觀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紀才被法國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學家,用自己設計的一項實驗所證實。

為了證明地球在自轉,法國物理學家傅科(1819——1868)於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擺動實驗,傅科擺由此而得名。實驗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圓頂大廈進行,擺長60米,擺錘重28千克,懸掛點經過特殊設計使摩擦減小到最低限度。這種擺慣性和動量大,因而基本不受地球自轉的影響而自行擺動,而且擺動時間很長。在傅科擺實驗中人們看到,擺動過程中擺動平面沿順時針方向緩緩轉動,擺動方向在不斷變化。分析這種現象,擺在擺動平面方向上並沒有受到...


當鐘擺擺動時,在沒有外力的作用下它將保持固定的擺動方向。如果地球在轉動,那麼鐘擺下方的地面將旋轉,而懸在空中的擺具有保持原來擺動方向的趨勢,實驗的結果與傅科的設想完全吻合,擺的擺動顯示為由東向西的、緩慢而持續的方向旋轉。傅科的演示直接證明瞭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


謝謝邀請。希臘天文學家,法國物理學家等人,早就對地球是否自轉做過試驗證實。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是地球的一種重要運動形式,自轉的平均角速度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線速度為465米/秒。地球自轉一週耗時23小時56分,約每隔10年自轉週期會增加或者減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及人類觀察到的星係為何會旋轉?這是由後天三維八卦空間的形成所決定的。只要看看先天三維八卦空間的八個卦限的空間分佈格局就能知道:陽性能量的增長軌跡是由下往上螺旋形上升的四個卦構成,依次為坤卦一震卦一兌卦一乾卦。而陰性能量增長的軌跡卻是在另一面由上往下依次為乾卦一巽卦一艮卦一坤卦構成。完成一個週期的陰陽消長的循環運動。其中並沒包括離卦坎卦,離卦負責膨脹,升溫及上升,坎卦負責收縮,下溫及下降。先天三維八卦空間是靜態的,而後天三維八卦空間纔是動態的。太極圖的陰陽魚只是對三維八卦空間法性的模擬。


周易也表達了地球自轉,一光一暗是人站在地球上,為陰和陽的圖表,我們平視看前讀出自我時間空間,只能看見自我的鼻尖,因而要要反轉讀出鍾錶運動,亦即從地球上方向下讀出,鍾錶的亦即地球運動的自我點性此刻,時針應由右向左運動。


第一個是赫拉克雷,年代久遠,他首先提出地球圍繞一個像火球一樣的物體在轉動。第二個就是名聲最大的哥白尼,他最先提出日心說,推翻了流傳甚廣的地心說。最後一位是傅科,發明傅科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