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甚麼叫做文科呢? 在美國把歷史、政治、哲學、文學、藝術,這些大學問定義為文科,文科的專業就是所謂的自由技藝,至於金融、行銷則是商科。

講簡單點就是,知識分子覺得他有用,平名百姓覺得他沒有任何用處。

 

自由技藝,《你能做任何工作;無用的自由技藝驚人力量》作者是George Anders,過去工科的技能隨時及用,但現在文科生的技能也許更值錢。

2012-2016年,美國創造了1010萬個工作崗位,只有5%是電腦相關領域,就算把網路專業一起加入,也不到10%。剩下90%的工作都是需要跟人溝通的工作。

市場調查研究增加55萬個,諮詢、教育、娛樂都是激增大宗,但都不是純技術工作。程序員可能已經飽和,但人人與人機的交流只會更多。

自由技藝,培養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文科生培養的是見識。文科生的見識加上理科生的技術組合。可以是文科生懂一點技術,或是工科生了解自由技藝,把新的知識跟技術更好的傳播給所有人。

 

五種批判性思維

  1. 探索新事物

文科生比較少有標準答案的考試,而是讓學生自己創作,並尋找素材證明自己的觀點。當沒有人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做時,這樣的能力讓你隨時適應新局面。

  1. 獲得洞見

現在資訊爆炸,一堆雜亂無章的訊息,能不能獲得洞察。一堆市場調研數據放在你面前,你能了解訊息嗎? 也許藝術史是一個好的專業,透過藝術分析來了解作者所在年代、背景、訊息,見微知著也許做一個金融分析師(現代社會的資訊量真的不需要花四年練習金融分析),可以發現別人沒注意到的地方。

  1. 選擇和決定

按照機器、教科書上選出答案很簡單,但真實世界是沒有這種標準解答的,所以在面對很多選擇的時候,能不能自己制定規則,帶領自己和別人一起完成任務。

  1. 理解他人

主管都需要正確的使用權利,就需要知道團隊中每個人想要甚麼,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簡單來說,要理解人。這樣的能力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細膩且完整的刻畫,在作品中分析每個腳色的訴求、動機、利益,人與人之間存在的衝突,衝突如何解決,不同人對同樣的事物有不同看法,擁有這樣的能力可以傾聽相反的觀點,理解他人的出發點。

  1. 影響力

你能不能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首先要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演講、寫作,這就是共情力,現在社會發聲管道越來越多,混亂的聲音越來越雜亂,能不能在這麼多聲音中發出自己的聲音。

 

文科生的職業生涯

事實是,文科生的起點更低,理工科的起薪更高,上升的路更筆直簡單。文科生需要在不同工作間轉換,了解自己的核心能力,樂高式重組自己的能力,才知道怎麼樣在不同工作中發揮自己的核心能力。

現在的世界越來越複雜,爆炸的資訊、更多的聲音,過去一條路往上爬已經行不同,20歲年輕人可能月入百萬,50歲高管可能隔天失業,瞬息萬變。只有面對複雜,了解複雜,才能戰勝複雜。

  1. 在自動化的技術進步發展之下,技術和知識的門檻越來越低,那麼學習自由技藝就越來越值錢。
  2. 關鍵技能不是具體知識,而是批判性思維
  3. 最佳路線,把自由技藝和新技術結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