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結被稱爲“絡子”或者“結子”,可不僅僅是用來裝飾牆面,而是有着非常豐富的造型和多種多樣的用途,會不會打出精美的絡子,甚至被作爲判斷一個女性是否心靈手巧的標準。

  絡子的最常見用途就是用來系衣服,古代人們主要靠長長的衣帶來系衣服,所以怎麼在衣帶上打出精巧的結就成了每個古代人所必須學習的技藝。不過,總的來說衣帶結還是比較簡單的,以簡約方便爲主。直到明代,纔出現了金屬、玉、象牙等多種材料的鈕釦,當然最常見的還是布做的鈕釦,這些布鈕釦也是用打結的方法制作的,式樣豐富多樣,非常精美。

  在唐代的時候,凳子、椅子開始逐漸成爲流行的坐具。人們將凳子上安上幾個小環,每個小環上配上一個中國結,頓時感覺普通的凳子都顯得比較飄逸了。宋朝時候也很常用絡子作爲裝飾,比如說扇子、香囊,還可以綴在衣服、褲子上。

  古代還可以用打絡子的方法,製作盛放東西的小袋子。《紅樓夢》中有一章,鶯兒提到當時得絡子有連環、方勝、梅花、柳葉等等花樣,非常講究色彩搭配,流行松花配桃紅,大紅配石青。最後給寶玉打了個金珠兒線配黑線的梅花絡,將寶玉的玉裝了起來。

  早在南北朝時期,端午節就發展出了一個習俗,用五彩絲線編織“長命縷”。令人驚奇的是,在結長命縷時,不僅能結出基本的“同心結”等簡單花樣,還能編織出精美的人像,或者“日月星辰鳥獸”,看上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長命縷就像我們現在的紅繩手鍊一樣,戴在人們的手臂上。曾有詩提到“美人捧入南薰殿,玉腕斜封彩縷長”,就描述了古代美人手腕上戴着長命縷的情景。還可以在長命縷上墜上珍珠玉石。曾有一種風俗是繫上辟邪的小鏡子。宋朝的時候有“珍珠百索”,就是在用珍珠和綵線編織而成的手鍊。現在隨着時間的流逝這種習俗已經逐步簡化,變成了僅僅用綵線環繞在手腕上。

  中國結曾是古代女性的必備技藝,然而現在幾乎已經沒什麼人會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