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个人的一生,大概率是平庸的

  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那个小概率

  01

  有了孩子以后,我一直后悔。

  为什么当年没有再努力一些,再勤奋一些,考上一个好大学,能够在孩子成长路上给予更多的帮助。

  孩子爸念的高职,我高中毕业后便工作了,当年在没出几个大学生的农村老家,这是很普遍的情况,后来老公的小生意做的不错,我一度觉得学历不学历的对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

  儿子出生后,作为一个母亲,我总想给他最好的,尤其孩子上学后,看到他同学们的知识分子父母的言谈举止、工作交际、教育方式……我心里一直不是滋味,暗自发誓一定竭尽全力让他享有同等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未来!

  可现实啪啪打脸,尽管我们从小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兴趣培养……但事实却是——儿子的学习资质一般,学习成绩更是不理想

  02

  学校里总是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多数学霸的父母要么也是学霸,要么是老师或公务员,而学渣的家庭统一被称作“不知道干啥的”,我们家肯定属于后者。

  每次去开家长会,我都坐在角落,尽量隐藏自己,但每次被点名的都有我们家孩子,回头看着儿子一脸不安,我又不忍责备他。

  为了儿子学习,我辞了职,全身心投入到孩子教育中,为了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我培养自己看书的习惯,甚至还按照儿子的上课进度,努力学会他要学的知识,然后再一遍遍地给他辅导。我想为了孩子学习,我这样的妈妈也算做到极致了吧。

  到了中学,我常常对着二次函数、英语语法犯愁,只能逼儿子熬夜刷题,除了老师留下的作业,我还买了很多课外资料,让他“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弄得儿子早早地戴上了近视眼镜,但成绩却始终在中下游晃荡

  孩子爸劝我:“孩子天生不适合读书,你何必跟别人攀比呢,况且我们曾经也没有做到的事,你何必逼迫孩子去弥补自己缺憾。”

  03

  看着孩子乖巧的脸庞,我扪心自问:我真的是攀比么?我真的是想让他完成自己的缺憾么?

  不可否认,是有一部分这样的心思。可是作为父母,谁又不是真的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呢?如今的社会是靠能力吃饭,可是没有代表能力的一纸凭证,又有谁愿意给你展示能力的机会

  我不甘心,不想让儿子的未来像今天的我一样。

  一向懂事的儿子看着我,像是犯了很大的错,主动跟我说:“妈妈,你再给我报一个辅导班吧,咱们多试试。”

  我不由得心痛,我给他报过几次辅导班,都没什么成效,他一直努力又听话,即便不喜欢也听从我的所有安排,虽然成绩不理想可他也尽力了。

  我咬咬牙,对儿子说:“儿子,咱再试最后一次,如果还不行,妈就不逼你了

  04

  于是,我开始多方面打听好的辅导班,一边加各种家长群与家长们交流经验,让过来人推荐,一边安排让儿子试听多家辅导课程,再选出一家适合儿子的辅导平台。

  就这样,三好网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儿子喜欢幽默风趣的辅导老师——刘老师,而且不需要天天出门,在家里的电脑上直接1对1上课,他很满意。于是进入高一下学期,儿子开始跟随刘老师正式上课。

  刘老师是一位真正的名师,他没上了几次课便跟我明确指出,孩子不是我嘴上说的“笨”、“没天赋”,只不过他学习上有些顽固,不擅于科学运用方法与技巧,基础不差,但欠缺系统梳理。刘老师开始有节奏地对儿子的课程和学习习惯进行指导,他上课非常幽默,一周2次课,每次儿子上完课都有点意犹未尽。

  通过三好网好学宝,儿子与刘老师1对1上课

  刘老师反对“疯狂学习法”,一再告诉我不要逼着儿子刷题,“毫无目的的刷题除了让孩子疲惫不堪外,没有任何作用。”随着辅导课程的推进,刘老师时时精选一些题目扔给儿子,让儿子有目的地刷题练习,引导他反思总结错题,梳理知识脉络,建立各种题型的解答体系。

  儿子仿佛开了窍,每次考试以十几名的速度在进步,到了高二下学期,他竟然考入全班前5名。随着成绩不断提升,他开朗了,善谈了,参加了很多学校的文体活动,还抱回来一堆奖牌证书。

  在一次次的家长会上,儿子都被当成进步的典型代表,很多的父母向我取经。

  你家的孩子就是来报恩的不像我家的孩子。”

  听着别人的抱怨,我不由感慨:谁能想到一年前,我也经常这么向别人抱怨。

  05

  进入高三后,三好网的刘老师建议儿子定一个高考目标,并给儿子一个大胆的提议——考上清华

  我虽一直期盼儿子走上学霸之路,但觉得考入清华对于儿子来说还是太疯狂。没想到儿子却很认真,一本正经地说:“我会努力试试!”

  确定目标后,刘老师按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标准,结合儿子的优劣势,拆分各科具体分数目标,进行培优拔高,从儿子嘴里的“自我剖析法”“逐一击破法”“一招致胜法”等等,看着儿子乐在其中、孜孜不倦的样子,我似乎也有了信心。

  高三的誓师大会,儿子以全校模范榜样代表进行发言,他的成绩已经稳居全校前二十

  刘老师说,全校排名不代表什么,一定要在全市,乃至全省衡量成绩排名,因为每个省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能进入高等院校。

  儿子更努力了,几乎天天熬夜上课,复习。我很担心:“儿子,咱不一定要考清华,别的学校也可以。”儿子却坚定地对我说:“妈,相信我,我一定可以!”

  那一刻,我觉得儿子全身都在闪着光。

  高考结束后,儿子一身轻松地走出考场。

  最终,709分!拿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儿子一直在笑,我却一直在哭

  如今,每当别人介绍我时都会说一声:“她儿子是个学霸。”可我最为清楚,这条逆袭学霸之路,我的儿子走得多么努力。

  所幸,他的努力换来了一个不太普通的人生。

  现在我想说,如果你也有一个平凡的孩子,请给他一个机会,改变他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