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與醫管局高層進行會議,商討武漢肺炎防疫工作。

【星島日報報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激增,有專家認為,原因之一可能與檢測方式的提高有關。國家衞健委前日(十九日)通報稱,已下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要求各地加強檢測。專家認為,當下最緊逼的任務是找到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確定感染來源和感染範圍,盡快研發出抗體的檢測試劑。

內地財新網引述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施光峯教授表示,人數激增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檢測方式提高。北京某三甲醫院感染科醫生亦證實,前期許多有發熱症狀的肺炎患者並未進行新型肺炎病毒檢測,有些病例則因檢測等待結果的時間較長,未能及時得到確認。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朱華晨表示,在病毒基因序列還未公佈前,要確診病例非常複雜,首先須要做宏基因組測序,至少要三天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才能完成測序,之後還要進行序列的分析和拼裝,耗時很長。但通過試劑盒檢測,一般在一天內即可確診是否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曾參與SARS疫情免疫研究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教授王月丹向新京報表示,近期出現確診病例陡然增加情況,可能是對前期積累的疑似病例的確診。王月丹還認為,上述情況說明該病毒已經不屬於有限傳染階段,「人傳人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他認為當下最緊逼的任務是找到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動物,確定感染來源和感染範圍,盡快研發出抗體的檢測試劑。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坦言,新增病例突然增加就說明有人際傳播。他認為,目前武漢肺炎發展軌跡與當年早期沙士疫情相似,應該引起高度關注,不要輕言肺炎「可防、可控、可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