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基本都不會避開樓層和採光這兩個選擇因素,每個人都想買一個採光好風景好的房子。

  但是,很多人買房子喜歡住在高層,除了視野闊達外,還流傳着這樣的傳說:

  清靜:離馬路距離遠,噪音肯定會減小。

  乾淨:9至11層是PM2.5最愛,是揚灰層,不能買。?

  事實上,想圖清靜與乾淨也並非那麼簡單,高層的噪音污染同樣也很大,並非如傳說中的那麼幹淨。

  根據分類,20分貝以下屬於安靜,40到60分貝屬於可正常交談範圍,超過60分貝就屬於吵鬧,從90分貝開始就會導致人耳聽力受損。

  11層左右噪音最大?

  據環境監測站數據顯示,現實生活中一般5樓以上,噪音分貝會隨着樓層增高而變大,當樓層更高時,噪音又出現下降。

  而高層建築中,5到24層噪聲最大,其中噪聲在11層到22層上升最多,30層以上又較爲安靜。

  如果是1幢26層高的樓房,20—22層噪聲最大。

  如果建築物周邊有綠化帶,低樓層反而比高樓層的噪音小,綠化帶會對噪聲起反射和吸收的作用,樹木比草地的吸收作用更大,理論上低樓層距離聲音源更近,應該比樓上噪聲高,實際上噪聲反而低。

  噪音大小和聲音頻率有關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噪音來說,其傳播媒介主要是空氣和固體材料,如建築物本身。

  而且,聲音除了直接傳播,還會產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

  理論上來說,空氣中噪音強度變化的最大影響參數是距離。

  根據研究,距離每增大一倍,噪音就能降低大約6分貝。

  你相信傳說中的“揚灰層”?

  關於“揚灰層”的說法其實是謠言。

  揚塵顆粒短暫盤旋在9-11層的高度其實只是偶發現象。

  實際上1-3層纔是濃度最高的區域,也就是10米以下才是最髒的,再往上就會開始下降,並呈現分佈均勻的狀態。

  4樓以上空氣污染程度其實差別不大。

  伴隨着樓層的謠言,帶來的還是房價的變化。

  樓層越高越貴,特別是高層,每層樓的房價按照一個固定數額遞增,在二手房交易中也是如此,樓層越高,出價越高。

  與其把多餘的錢浪費在樓層的選擇上,不如安裝一個好的窗戶,不僅把噪音與灰塵解決了,同時也帶了更高的家居品位。

  現在大家多多少少都瞭解一點了吧,對此,大家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呢?

  來源:重慶特價房

  點在看是個好習慣!

  喜歡的話請積極轉發,讓更多的人瞭解重慶樓市,有了粉絲們的支持小編會繼續實地踩盤,推出各區域熱點板塊的樓市分析,帶給大家一個全新的樓市視野,直視樓市真實現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