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視麵闆産量過剩 價格跌至曆史低點)

王珍

去年年底及今年年初風頭強勁的麵闆企業,正遭遇嚴峻的挑戰。

第一財經記者5月9日從奧維雲網(AVC)獲悉,目前電視麵闆價格已經跌至或接近上一波降價週期2016年的曆史最低點,預計今年6月的價格還將繼續下探,不斷逼近麵闆廠的成本綫。

正在擴張電視麵闆産能的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龍頭企業,能否撫平這一輪的下行週期?

屏價跌至曆史低點

據奧維雲網的分析師卞錚介紹,電視麵闆價格加速下降,主要是因為從2017年以來,新建LCD(液晶)高世代麵闆廠陸續量産和爬坡,全球LCD麵闆的産能在加速釋放,而短期內全球包括中國的電視整機需求並沒有有效提升,因此在今年4月份整機廠的“世界盃”備貨進入尾聲後,麵闆供過於求的狀況更加嚴峻,加速瞭麵闆價格的下降。

這輪降價覆蓋瞭各個主要尺寸的麵闆。

據奧維雲網5月9日發布的預測數據,今年5月,32英寸、40英寸、49~50英寸麵闆價格將下降2美元,43英寸麵闆價格將下降4美元,55英寸麵闆價格也將繼續下降,連超大尺寸的65英寸麵闆也不例外。

2016年一季度的32英寸HD(高清)麵闆曾達到價格曆史最低點,為52美元,預計今年5月32英寸麵闆價格將再度落到52美元,6月還有繼續下降的可能。55英寸UHD(超高清)麵闆在2016年5月價格達到曆史最低點,為170美元,而今年4月價格已經跌破170美元,落到166美元。

羣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也嚮第一財經記者錶示,今年5月電視麵闆的價格與去年5月相比,降幅達到25%~30%。

産能供應過剩

“跌幅大於預期,這與非理性的投資有關,主要矛盾是麵闆供應的增長快於麵闆需求的增長。今年一季度,全球彩電齣貨量增長7%,但是麵闆供應量增長8%~9%。預計2018年全球電視麵闆需求麵積增長6%,供應麵積增長8%~9%。”李亞琴說。

“麵闆行業是具有規模效應的,規模越大越有話語權,能生存得越好,因此中國麵闆企業如果要在行業立足就必須要不斷擴大規模。中國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加上地方政府的資本扶持,導緻供應在短期內增加過快。”卞錚說。

李亞琴預計,隨著上述項目在明年、後年陸續投産和量産,未來兩三年全球電視麵闆行業仍然會麵臨産能供應過剩的壓力。因此,業界投資擴産要保持謹慎、理性的心態和節奏。

“這次麵闆的降價潮和之前的漲價潮一樣兇猛,主要麵闆廠的盈利能力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行通道。”另一位麵闆産業分析師崔吉龍錶示,大尺寸麵闆領域齣貨麵積全球第一的LGD更在今年第一季度陷入虧損,可預見的未來幾個月,主要麵闆廠的盈利能力不容樂觀,麵臨比較大的挑戰。

而京東方2018年一季度收入也下跌1.32%至215.7億元,淨利潤下跌16.34%至20.2億元;華星光電2018年一季度收入亦下降1.19%至64.6億元,通過提升産能、降低成本及優化産品結構降低麵闆價格波動的影響,息稅摺舊攤銷前利27.6億元,同比增長9.86%。

“去年麵闆廠盈利狀況好,彩電廠業績不理想。今年,麵闆産能供應過剩,彩電廠希望盡可能拿到好的屏價,改善業績。”IHS的分析師吳榮兵嚮第一財經記者錶示。

在此背景下,京東方、華星光電都在積極調整産品結構,減少32英寸麵闆的産量,增加43、49、55英寸麵闆的供應,推動彩電大尺寸化的發展。

65英寸麵闆,京東方閤肥10.5代綫的生産良率已達到70%,産齣比預期大,而超大尺寸電視市場提振需要過程,因此價格下降厲害。

不過,吳榮兵認為,長期看,這對刺激超大尺寸電視的需求是利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