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腰上就帶著玉,君子象徵。玉有靈性,帶時間長的玉,不能送人的,這是有講究的。佩玉能使人氣質改變,遠小人近君子。愛玉的人,一定是有修養和品味的人。男人應該佩帶玉石,這就是我的見解。


  《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佩戴玉的歷史由來已久,究竟為什麼這些君子士大夫都要佩戴玉呢?  國人歷來以佩玉為美:帝王將相的冠冕上嵌著玉珠,達官貴人的腰帶上鑲著玉片,文人騷客的衣服上系著美玉,宋徽宗嗜玉成癖,楊貴妃含玉鎮暑,就連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時也不忘給他偏愛的主人公脖子上掛塊「通靈寶玉」。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古代男人留長發,需束於頭頂用簪子別住。老杜所使用的簪子,也一定是玉制的。如果他頭上頂著黃燦燦的金簪,嘴裡卻吟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恐怕會讓人感到彆扭。  孔子云:「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里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即君子以玉象徵高潔的德行,所以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玉是君子的象徵,古代男人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流傳千古的名言「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更是把玉的完美與人格尊嚴聯繫在一起。玉,總給人們帶來吉祥、美好、溫馨的回憶。  佩戴古玉的男人是溫和的。一個男人脾氣大,那他就是小人。愛發脾氣的人,一生都會一事無成,成了也會失敗。顯然,脾氣不是好東西。這就是為何過去中國的男人都喜歡佩戴玉石,他們是時刻提醒自己,要讓自己的性格像玉石一樣溫潤,內斂,不張揚,不輕浮。  佩戴古玉的男人是含蓄的。玉石堅韌、溫和、細膩、含蓄,由內向外慢慢透射出一種魅力無窮的美,這些特點與人性有著極大的一致性。好的玉石冬天拿在手裡溫溫的,它不涼,不會凍著手的;而夏天相對炎熱的天氣又並不感到暖手,真是再好不過。

  佩戴古玉的男人是光明磊落的。《詩經》里也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即君子以玉象徵高潔的德行,玉是君子的象徵,古代男人帶玉,就是希望自己像君子一樣,或者自己本來就是君子。玉,總給人們帶來吉祥、美好、溫馨的回憶。

  佩古玉的男人是表裡如一的。《五經通義》亦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它表裡如一,瑕不掩瑜;光澤滋潤,剛柔相濟;寧斷不彎,不為瓦全;斷口鋒利,卻不傷人;聲音清越,卻不張揚。  佩戴古玉的男人是有道德的。《禮記·玉藻》雲「古之君子必佩玉」,因為「君子於玉比德焉」(孔子),又說「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在古代官方尚有一種說法:玉能辟邪。一個佩玉的人如果遇到危機,玉會先碎,劫難也會減輕。這叫「玉碎人全」。玉是吉祥之物,是一種有靈氣的珍寶,一塊上好的玉件能給人帶來好運,防身避禍,逢凶化吉,祛病延年。玉石行內有一句話「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玉有不同的寓意,給你帶來不同的運氣。  

謝邀回答。

玉,是一種天然礦物石。它溫和,有祛風避邪,與人體通靈的傳說。男人,女人都適合佩戴,男人以玉指,玉佛,玉塊為宜。女人以手鐲為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