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座冰山,正等待着我們往內發掘、探討。越瞭解自己的冰山,越能幫助到自己的孩子。

  最近和朋友聊天,她講到自己家的3Y4M雙胞胎兒子,很困惑。

  關於哥哥:

  最近發現他容易怪罪別人,例如:某天晚上,跟哥哥玩了抓癢癢的遊戲,哥哥走掉後,我接着跟弟弟玩。此時哥哥卻開始莫名地跟爸爸鬧脾氣,爸爸當着孩子面前說:“媽媽偏心,一直陪弟弟玩,不陪我們爺倆”,沒想到爸爸調侃的話,哥哥竟然認同爸爸說的,開始鬧脾氣,理由就是媽媽沒有陪自己玩。另外,哥哥自己弄壞的東西卻說是媽媽弄壞的,自己跌倒了,卻邊哭邊打那個關心他的人,我發現哥哥的狀況是否有點傾向遇到事情卻直接怪罪於別人?我該怎麼幫助他好呢?

  關於弟弟:

  我發現弟弟對自己很沒信心,很多事情都還沒做,就先拒絕,並說我不會,直接往壞的方面想,例如:之前要求他自己穿襪子,他會直接說“我不會”(但他明明已經自己穿過好幾次),想畫什麼,我跟他說:你可以先自己嘗試畫看看,但一樣也都還沒畫就先說“我不會”,到公園攀爬,還沒嘗試就直接說“我不會,會跌倒”,真希望他能多點勇於嘗試的勇氣,我該怎麼協助他?

  同理孩子怪罪他人的背後原因與情緒

  同理孩子的方式在於:用語言說出孩子現前的感受,當我們用語言表達孩子當下的感受,孩子的情緒被辨識了,情緒就有辦法被釋放,孩子也會感受到我們的接納。而當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他就會感受到愛(連結內在深處的渴望),此時,他的生命力會被帶動,並引導他做出正確的行爲。

  對於人類成長過程而言,理性腦(大腦皮層)要到25歲時纔會成熟。所以,未成年的孩子,要處理他們行爲與規範的問題,都應該先從孩子的情緒着手。換句話說,要從連結孩子感受開始。待孩子被同理、情緒穩定後,就可以尊重與和善的方式和他講道理。講道理時,則必須避免只說道理、沒有同理,也須避免只同理、沒說道理,謹記順序是“先同理,再處理”。

  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他擁有滿滿歸屬感

  至於弟弟的情況,則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孩子沒有自我價值感、自信心不足,所以害怕嘗試;二是因爲希望與大人有連結,所以想要大人幫忙,這是他感覺與大人歸屬感不足所致。

  阿德勒正向教養強調,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切的教育方式都應該保有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纔能有長期效果、幫助培養正向人格。

  在此,針對自我價值感、自信心不足的情況,建議大人可以把孩子要做的事情,分解動作成細小步驟,並一一陪着他做。當他做到一個小步驟,就給予鼓勵,這點需要大人多點耐心陪伴完成。

  但若孩子不是因爲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爲孩子跟大人之間的情感問題。孩子會說“我不會”來得到大人的關注,以滿足內心的歸屬感,這屬於孩子的情緒表達。遇到這種情形,可以跟孩子做連結,先看着孩子的眼睛,以關愛的態度說:“你xxx 不會,覺得有點傷心,想要媽媽幫助你是嗎?”在確定他的需求後,建議大人可以用“最少的協助,幫助孩子自己完成”。完成後再給予他鼓勵即可。

  通常3~4歲的孩子,會有這種情況很正常,家長不需有太多“明明他就是會,爲什麼反而說不會?這麼依賴以後怎麼辦?”等的擔憂。此時“深深的同理,淡淡的處理”是我們成人對孩子該有的態度。

相關文章